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诚刚:中东主权基金投资中国,中国创新企业出海中东

2023-12-08 17:18:32 财经网 

12月7日,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指导,《财经》、《财经智库》、财通汇主办的“2023全球财富管理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增长与开放”。国际金融中心与创新中心联合会中国区总裁、成都创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原阿布扎比国际金融中心及金融服务监管局中国首席代表傅诚刚在会上表示“主权财富基金投资中国之外,中国的创新企业正在大举进入中东,尝试开拓这片蓝海市场。”

国际金融中心与创新中心联合会中国区总裁、成都创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原阿布扎比国际金融中心及金融服务监管局中国首席代表 傅诚刚

目前市场对中东跟中国油气、贸易和投资的往来十分看重。傅诚刚表示,中东海湾产油国的经济转型目标和中国的产能出海高度契合,体现在四个方向。

第一,双方继续维持油气、贸易、投资的强劲态势;第二,中国的高端制造、创新产能正在赋能中东经济发展,在之前商业银行和基础设施企业出海中东的基础上,中国的科技创新企业正在大举进入中东;第三,中东国家发展地区性国际金融中心的经验和实践,特别是制度建设、跨境投融资、国际合作等领域,对中国有借鉴意义;第四,地理上中东是连接东西方的中间地带,海湾产油国正利用地理优势在发展航空物流和商业业,飞行6小时之内能覆盖全球80%的人口和市场,其金融业的发展更有助于实现24小时不间断全球交易。

谈及对“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的建议,傅诚刚补充道,除了海湾国家的油气能源和资本优势,中东或阿拉伯国家或是下一个人口增长的庞大市场。中国产能出海和跨境投融资一方面,要遵循市场的路径和原则,另一方面,要将出海深刻嵌入到其经济转型的版图中,彼此互补,互利共赢。

谈及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和中东经济转型中的中国力量,傅诚刚表示,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继续保持最活跃的态势,配置中国市场规模虽然不大,但持续增长空间巨大。而中东海湾产油国的经济转型,与中国在多个领域也有着巨大的合力空间,包括产融合作、科技合作、金融中心合作等。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傅诚刚:非常荣幸再次来到通州,来到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主旨发言部分,我简单谈两个主题:第一,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现状;第二,跨境投融资的中东元素。

广泛意义上的主权财富基金包括三种类型:第一是窄口径的主权财富基金(SWF),第二是养老金,第三是央行外储管理体系里的全球配置资金。这里统称主权财富金。

根据对欧洲、美洲、中东和亚洲的多个主权财富基金的考察,全球主权财富金当下有四个趋势特征。

第一个趋势是过去15年主权财富金管理的资产规模快速膨胀,但首次出现下调。全球目前主权财富基金管理了超过33万亿美元资产,其中主权财富基金管理者11多亿美元,养老金管理者20多亿美元。但自2014年以来,2022年首次出现资产管理的衰退,其中主权财富基金下降了1.1万多亿美元,养老金下降了1.33万多亿美元。原因有地区和地缘政治冲突,也有全球目前面临的通胀。

第二个趋势,主权财富基金正在改变其投资范式,交易数量更少,但动员资本量更大。数字怎么看?2022年是2014年以来主权财富基金最为活跃的一个投资年度,全球发生了将近430笔交易,下降15%;投资总额度上升,2022年达到1500多亿美元(全球),上升将近40%。更少的交易撬动更多资本,2022年全球60多笔大型交易里,其中有40笔单笔超过10亿美金,单笔平均投资门槛已经达到了3.5亿美元以上。主权财富金门,更加追求成本,

第三个趋势,中东主权基金活跃,持续高配欧美市场。中东主权基金为什么这么活跃?主权财富基金本身就是诞生于资源禀赋丰富国家,过去30年,它们配置的流向还是以欧美发达市场为主,超过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在新兴市场配置在稳定上升,随着特定国家宏观经济的变化产生着比较微妙的调整。

第四个趋势,看好中国,但总体配置水平相比发达市场依然不高,未来空间巨大。总体平均而言,全球主权财富基金配置中国的比例依然没有超过其管理规模的5%。从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均是如此,有些国家对发达市场的配置甚至超过总规模的85%(沙特阿拉伯的主权基金例外,超过70%的资产配置在其国内,与其经济转型和国家发展目标有关)。在中国的比例并不大。业界关注A股和一级股权市场中东资金的显著进入,趋势向好中国,但不争的事实是比重依然不够高,也预示着未来可提升的空间潜力巨大。

透过中东主权财富基金,我们看面向中东海湾的跨境投融资。

第一,中东,特别是海湾合作委员会六个国家,经济转型有超过十个领域跟中国产生特别密切的联系,特别是高端制造和创新产能。中国在前期国有企业出海基础上,中国的创新企业正在大举进入中东,尝试开拓这片蓝海市场。其中包括我们的金融机构、大型国企和代表性民营企业。

第二,中东经济转型的重点是发展离岸国际中心,这对我们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中东“海合会”六国家有三个特别重要的离岸国际金融中心——迪拜国际金融中心、阿布扎比国际金融中心、卡塔尔金融中心,会带给我们发展金融中心很多启发。包括制度、跨境投融资、国际合作等领域的借鉴经验,值得大家关注。

第三,航空物流和文旅会展是中东海湾经济体转型的另一个方向,中东现在确确实实是连接东西方的一个中间地带的航空物流中心,因为左右各4个小时时差、飞行时间6到8个小时之内,能覆盖全球80%的人口和市场。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地理优势基础上,如果其金融服务业更加发展,它带给全球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连接上的变化,就是可以更接近实现金融市场全球24小时不间断交易。

中东金融发展对中国的借鉴,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实中东的金融开放金融和发展不过15-20年的时间,阶段性特征明显,2008年危机之前他们是一个光景,之后又是另外一个光景。这个领域中东没有秘密,它遵循的是全球验证过的一些好的做法。但它在关键的要素上充分地跟全球接轨。中东早的金融中心是巴林的首都麦纳麦,后来就是迪拜,它刺激了首都阿布扎比,也是阿联酋最大的经济体打造它的国际金融中心。同一个时间在隔壁的卡塔尔首都多哈也在打造它的金融中心。现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发展势头更是迅猛。

中东海湾金融发展总结起来四个要素,可以借鉴。

第一,制度。勇于在国际金融中心尝试普通法、国际商事仲裁、特殊税率、所有权制度等。

第二,充分引进国际人才。海湾合作委员会六个国家,这里80%都是外国人,其中一半大概是蓝领,一半来自发达国家和新兴金融中心的专业人士,这些人构建了它现代金融业发展的基础。

第三,抓住时机,充分利用主权财富基金和地缘影响力。主权财富基金在全球和本国投资,涉及金融基础设施如交易所、本土最大银行、区域最大资产管理公司等等。重要产业的排头兵企业,主权财富基金通过投资快速培育,打造区域、行业甚至全球冠军。比如卡塔尔的航空公司是全球长时间排名前三的航空公司,还有大家熟悉的迪拜酋长航空公司。再比如中东最大的商业银行、中东最大的三家交易所,都有主权财富基金投资,并在市场机制设计基础上充分借鉴全球经验,引进全球人才,甚至利用自由丰富资金注入流动性培育早期市场。

第四,充分绑定中国的经济发展。在能源合作的基础上,大量中国产业机构,从早期的国企到现在的创新企业包括金融企业,都来到中东。金融赋能产业,中东几个国际金融中心把自己的金融中心发展、金融服务生态打造绑定了全球最为扎实经济体的“战舰”。我想在多个层面上海湾国家就是用这种屡试不爽的基本商业规则和原则,结合国情,找到合适的路径和范式。中东现在的金融业不能说是非常发达和完美的状态,但是至少在区域甚至在全球金融市场上有着自己独特的特色。

关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我先补充一点,跨境投融资是双向的,大家都特别关注中东的钱为什么到中国来?所有中东富裕的产油国经济转型,它的主权财富基金80%配置全球领先企业的时候,就两个诉求:第一、取得财务投资回报。第二、经济转型,他们也承担着经济转型战略的角色,就是为经济转型构建新的工业体系、新的高端制造体系、人才体系、制度体系、市场体系。

他们已经在欧美投资了20年以上,现在向东看,看中国。看中国看哪里,不管是一级股权市场还是二级股票市场,能够帮助他们经济转型,能够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就体现在中国的上市公司或未上市优质企业里面,领域包括高端制造、金融科技、银行业、生物制药、新农业等等。

反过来中国企业走出去,基本上也是沿着这个逻辑和道理。中国企业出海中东阿拉伯世界,第一阶段是国有企业开疆拓土,从能源企业到基建企业,拿下了大量的大订单。第二阶段是高端产能,现在更多的是华为、国药和人工智能四小龙等科技企业,包括我们的金融科技、在线支付,甚至中国的电商企业被主权财富基金投资,反过来又把生态带过去。或者出海,再拿到融资。

中国企业来到中东地区确实可以利用好这个地区的一些市场契机。因为这个地区在能源经济上有了资本,但整个中东,特别是阿拉伯世界,到2050年全球人口增长50%来自他们,数字上来看,是下一个人口迸发的大市场。这个区域的经济如果不发展,不多元化发展,它的社会就会不稳定,可能会对现在已经雪上加霜的地缘政治增加更多不确定性因素。这种情况下,中国向中东的产能出海和跨境投融资,一方面,遵循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路径和原则,另一方面,中国产融出海深刻嵌入到中东国家的经济转型里去,彼此互补,互惠互利,发展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也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和平。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