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生校长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邹浩 通讯员 幸莉莉 张富军
对话人物
李水生,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原校长,现任武汉睿升学校校长,中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校长,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被誉为中国当代教育改革实干家。担任华师一附中校长期间,他在全国率先进行课程结构改革实验,首创 “素质学分制”,将华师一附中打造成湖北乃至全国名校。他63岁从零起步创办武汉睿升学校,现已成为武汉市民办高中独树一帜的名校。
对话背景
9月27日至28日,新时代实践教育体系建构与教育数字化融合发展专家研讨交流会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李水生校长实践育人成果《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之路》在会上面向全国首发。与会的教育部、高校、研究院专家和部分中学校长,围绕李水生校长实践教育思想,以及实践教育的体系构建、发展、创新与推广,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极目新闻记者对李水生校长进行了专访。
“两把”钥匙开启学生自主学习之门
极目新闻:您当年在华师一提出的“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的理念,至今仍在众多学校推广,当时决心推行这一重大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李水生校长:1984年,我在华师一附中工作22年后,开始担任校长。当时,应试教育可谓如火如荼,而华师一附中的录取线仅排在武汉市第七位。处于这样的环境和地位的华师一附中,突破口在哪里?这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于是,我重新以一个校长的视角审视学情和教情,带领学校老师们进行调研,发现教师重灌输轻启发,重记忆轻思维。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教学效率低,师生都做了大量的无用功。针对“重教轻学”这一问题,我提出了“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交给学生”的解决途径。学生有了自己支配的时间,才会有自主思考的机会,有了主动学习的意愿,学习就有了主动性。而当老师注重把“方法”交给学生的时候,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的提高就成为必然。
极目新闻:当时的环境下进行这样大刀阔斧的改革,遇到的阻力应该不小吧?
李水生校长:那可真的是激进的改革啊。我当时提出“五四零方案”,即上午五节课,每节课40分钟,下午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习一小时,剩下的时间学生选修实践类课程,晚自习更是绝不允许老师讲课,只能进行答疑辅导。方案一出,我自己都觉得“胆子也太大了”,也立即遭到不少家长的抵制:“学校拿我们的孩子做实验,如果实验失败了,你们就是千古罪人!”老师们也心生疑虑,提出:“如果失败了,责任谁负?”我作为校长,坚定地回答:“这个板子要打就打在我身上!”我认为,没有这种勇敢担当的精神,就无法推行一系列开创性的教育改革,更无法走上一条勇往直前的创新之路。
极目新闻:事实证明了您进行这一改革的前瞻性和正确性。
李水生校长:时间和结果证明,两把“钥匙”在当时的教育背景下,确实是教学方法改革的正确举措。从时间维度看,华师一附中至今都还保留这种教学风格。这一举措实施的第一届,也就是1987年高考(当时只分省线和市线),华师一附中省线上线率高达82%,以压倒性优势名列全省第一。为什么说是压倒性?因为武汉市原来上线率第一的学校也才45%。接下来的1988年,华师一附中更是创造了高考升学率近百分之百的水平。自此以后,华师一附中在全国声名鹊起,成了名副其实的“窗口”学校、名牌学校。
“立交桥”让学生多元发展驶上快车道
极目新闻:2002年,您从华师一附中校长岗位退休时,早已功成名就,为何还要创办武汉睿升学校?
李水生校长:2000年全球高中校长论坛在武汉举行,当时有一位校长问我:现在华师一的生源这么好,成绩当然好,如果您到一所“三类”学校去当校长,您会怎么办?当时我快退休了,对于他的问题只能笑笑。2002年高考结束后,我正式从校长岗位上退下来,当时一位主要领导让我“退而不休”,创办一所民办学校。在我心里,进一步研究教育,让更多孩子享有更高水平的教育是我一生的梦想。于是,创办普惠性的民办学校,成了我退休后再次出发的新起点。
极目新闻:创办睿升之初,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如何渡过难关?
李水生校长:我准确的退休时间是2002年7月12日,而当年武汉市中考志愿填报在5月上旬就结束了。所以第一年招生很困难,只能捡漏,一共才招到了100多人,多是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但教育的责任告诉我,这样的学生,更需要更好的教育。“有教无类,让每个孩子都成才”才是教育的无上功德。
对于这类成绩不太突出的学生,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为学生搭建多元发展的立交桥”。这座立交桥应该是一座“希望之桥”,它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希望。这既是我在民办学校有义务要探索的,也是我下定决心要为之奋斗的。为了给学生创造发展机会,让“立交桥”建校方案落到实处,我们克服困难,建了一座七千多平方米的多功能楼。我们“立交桥”课题的研究,很快得到了教育同仁的关注,该课题被教育部列为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也给了我们在此方向上的研究与实践以无穷动力。几年下来的研究与实验,结果是让人满意的,除了通过大文大理考上一流名校的孩子,我们还有不少学生通过艺术、体育、播音、科技发明等特长,升入一流本科学校,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广大家长们的称赞。
“实践育人”让学生能力实现跃迁
极目新闻:您主编的新书《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之路》着重谈到“能力”二字,这是您关于教育的最新思考吗?
李水生校长:教育是时代的教育,时代的变迁也必将带来教育形式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变革,教育进入了一个思考的时代。作为一个一生从事教育的人,每当遇到困惑,必然会回归到对教育本质的思考,对教育的功能进行新时代的界定。归根结底,我们要回答“我们到底要给孩子们什么”这个问题。
爱因斯坦的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他说“当人们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东西,剩下的才是教育”。这剩下的是什么呢,我坚信是“能力”,学校需要给学生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能力。因为能力一旦形成,将根植于学生的骨髓之中,像基因一样伴随学生终生。它不会因知识的遗忘而丢失,也不会因为情境的改变而过时,它会不断自我更新,不断自我质疑,不断自我发展,是人终身发展的“动力”。
极目新闻:您提出实践活动是培养能力最有效的手段,这其中包含哪些实践?
李水生校长:教育中怎样才是培养能力最有效的手段,成了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回顾过往,几经思考,我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活动。也就是说“实践活动育人”是能力培养与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2010年,我在学校提出深入研究并实施“实践育人”这一理念。“实践育人”在当时确实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新名词,睿升创设实践育人办公室这一实体机构,在当时也是一个创举。
我提出,在老师指导下,凡是学生参与的,发现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的活动即为实践活动。因此,除了生活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实践活动等,课堂自主学习也是在校学生的主要实践活动。因此,学校在教改实践中总结出一个重要阶段性成果“三段式教学模式”——预习阶段、知识构建阶段、总结反思阶段。在这个模式下,每个阶段都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实现能力的提升,并通过其他实践活动得以让能力跃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