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由大家保险集团、第一财经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保险养老融合与发展论坛(上海站)召开。论坛通过搭建开放、跨界的交流平台,共同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跨行业助力解决老龄化形势严峻的上海养老民生难题贡献力量。
尼尔森IQ金融行业消费者洞察副总监段茜分享了大家保险集团与尼尔森IQ联合发布的《2023年中国商业养老服务供需洞察的白皮书》,从老年人角度出发,分析对养老服务需求的洞察。段茜指出,养老服务需求多元且分层的特征已逐步显现,机构需要不断深化对老年群体的认知,挖掘其现有养老生活痛点,逐步建立起覆盖不同支付能力、不同模式选择、不同服务需求的“银发市场”,充分激发市场需求释放和转化。段茜分享调查结论后指出,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重点关注与子女和医院的距离。
养老“夹心”族靠子女养老难以维系
中国现代城市老人生活状态究竟如何?大家保险集团联合尼尔森团队在全国超过25个省市的一二线城市走访了超过1500名老人和他们的子女,了解和还原他们的生活,探求最真实的养老服务需求。
从家庭结构来看,段茜指出,我国现有的老年人家庭结构,可能比想象得更严苛一点。过去我们称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为“夹心族”,但实际上真正有养老需求的已老家庭,也是“夹心族”。
调研数据显示,真正有养老需求的已老家庭,94%身边有年龄相当甚至更年长的配偶,需要相互扶持;同时,还有11%的家庭要面临父母的养老问题,也就是所说的“双银发”家庭;向下一代看,养老家庭里83%是独生子女,65%有孙辈。这种双老独子携孙的家庭结构中,养老“夹心”族靠子女养老难以维系。
从与子女的互动看,在走访的家庭中,相比于同住一个屋檐下,老年人实际上更希望能跟子女有一定的距离,比如住在旁边的小区或附近的小区,“一碗汤”的距离是他们所期待的。
而距离导致的时间成本,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子女探望父母的频次。当子女与父母同住一个小区,至少一周能够看望父母一次,若是同城的情况下,能保证每周看望父母一次的比例不足70%。随着子女对父母探望频次下降,父母产生负面情绪的比例会越来越高。因此,父母虽然渴望独立,但也希望和子女之间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和互动。
在经济能力上,城市老人月收入呈现“工资+”模式,除了工资、退休金收入以外,63%的老年人除了退休金以外,还有来自理财、房租或经营收益、股权收益等各种不同的收益,只要月收入能覆盖日常消费开支,老人的储蓄目标在退休之后是弱化。
城市老人对养老资金支出有较为明确的“4222”结构规划,“4”用于日常生活开支的成本,其余三个“2”分别投向提升生活品质开支、医疗开支和护理开支,优先“爱自己”。
老年人理想养老生活“三大件”:健康、亲情友情、自由
需要关注的是,老年人群也面临着养老痛点。
首先是医疗保健,“看病难”是老年人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也是子女最大的担心。其次是安全保障,包括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两方面。此外,老年人在出行、家务清洁方面力不从心。退休后社交圈变小,缺乏新活动新组织,老年人群体自身渴望融入陪伴。
具体到老年人的理想养老情况,段茜基于调研情况总结道,“健康、亲情友情、自由,构成了老年人对自己理想养老生活的‘三大件’,这是老人最朴素的诉求。”
当下,社会公众的养老规划意识已经初步唤醒。段茜介绍,消费者选择机构养老时,距离是核心,这涵盖三个层面:首先是机构在城市的位置,是否能保证原有的生活圈或不远离不脱离这个生活圈。其次是机构离子女的位置,既要“一碗汤”的距离,要“既独立又亲密”。最后是医疗资源,与三甲医院之间的距离是消费者选择养老机构时候重点考量的因素。
通过专业的交叉分析,消费者的养老服务需求可以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级是关键型需求,包括就医诊疗、健康管理、居家安全监测;第二级是次要型需求,包括家务替代、陪同替代、照护替代;第三级是改善型需求,包括公益活动、文艺活动、旅居养老、教育培训等。
“随着养老意识的逐步唤醒,消费者对养老服务需求‘多元且分层’的特征已经越来越明显了,需要市场能精细化供给相关服务。我们呼吁,能提供专业养老服务的企业应不断深化对老年群体的认知,挖掘其现有养老生活痛点,细化养老服务需求分析,逐步建立起覆盖不同支付能力、不同模式选择、不同服务需求的‘银发市场’,充分激发市场需求释放和转化。”段茜说道。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