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果全家福 受访者供图
陈刚果送别新兵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王俐燃 见习记者 刘远方 通讯员 何武涛 张梨
大漠戈壁,他奋勇直前,徒手爬上50米雷达高塔排查故障;鄂西大山,他不畏艰难,为动员征兵2个月步行1000多公里……
从边疆到鄂西,从作战一线到国防动员系统,从戎二十二载,恩施军分区上校军官陈刚果把“提高打赢能力”作为追求目标,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军人的初心与担当。近日,陈刚果的事迹被媒体广泛关注。
在他的宿舍,有两件醒目的物件:一件是其乐融融的全家福照片,一件是神舟飞船的模型。“这是我的‘小家’和‘大家’。”陈刚果说,在部队20多年,家庭是他坚实的后盾。
守小家,筑大家。七一前夕,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陈刚果和他的妻子董岸莺,了解到这对军人夫妻并肩前行的故事。如今,他们一个远在大漠,一个驻扎深山,尽管相隔千里,但同一身军装、同一个信仰,家国情怀将两人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建立了小家,心中更有国之大家
军人夫妻同城却难见上一面
库尔勒地处南疆,毗邻塔克拉玛干沙漠,天鹅湖、罗布泊、巴音布鲁克草原、楼兰古城……静静依偎在这座美丽城市的怀抱。2003年,陈刚果26岁,董岸莺22岁,两个年轻人在此相遇。
陈刚果来自湖北安陆一个普通农家。他大学毕业那年,部队到学校招募大学生,听说是投身航天事业,陈刚果“想都没想”就报了名,为此,他放弃了考研。
“报国的机会摆在面前,我没有理由错过。”陈刚果对极目新闻记者说。2001年7月1日,他登上开往边疆的列车,被分配至新疆某部。
陕西礼泉姑娘董岸莺出身于军人家庭。从第三军医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至新疆某部医院工作。
同一身军装、共同的信仰,两个年轻人的心很快靠到了一起。2005年,他们步入婚姻殿堂。
而后,夫妻俩在新疆生活13年,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由于工作繁忙,两人虽然同在一座城市,但相聚的时间却屈指可数,最长的一次大半年没有见过面。
2018年,陈刚果调任到3000多公里外的湖北恩施,他们更是每年只能见一两次面。距离远了,心却更近。记者看到,陈刚果和妻子的最新微信对话中,有工作、生活日常分享,有关于孩子考试成绩的讨论等。陈刚果说:“我平均每天要给她打三四个电话。每次听到她和儿子的声音,我都会觉得自己不是‘无根之水’,我还有个幸福的家庭做我坚强的后盾。”
只要人在一天,就要站好一班岗
库尔勒高塔见证妻子的眼泪
2018年8月1日,正在宿舍收拾行装的陈刚果,接到上级指示:“几天后某重大试验任务就要实施,但某站雷达设备发生故障,时间紧迫,马上解决!”
此前,陈刚果接到调任至湖北省恩施军分区的命令,两天后报到。
了解状况后,陈刚果直奔目的地。此时,妻子已经在家备好饭菜,准备为他饯行。
抵达现场后,陈刚果立即与设备人员分析,初步判断故障位于一座50多米雷达高塔顶端的天线馈源处。陈刚果决定,亲自上塔排查。
“这雷达设备爬上去容易,下来时可没法提供安全保障措施,太凶险了。你马上要去别的部队报到,没必要冒险。”设备人员劝阻。陈刚果回答:“我知道很危险,但任务是第一位的!”
于是,陈刚果与4名设备人员一起攀上塔顶。经过2个小时的努力,他们排除了故障。
“我心疼她,但我更感谢她的理解和支持。”忆及此事,陈刚果说,妻子得知他当天的任务后,表面上云淡风轻,背地里却担心得流下了眼泪。
扎根戈壁十余载,陈刚果先后参加200多次重大试验任务,多次参与“神舟”“天宫”系列对接试验,带领团队攻克10余项重大技术难题,荣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取得发明专利1项。
在恩施,陈刚果也是敢想敢干。着眼新时代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发展要求和保障支撑应战应急动员需要,他提出建设国防动员智能指挥信息系统构想。历时2年多,在军地领导的支持下,陈刚果带领团队,于2021年9月研发出国防动员智慧系统,具备潜力信息管理、应急预警预测、三维可视化地理信息、目标识别精准定位、智能指挥决策等功能,成为应战应急的“大脑中枢”。
默默的支持,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她深知自己是军人也是军属
陈刚果是同事们公认的“标杆”“铁人”,而董岸莺也有自己的事业。从酷暑沙漠到极寒高原、从重症病房到一线哨卡、从战场救治到科研教学,她样样干在先、冲在前。
“当初她英姿飒爽的样子我还历历在目。现在她事业、家庭两手抓,越来越辛苦了。”陈刚果告诉记者。妻子从小就在军营生活,习惯了什么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扛。
在董岸莺看来,她既是军人,也是军属,既要担起自己的职责,也要照顾好家庭。她平均每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在家里和医院两点一线奔忙。
2022年4月,因为疫情,医院的工作压力陡增,董岸莺经常忙到深夜回家,儿子已经熟睡。一天晚上,她正在加班,儿子打来电话,用微弱的声音说:“妈妈,我肚子痛得不行了。”董岸莺急奔回家,儿子正痛得蜷缩在床上。她背起和自己一样高的儿子冲回医院,经确诊是肠痉挛,她才长舒一口气。将孩子交给护士照看后,她又回到工作岗位。
很久之后,董岸莺才和老公提起这件事。“和他说了,他也帮不上忙,只能干着急。我基本都是事情处理好后跟他提一句。”董岸莺说。
多年来,生活里的难事默默自己扛,日常电话沟通她也报喜不报忧。董岸莺说,老公在事业上有能力、有平台、有机会,这是国家赋予的责任,他们要珍惜这样的机会,“支持他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家庭的熏陶下,儿子也有从军梦
为征兵2个月步行上千公里
到湖北省恩施军分区后,面对全新的工作领域,为了扭转以往征兵工作全省排名垫底的局面,陈刚果跑遍30多个乡镇、50多个村,2个月步行1000多公里。皮肤黑了,人瘦了一圈,脚磨出了血泡,刚来时新买的运动鞋磨得破破烂烂。他用心写出了3000多字的实地调研报告,推动地方政府制定出台兵员征集激励措施。由此,年轻人纷纷奔向军营,第二年,当地征兵“五率”排名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儿子经常埋怨陈刚果没有时间陪他,但董岸莺知道,儿子心里以父亲为傲。在家庭的熏陶下,儿子也有了从军梦。“从很小的时候起,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要看当地的升旗仪式,风雨无阻。”董岸莺对记者说。
从南疆的大漠,到中部的深山,20多年匆匆走过。在笔记里,陈刚果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军人的付出从来不只是军人本身,还有他的家人。当自己的家有幸与自己的国家紧紧相连时,小家盛满大爱——多了艰辛,也添了荣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