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家用电器产业龙头美的集团(000333)资本动作频现。继7月底宣布拟分拆旗下物流业务安得智联赴A股上市后,美的集团近日披露研究论证重大事项,称公司正在对境外发行证券(H 股)并上市事项进行前期论证,并表示,在符合境外监管机构相关要求的前提下,本次拟发行规模预计不超过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的 10%。
对于今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将近600亿元的美的集团而言,“不缺钱”的他,为何急于搭建“A+H”融资平台,背后的深层意义又在哪里?从公开数据来看,美的集团紧凑、频发的资本筹划背后,其实,难掩业绩上的“忧患”。
其中,美的集团2022年度报告,记录了其上市以来最低盈利增速,并且整体呈现大幅放缓的趋势;与此同时,作为家电产业的龙头企业,去年,美的集团的家用电器销量增速呈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与此同时,在拟赴港上市深化全球化战略的背后,最近六个年度,美的集团的国内营收已经两个年度出现负增长,同时,国外营收的增速也整体大幅放缓。
上市十年多项指标“亮红灯”
家用电器销量首次下滑、盈利增速从逾60%下滑至不足4%
2013年9月18日正式登陆深交所主板以来,美的集团业绩一度“狂飙”,营收增速曾创下逾50%、盈利增速曾创下97%以上。然而,从上市十年的历程看来,美的集团多项财务指标却亮起了“红灯”。
从年度营收增速来看,美的集团2013年度—2022年度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7.91%、17.11%、-2.28%、14.88%、51.35%、7.87%、7.14%、2.16%、20.06%、0.79%,整体来看,营收增速明显放缓。
从净利润增速来看,美的集团2013年度—2022年度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3.15%、97.50%、20.99%、15.56%、17.70%、17.05%、19.68%、12.44%、4.96%、3.43%,整体来看,盈利增速也呈现大幅放缓的趋势。并且,美的集团在2022年度的盈利增速在去年度录得上市以来的最低盈利增速。
可见,自上市以来至今,美的集团不管是营收增速、还是盈利增速整体大幅放缓。而这背后,其产品的销量增速也在整体放缓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度—2022年度,美的集团“家用电器行业销售量增速”分别为:14.75%、32.31%、5.00%、13.53%、28.60%、2.18%、9.53%、11.15%、10.85%、-2.65%。可见,家用电器的销量增速整体大幅放缓,并且在去年录得上市以来首次负增长。
从具体产品来看,自2017年度开始,美的集团的财报则显示产品归纳为三大类,即“暖通空调”、“消费电器”、“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其中,暖通空调2017年度—2022年度的营收增速分别为:38.74%、14.73%、9.34%、1.34%、17.05%、6.17%;消费电器2017年度—2022年度的营收增速分别为:29.02%、4.30%、6.31%、4.02%、15.78%、-4.99%。其中,消费电器最近六个年度中,首次录得负增长;而暖通空调的营收增速整体也出现了大幅放缓。
需要注意的是,2017年度-2022年度,消费电器、暖通空调的营收合计占比为:80.63%、81.79%、82.34%、82.72%、80.22%、80.23%。而两者的营收占比均在40%左右。
另外,从国内外的营收增速来看,最近六个年度,美的集团整体大幅放缓甚至负增长。2017年度—2022年度,国内营收增速分别为:44.04%、9.14%、8.16%、-0.63%、24.79%、-1.13%;同期,国外营收增速分别为:62.18%、6.21%、、5.78%、0.63%、13.69%、3.63%。由此可见,短短六年时间里,美的集团国内营收两次出现负增长,而国外营收虽然均呈现正增长,但增速明显大幅放缓。
从全行业情况来看,以美的集团最低盈利增速的2022年度为例。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家电行业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家电行业国内销售规模为7307.2亿元,同比下滑9.5%,2022年家电行业出口规模为5681.6亿元,同比下降 10.9%。可见,不管是内销,还是外销,去年对于家电企业而言,均承压。
据媒体报道,在2022年度股东大会上,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坦言,家电在中国经过40多年发展,已进入了成熟期,之后将进入衰退期。他表示,家电存量市场的空间有限,美的要做百年企业,必需进行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的家电产业要转型升级到新的产业,穿越产业周期、技术周期或市场周期。
而对于业绩的新增长点,方洪波看好三大业务,即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储能)。
紧急搭建“A+H”双融资平台
“市场不买账”股价接连下滑、投资者纷纷“声讨”
或基于目前消费家电的业绩增速的大幅放缓、业绩增长乏力等因素考虑,急于转型、穿越产业周期压力,今年以来,美的集团资本筹划频现。
8月10日,美的集团披露《关于研究论证重大事项的公告》,称基于公司深化全球战略布局的需要,公司正在对境外发行证券(H 股)并上市事项进行前期论证。在符合境外监管机构相关要求的前提下,本次拟发行规模预计不超过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的 10%。
而前不久,即7月29日,美的集团公告另一资本筹划,即公告授权公司经营层启动分拆子公司安得智联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前期筹备工作。
另外,今年4月,美的集团公告,旗下所属子公司美智光电创业板IPO已获深交所受理。值得注意的是,美智光电此次为二度闯关创业板IPO,其曾在2021年6月份获得受理,但于2022年7月撤回了申请。
鉴于今年“A+H”双融资平台的搭建筹划,美的集团此举,一时间引起业内广泛关注。要知道,对于当前的美的集团而言,以今年一季度末的数据来看,尽管资产负债率高达63.40%,但是手握货币资金高达589.75亿元的美的集团,似乎并不缺钱。
据国际金融报,业内人士分析表示,美的本身并不缺钱,赴港IPO主要目的推测应该不是为了募集资金,可能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其业务的国际化,通过香港市场去接触境外投资者,对此有促进作用。
不管美的最终为何目的急于搭建双融资平台,从前述消息发布后,市场似乎并不买账,其股价已经连续两天下跌。其中,8月10日收56.35元,跌2.10%;,8月11日收55.18元,跌2.08%。并且,最近两周整体下跌近8%。
针对美的集团拟赴港上市,投资者也是纷纷“声讨”:“稀释A股的股本价值”、“港股卖不起价,利空A股股东”、“稀释A股股价,漫漫跌途”。
天风证券(601162)表示,短期来看,我们预计美的赴港上市实际发行股份比例较小,对A股摊薄效应或较为有限。中长期维度看,此前美的集团股票外资持股比例多次达到28%,触及深股通持股比例上限。若公司赴港上市,未来摆脱A股股票陆股通境外持股比例不得超过28%、外资整体持股不得超过30%限制,拓宽融资渠道。
不过,有业内人士称,尽管长期来看是利好,有助于拓宽其国际影响力,推动业务国际化发展;但中短期内却不见得是利好,毕竟IPO会继续把股本摊大,将每股收益摊薄,导致PE升高。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