极目新闻记者 邹浩
摄影记者 黄士峰
湖北2023年高招录取控制线刚刚划定,6月29日即将开启志愿填报,面对各批次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不少家长感到发怵,担心填报不当影响孩子未来发展。6月26日上午,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第十九届高招咨询会请来高考研究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向东,为到场的数百名考生和家长作了一场极具实操性的公益志愿填报指导报告。
公益志愿填报指导报告会现场爆满
知分知线后,这样填报更科学
上午10时30分,报告会正式开始,能容纳数百人的武汉学院报告厅早已座无虚席,部分晚到的家长只能站在过道或坐在地上听,场面十分火爆。
今年是湖北实施新高考的第三年,继续以院校专业组作为填报志愿和投档的基本单位,各批次设立20或45个数量不等的院校专业组志愿等,实行平行志愿院校专业组投档的规则。不少家长感觉选择太多,不知如何下手。
对此,胡向东表示,在高考分数和各批次分数线公布后,可用“四步填报法”逐一缩小选择范围,精准填报志愿。
具体来说,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分数所处位次,明确自己可以选择的学校和院校专业组,制作自己可选学校的“大菜单”。主要方法是查阅这些学校近三年在本省录取分数所处位次,并与自己的分数所处位次进行比较。第二,考生需要梳理自己的兴趣、爱好、城市喜好、就业趋向等因素,选择出与自己分数和选择方向都匹配的学校,制定可选择的学校目录“小菜单”。第三,研究“小菜单”上学校的招生简章,了解这些学校在专业组构成、分数、调剂政策、有无单科要求、身体要求等方面的要求,再次进行匹配。最后,在“小菜单”的基础上,定出自己的志愿填报草案。
胡向东提醒考生和家长,“四步填报法”完成后,如有条件,可征求一些老师、目标学校校友等意见,如目标学校在本地,最好到校了解咨询。
胡向东热情讲解
学校、专业如何选择?不妨考虑这些角度
“专业不等于职业,选择专业一定要从更广阔的维度去考虑。”报告会现场,胡向东拿胡适先生当年选择专业曾走弯路的往事举例,从五个角度介绍了志愿填报中关于城市、学校和专业的取舍之道。
对于广大学生和家长最为关心的专业选择,胡向东表示,选择专业首要是兴趣,其次要了解,建议“放眼一生看专业”。因为随着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推进,传统的文、理、工、法、商、医、农等专业大类的界限逐渐模糊,尤其是高考改革后不分文理科,考生和家长需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从更广阔的维度去考虑本科专业。
胡向东介绍说,学校的选择相对简单,比如原来的985、211,现在的双一流,以及省部共建、省属重点等,这些“官宣”的头衔可作为重要参考。
对感兴趣的专业如何做到心中有数,则有多种途径。比如教育部学科评估、硕博授予权、专业名家名师、毕业去向、学校招生简章等渠道,最好问一问学这个专业的过来人。
至于城市的选择,则与毕业去向联系更加紧密,比如是否留当地工作,选择IT、电商还是金融等,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优势。
胡向东热情讲解
遇到陷阱这样“避坑”
胡向东介绍,每年志愿填报都有不少考生因为走入误区,导致功亏一篑,非常可惜。这些误区包括“平行志愿无风险,过线只管往上填”“平行志愿同时投,无须梯度拉开填”等。
对于平行志愿填报,胡向东建议,分数没有绝对优势的考生,千万不要将所有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全部填报成同一层次同等要求的院校。而要安排好平行志愿间的梯度,让自己的成绩能够尽可能进入院校录取的区间,避免区间过窄而滑档,做到排序有先后,搭配有主次。此外,不能不顾自身条件一味追求热门专业和院校优势专业。填报时,要注意专业的冷热搭配,适度拉开专业落差。
至于“冲、稳、保”,胡向东表示,“冲一冲”一定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乱冲;“稳”要选择志愿次序中间的几个,重点考虑专业、兴趣以及自己比较满意的高校,选择往年平均线差均值和最低录取分排位与自己现有成绩及位次相当的院校;“保”一定要综合考虑考生满意度、兴趣爱好、专业、地域及规划职业等,为自己上好“最后一道保险”,避免“高分低就”。
胡向东还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招生简章一定要仔细看,比如有的学校对单科成绩、身体条件有明确要求的,切勿盲目填报。对于今年高考成绩不佳希望复读的考生,他建议,名校竞争激烈,不要过度去追逐,一定要考生真正发自内心的要求才可考虑。
家长踊跃提问
短短一个小时的报告会,让现场不少家长意犹未尽,报告会结束后,仍有不少家长围住胡向东,咨询具体填报问题。一位从外地赶来的家长告诉记者,孩子的成绩在211高校左右徘徊,对于填报志愿很是头痛,听了报告会后,学到了不少志愿填报技巧,心里更有底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