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快次慢后退,华樽杯第十五届酒类品牌价值200报告发布

2023-09-27 16:43:45 和讯网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9月27日发布“华樽杯第十五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200研究报告”。与2022年行业反弹性高增长相比,今年的表现相对内敛,平稳是主旋律。与人们普遍认知的小企业更容易高速增长相反,今年增长集中在名优品牌,大格局为“头快次慢后退”,马太效应在酒行业愈加明显。

(一)名酒十雄 行业地位稳健

2023年华樽杯品牌价值报告中全国前十位的名酒,除了中后段位次有变化以外,并没有跌出或挤入的品牌。泸州老窖(000568)和汾酒依靠30%+的增长实现了位次的跃进,青岛啤酒(600600)的增长速度相对减缓,位置由第五位跌至第九位。今年在11位的习酒品牌价值已经趋近第10位,且连续两年保持着30%+的增长速度,可以期待明年前十的破局。

(二)白酒进一步霸领市场(五年趋势)

从2019年至2023年,中国酒企品牌价值200中白酒企业的数量相对稳定,曲折上升,五年间从125家变成如今130家,白酒企业总价值占比也从68%增长到71%,进一步霸领酒行业。同时,白酒企业的整体价值提升幅度更明显,连续多年20%+的增长规模。2019年全国200企业中白酒企业的总价值是23689亿,2023年已增至54174.6亿,翻了一倍还要多。

白酒长期作为国内市场的主流酒品,在200名酒企中,白酒企业的品牌总价值超过整体的70%。前十名中有8家白酒企业,茅五的行业地位更是十年如一日的稳固,他们的绝对优势,不仅是对自己企业的意义,更是整个国内酒行业的定海神针。“白酒即中国酒”的理念,是白酒整个品类越走越好的原因,更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

(三)酱酒从电视走向餐桌

品牌价值超千亿的酱酒品牌已达到了5家,其中以行业领军者茅台(600519)为先。

酱酒新贵们战略性稳守。在部分酱酒受疫情影响收入有所下降的同时,我们看到酱酒的基础正在变踏实、厚实。很多以前主要活跃在央视广告的品牌,如习酒、国台、郎酒、金沙等诸多酱酒品牌,正在成为餐桌的默认品牌,产品日益从广告走向超市、终端门店,逐步被广大酒友所熟悉,不再需要解释和说明。它们已经从团购品牌发展成流通品牌,品牌价值仍旧有上升。

(四)清香氛围渐浓 成为第二热点

2022年清香型白酒品牌价值合计为4731.57亿元,到2023年已经达到5721.34亿元,增幅为20.92%。除牛栏山品牌价值以外下降17.45%,大多数品牌有比较可观的增长。

汾酒为整个清香型白酒打开了通道,正如茅台为酱酒打开了通道一样,清香型白酒再度向全国进行了普及,让更多人了解并接受了这个香型。金汾河品牌价值增长近3倍,类似的品牌也都乘了清香热点的东风。以下为全国清香型白酒品牌价值前8名的酒企:

(五)浓香大佬坚挺而根脚飘摇

曾经的主宰香型浓香,一边受到酱香、清香的市场分润,一边也受到求新求变----浓香型酒厂内在创新的影响。市场上很多酒厂新香型的探索,90%发生在浓香酒企中。

曾经“一树三花”的典范品牌郞酒,以生产浓香、酱香、兼香而闻名。为了战略性地突出主业,需要有所取舍。目前毅然砍掉浓香,而不是砍掉兼香,让人不禁深思。今世缘(603369)浓香之外的酱香产品风生水起,也让人受到启发。

不过,五粮液(000858)、洋河、泸州老窖、剑南春等依然坚挺,市场地位稳固依旧。

受到行业集中度提升,以及3年疫情的影响,部分中小酒厂日子难熬。受影响最大的是特色不明显,品牌不突出的浓香型品牌。据不完全统计,近2年有20%以上的小酒企退出了市场。

(六)啤酒领域:从今年起穿透品牌展示

往年以哈尔滨啤酒和重庆啤酒(600132)出现在华樽杯报告中的品牌,今年进行了股权穿透,以控股股东的名称进行了展示。在华樽杯中,去年的“哈尔滨啤酒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百威英博中国(含哈啤)”,去年的“重庆啤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嘉士伯中国(含重庆啤酒)”。啤酒五强及品牌价值对比列表如下:

另外,“精酿”成为啤酒市场厮杀的新领地,但目前精酿啤酒还停留在趋势化阶段,很多新锐品牌跻身这一赛道,但领导性的强势品牌尚未形成,相信随着更多大品牌的入场,以及市场的不断验证,精酿啤酒也会出现头部品牌,同时精酿啤酒也将有更加引人注目的市场表现。

(七)葡萄酒黄酒依旧低位徘徊

全球同此凉热。葡萄酒品类与全球情况相似,都在低位徘徊。龙头张裕收入利润双降,中信国安(000839)持续亏损。行业巨头尚且如此,葡萄酒行业整体依然深陷谷底。唯有一些DTC(即Direct—to—Consumer直面消费者)产品,如以直接在线上销售的龙马骑士、丁戈树等销量和增幅较为可观。2023年度葡萄酒入选华樽杯的品牌如下:

黄酒品牌比葡萄酒略好,至少利润有所保证,但是销量依然起色不大。今年黄酒领域整体平稳,涨跌幅都不大。但与其他领域的增幅对比来看,黄酒整体依旧疲软。

(八)流通商承压重 持续增长难度大

流通商品牌价值普遍增长,增长幅度大于30%的企业达到入选总数的一半。

虽然品牌价值仍体现为增长,但部分大商的营收和利润,有一定下降,这在近5年来首次出现。财务数据的稍稍下降与持续的品牌曝光形成了冲抵,虽然对今年品牌价值的影响不是太大,但是产生了两方面的压力,一是多数酒企把产品库存转移到了经销商的库中,难以消化,如果终端销售情况依旧没有明确好转,对酒厂是个严重的警钟。二是对明年的品牌价值影响埋下伏笔。

流通头部品牌“酒仙”,连续保持30%以上高增长是非常具有借鉴价值的。2020年,“酒仙”全面拥抱直播、短视频,快人一步开启新兴的营销模式。市场、人气和销售额在如今爆发,带动品牌价值快速提升。除了“酒仙”一骑领先,今年品牌价值400亿以上品牌有5个,是目前的第一梯队。(图文/云云)

华樽杯第十五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200名单如下: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