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黄浦江畔,第六届进博会吸引了全球目光。“四叶草”向全世界敞开怀抱,各国企业纷纷奔赴这场“中国之约”。
在这一盛会上,中国再次向世界发出开放强音;在这一盛会上,各国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加码中国。
第六届进博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主题为“新时代,共享未来”。中国经济网记者王凯摄
看好中国,信心从未动摇
本届进博会,吸引来自128个国家和地区的3400多家企业参展。参展的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均为历届之最。参展企业在进博会深度互动,对中国高水平开放、超大规模市场的信心不断增强。
“进博会持续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动力,让我们集中看到了更多的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和增长机遇。”资生堂中国总裁兼CEO梅津利信说,“资生堂立足中国40多年从未动摇过投资中国的信心和决心。”
康宝莱中国区总裁、全球高级副总裁郭木今年已经是六赴进博之约。他观察到,进博会已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和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中国主动扩大开放的决心”。
汇丰集团行政总裁祈耀年表示,中国持续开放的承诺,对所有在华经营和投资的企业,以及中国的国际商业伙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他以汇丰为例说:“我们不断投资和拓展在华业务,这得益于中国持续的改革开放。”
“进博会是促进消费和扩大开放的有效举措,展现出中国同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与担当,极大增强了企业在华投资信心。”安利(中国)总裁余放对记者说。
来自参展企业的嘉宾相信,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持续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将为全球经济注入巨大的确定性。
共享机遇,深耕中国市场
第六届进博会中国馆“中国式现代化 世界新机遇”主题格外醒目。中国经济网记者马常艳摄
机遇,是进博会参展嘉宾口中的高频词汇。众多前来参展的企业,在进博会这一高水平开放平台,共话机遇,共谋发展。
来自参展企业的嘉宾表示,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国将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中国超大规模经济、消费市场潜力,让全球企业共享发展红利,获得持续增长。
“我对中国大市场是世界大机遇这一点,坚信不疑。”米其林集团首席执行官孟立国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这是他多年前来到中国、根植中国的原因,他对中国经济发展非常有信心。
百事公司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谢长安表示,在具有挑战的全球经济背景下,进博会打造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让世界各地的企业齐聚一堂、携手共进,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通过参与进博会,我们期待进一步加深与各方的合作与交流,连接中国与世界,共同推动实现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嘉吉中国区总裁管慧丽对进博会带来的合作机会充满期待。
倍世(中国)贸易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葛中华同样认为,进博会是展示品牌形象、拓展市场的良好舞台。“我们将一如既往紧跟进博步伐,与进博携手并进,与全球展商客商共襄盛举、共享未来!”
加码中国,拥抱更大发展
11月7日,两位外国嘉宾在参观第六届进博会过程中,拿出手机拍照。中国经济网记者马常艳摄
在火爆的进博会现场,各国企业积极展示新产品,开拓新商机,结交新伙伴。随着进博会“溢出效应”的加速释放,跨国企业加码中国的布局也在加快,争相布局绿色、数字、健康等新领域新赛道,抢抓中国市场新机遇。
多年来,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持续深耕中国市场。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唐仕凯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是梅赛德斯-奔驰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我们不断扩大在华业务布局、加大研发投入,在华发展、与华共进。”
百事公司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谢长安也表示,中国一直是百事公司重要的战略市场。未来将持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从可持续供应链、数字化驱动、产业健康化等层面,不断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高品质产品。
“百年前,我们在上海建起当时远东最大的肥皂工厂;如今,中国已是联合利华全球最重要的三大增长市场之一。”联合利华中国区总裁瞿巍说,联合利华将借助进博会“溢出效应”,将更多“中国智造”与“中国研发”推广到全球,赋能万千消费者的美好生活。
环顾全球,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刘云峰观察到,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中国正在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我们构建了坚定而清晰的未来愿景,指引集团的创新发展,不仅深度融入中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同时助力塑造一个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中国大市场的机遇来源中国,更加属于世界。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将为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持续注入强劲动力,让更多企业共享中国机遇,拥抱更大发展。
(中国经济网记者马常艳 周宇宁 黄春棉 魏金金 王跃跃 王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