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鸿高科2023年三季报:实现营收11.04亿元 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

2023-10-31 10:31:20 大京网

10月30日晚间,宁波长鸿高分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鸿高科,代码:605008.SH)披露2023年三季报。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8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0.04万元;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04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亿元。

现金流方面,由于收现款增加及原料备货减少,长鸿高科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5亿元,较上年同期由负转正。现金流的稳定向好为长鸿高科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帮助公司经营情况回暖,逐步走出底部。

成立以来,长鸿高科始终专注于TPES产品领域,2020年顺应“双碳”趋势投身PBAT领域。受今年以来市场需求不旺、价格下滑等影响,公司生产经营不可避免地遭到波及。相应地,长鸿高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市场挑战,继续坚定整合上下游,布局可降解产业链,提高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从上游看,碳酸钙是可降解PBAT产业链的关键原材料,而优质碳酸钙在市场上较为稀缺。为摆脱原料供应对企业发展的制约,2022年长鸿高科做出战略规划,拟在广西贺州投资建设“长鸿生物降解母粒产业园项目”。转至2023年3月,公司完成土地摘牌,产业园全面开工;9月,其以1.4亿元竞得贺州一处大理岩矿采矿权,进一步打通了上游原材料供应,产业园建设迈出关键一步;再至10月27日,“长鸿生物降解母粒产业园项目”正式投产,从动工到投产仅用时220天,将实现年产量100万吨高端改性碳酸钙、120万吨功能母粒一体化项目、10万吨可降解制品及农用地膜,达产后新增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借此,长鸿高科将彻底打通PBAT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助力公司在可降解塑料制品市场夺得先机。

从中游看,主营可降解塑料生产、销售业务的长鸿高科子公司在市场不利背景下,主动停工,期间进行深加工及智能化提升改造项目及尾气、废水回收利用技改项目的建设。技改完成后有望帮助公司降低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产品竞争力。

作为国内新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长鸿高科一直致力于不断向市场提供高性能、高附加值的环保型新材料,以替代传统低端、低环保性能材料。为适应新时代新材(600458)料国产替代的发展需要,把握下游新能源汽车、光伏太阳能(000591)等国家级重点产业的应用需求,8月,长鸿高科对外设立合资公司盘锦长晟,主营光伏POE胶膜改性替代材料、HNBR这两种新能源新材料的产品与技术研发。随着未来产品研发成功,既能有效缓解未来光伏装机爆量下的胶膜紧缺难题,也将满足汽车锂电需求快速提升带来的供需缺口,最终对上市公司生产经营产生积极影响。

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基本面的判断,长鸿高科近期适时推出股份回购计划用于股权激励,回购价格不超过22.15元/股,回购金额5000万元—1亿元。截至10月18日,累计回购公司股份88.34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6.42亿股的比例为0.138%,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15.08元/股,最低价为12.92元/股,支付资金总额1249.04万元。

于市场波动期内潜伏蓄力,并非意味着偃旗息鼓,而是为了能够走得更远。未来,长鸿高科将继续坚持“TPES+PBAT”双轮驱动战略,为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目标而努力。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张晓波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