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短期内不能高估科技的力量,长期内不能低估科技的力量

2023-12-08 19:11:04 财经网 

12月8日,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指导,《财经》《财经智库》、财通汇主办的“2023全球财富管理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增长与开放”。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在会上表示,当科技融入到财富管理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在应用新技术的时候避免短期内高估技术的影响,长期内低估某项技术的影响。

对于科技赋能财富管理,杨涛表示自己有几方面的关注点,首先,谈金融问题离不开国家战略和政策层面可能给它带来的一些新变化,围绕本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到的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我们的科技加上财富管理在其中都可以有所切入,它会变成一个重要的连接点。

第二,在这样一个宏观认识的基础上再稍微聚焦一点。可以利用技术、数据、场景、风控与安全、集中生态几个要素来分析。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新技术在不同的环节都带来一些逐渐的迭代与更新,另一方面某种程度上似乎也需要适度降低点预期。他进一步表示,我们要避免短期内高估技术的影响,长期内低估某项技术的影响。

最后,就是具体的场景落地。他认为需要注意的是,智能投顾、智能投研种种的产品在应用过程当中都在不断的涌现,但它脱离不了金融产品基础市场的发展阶段,只有这样一些产品体系不断完善,承载于其上叠加了数字化与新技术之后才可能水涨船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杨涛:谢谢袁雪,很高兴能够再次参与本次论坛,这次我们具体环节讨论的是科技赋能财富管理,从一个研究者的视角,当看到这样一个常谈常新的老话题的时候,我自己有几方面的关注点。第一,金融作为一个特殊行业,谈金融问题离不开国家战略和政策层面可能给它带来的一些新变化,所以当我谈到科技赋能财富管理的时候,脑海当中首先想到了本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特别提到了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依托于这五篇大文章的视角,我们现在说的新技术融入财富管理能否跟它们发生相关的联系,这是首先可以理解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因为这五篇大文章正是我们试图使得金融更好的服务实体部门带来增值的服务重要的着眼点,我们起码可以看到当我们讨论数字金融的时候,它表达的是数字化与新技术相融合带来新的变化、新的挑战。显然我们的新技术融合财富管理正是其中一个重中之重。

与此同时其他四篇大文章,我思考了一下,多多少少都可以跟我们讨论的技术与财富管理的融合有一定的结合。比如过去我们讨论普惠金融的时候更多谈的是如何利用金融资源有效的支持弱势群体弱势企业的发展,其中信贷支持是典型的重中之重。但是当我们着眼于推动共同富裕的视角来进一步谈广义的普惠金融发展的时候,我们想到了当年总书记在《求是》杂志里面写了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举措之一就是如何促进中等收入人群的稳定发展。面向中等收入人群,显然现有的格局下他们享受的财富管理的服务还是严重不足的,我们众多的研究数据都表明在居民收入的份额里面,我们国家财产性收入占比非常低,远低于海外发达经济体乃至于众多新兴经济体

的国家。这种情况下你如何利用技术的翅膀加上财富管理,很大程度上都成为新形势下基于共同富裕视角讨论普惠金融创新的一个重中之重。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看到养老金融也是跟财富管理密切相关的,当你试图基于老龄人群全生命周期更好的予以相关的金融产品配置保障,必然会要求数字化与新技术在其中起到重要的加持作用。再比如我们还讨论绿色金融,我们也可以看到绿色金融与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的融合也是越来越突出,当我们关注国际上近些年来一些典型的资管类或者财富管理类的独角兽企业的时候,会发现有个典型的现象,慢慢的在投资这个视角都融入了多元化的ESG的价值目标,这就使得绿色金融跟我们讨论的这个话题也天然的可以结合在一起,当然还有科技金融。我们谈科技金融的时候更多强调的是金融如何有效支持科技创新,但是科技创新它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需要的资源配置在期限、结构、特点方面有众多的差异性,我们如何利用有效的财富与资产管理更多的为科技创新输出长期、稳定、匹配的资本支持,我觉得很大程度上也构成了一个重要的联系环节。所以我首先我一个总体的感受就是围绕当前的五篇大文章,我们的科技加上财富管理在其中都可以有所切入,它变成一个重要的连接点。

第二,在这样一个宏观认识的基础上再稍微聚焦一点。我理解当科技融入到财富管理的时候,我们其实归根结底关注的还是几个层面的东西,哪几个层面?无非就是技术是什么,数据是什么,场景、风控与安全、集中生态,我觉得都可以利用这几个要素来分析。如果我们简单的从这几个要素来看,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新技术在不同的环节都带来一些逐渐的迭代与更新,另一方面我们某种程度上似乎也需要适度降低点预期,短期内这种颠覆式的改变似乎也不是那么容易到来,但是我们起码往一个正确的方向上进行边际的改良,比如在技术领域可应用于技术领域的新技术似乎越来越多,财富管理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业务方向也在不断拥抱新技术。我们每天都看到大云物移ABCD生成式AI大模型,今天上午还烧了一上午脑讨论图技术在智能风控领域的应用,众多的技术不断的扑面而来,我觉得从金融领域可能需要考虑我们如何在应用新技术的时候避免短期内高估技术的影响,长期内低估某项技术的影响。如何基于商业可持续、成本收益、业务痛点这样一些视角来有效的利用新技术,而不仅仅是为技术而技术,这个对于行业来说,对于我们研究者来说都是需要重点思考的一点。在财富管理领域我已经看到很多新技术在不断应用,我相信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再比如还有数据,因为数据解决的是金融活动的生产原料问题,财富管理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更好的精准的挖掘客户分析客户,进行全生命周期乃至跨生命周期的资产配置,你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充分挖掘数据要素的价值,而且会有更高的要求,就是适应当前中央所说的如何从数据要素到数据资产,探讨与财富管理整个产业链相关的这样一些数据要素有没有可能资产化,如果它有可能资产化,那么改变的不仅仅是这个过程当中金融服务的匹配问题,改变的是原有的资产配置的格局问题,甚至能够带来一些全新的财富管理服务的蓝海方向。虽然说这个领域挑战还很多,很多基础环节也有所不足,但是我觉得起码打开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如果说未来面对特定的弱势群体,我们能够有效的利用某种制度加技术设计,使它充分的享受个人所拥有的数据要素转化为资产之后的可能的权益,那么很多原有的财富管理产业链新的探索的点就可以打开了。

第三个就是具体的场景落地。因为场景落地涉及到种种的产品和服务,起码从我们研究者的观察来看,智能投顾、智能投研种种的产品在应用过程当中也都在不断的涌现,但是我觉得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呢,这样一些变化当然在向好,但是它也脱离不了金融产品基础市场的发展阶段,因为我们国家在整个金融市场发展过程当中,现有的产品体系还有很多不足,只有这样一些产品体系不断的完善,承载于其上叠加了数字化与新技术之后才可能水涨船高,一方面我们寄予很高的预期,另一方面也很难跨越现有的金融发展周期来超前进行拔苗助长。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要素,一个是风险一个是基础设施与生态。风险与监管肯定是重中之重,在整个财富管理行业发展过程中,我作为一个研究者也是作为它的使用客户感受到这两年在发展过程中确实遇到了很多挑战,比如最核心的一个挑战就是如何把信用信任这样一个东西做好,因为财富管理本身是一个契约活动,这个契约活动讲求的不仅仅是道德约束而且是法律约束,法律约束的背后是对于信用和信任的尊重,我们在整个市场发展当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我觉得对于信用和信任带来了一些破坏,当我们叠加了新技术之后,如何利用技术的手段增加信用和信任,减少过去信用和信任缺失带来的问题和短板,这就是一个重要环节,否则的话即便你叠加了新技术,原有的信用信任的环境也有可能得到弱化,反而使得这个技术增加了问题,而不是解决了问题。

与之相应所谓的风控监管等一系列机制是重中之重,最后一个就是基础设施与生态,当我们谈到基础设施与生态的时候,既有硬的这种支撑也有软性的支撑,硬性的支撑,在座的很多专家包括恒生电子(600570)都是重要的基础设施支撑。近两年我们有团队的研究成员开始关注资管云的平台,你会发现随着这样一些底层的设施发生变化的时候,慢慢的把原有的业务链条也进一步打通融合,提高了它的效率,降低了它的成本,甚至缓解了信息不对称。当然就软的环境来说,无论是人才、文化,特别是这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里面特别提出了传统文化在金融发展当中的作用,相信在财富管理领域我们大有可以挖掘的,因为传统文化很多强调的就是信义这样一些东西。在新的情况下,如何把金融的伦理、科技的伦理跟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精髓结合起来,我觉得都有助于优化科技改变财富管理的基础生态或者基础设施,我先做这样一点整体的探讨,谢谢。

袁雪:非常感谢简总,她说了赋能的五大能力,这几个能力在论坛上被提及很多次,包括科技应该可以提升创造价值的,应该可以提升服务客户的能力,应该可以提升风险管控的能力。这次台上还有解决方案提供方、研究者和具体的使用方,这个应该是不是已经转化成了实效,转化成了多少的实效,还有多少工作要做?可不可以分享一下。

杨涛:我先抛砖引玉,作为一个研究者,我谈一点务虚的想法,从应该到实现,尤其是聚焦类似于科技在财富管理应用的时候,从逻辑上要讨论两方面大的问题:第一,数字化与新技术在试图应该的过程当中也哪些影响的切入点。我认为归根结底,从供给和需求两侧来看,要讨论对于供给侧和需求侧有什么影响,供给侧和需求侧有效衔接,中间有什么样的环节有没有突破,这是我基于研究的一个逻辑视角。由此,当我们讨论科技在财富管理行业应用的时候,从供给侧,我们看到的是一系列跟财富管理有关的行业创新主体,无论是银行理财、信托、公募、私募保险资管等等,他们在利用数字化新技术实现转型的过程中,究竟多大程度上提升了自己的效率?大家都知道,之前的银保监会在推出《银行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指导意见》里,我印象当中特别提了几方面的能力,包括战略能力、科技能力、数据能力、风控能力等等。换句话说,如果要从理想的应该到实践,首先得看这里面主要的玩家有没有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真正提升了这几方面的核心能力,如果提升了,未来起码有可能在科技赋能财富管理领域提供更多的有效供给,如果没有真正提升,或者很多停留在PPT战略,或者叫PPT文化上,显然对于提高有效供给预期就没有那么高。

第二,需求侧,当我们讨论科技赋能财富管理的时候,不断强调如何适应客户的需求,抓住客户的特点,但是整体上在基于需求侧讨论问题的时候,还是有众多的不足。比如着眼于投资者和消费者的教育、保护等工作虽然越来越强调,但在财富管理与投资管理领域还是有所不足。比如当所有的投资者对于财富管理的产品核心评价还是收益率,所谓的创新就会遇到很多挑战,理论上来讲,智能投顾是某种意义上给客户适合他的风险偏好的资产配置,但前几年当你跟老百姓(603883)说智能投顾的时候,他脑海中想到的是利用机器给我带来更多的收益回报。这个背后面临很多复杂的需求侧的问题,如果数字化与新技术叠加,财富管理要同等往前升级或进步,与之同时,需求侧如何进一步完善也是重中之重,换句话说,真正提升数字化时代投资者合理的有效需求,可能也是重中之重。有效需求提升了,同时也可以协助投资者辨识那些劣币,避免在金融创新当中出现劣币驱逐良币,这是供给侧跟需求侧最重要的两端。

这两端要连起来两方面的线索特别重要:第一,大家反复提的风险与监管,新技术与数字化最大的问题,其实是解构原有金融服务的产业链产品的边界,正如在电商解构了传统商业一样。当解构了原有的产业链,面临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风险跟责任如何有效进行区分,因为有可能参与的主体更多了,有可能原有一个简单的产品被解构成几方参与,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界定风险责任的承担主体。比如大模型未来进一步嵌入到某些核心金融产品的设计当中,假设出了问题,最后你的风险责任归责为谁?是归责为算法还是归责为程序员?未来面对算法的黑箱产生众多新的挑战,这些直接制约了这个应该能不能到实践。

第二,产品服务渠道内容,全球主要的一些独角兽财富管理企业确实这方面的变化非常大,他们的业务服务不断综合化,渠道也在不断融合,大量的B2B2C都结合在一起,特别重视客户体验。前一段时间我关注到海外一些独角兽的财富管理企业,利用一些Web3.0的元宇宙技术提供更好的体验,如果这些更好的体验能够跟好的回报或者合理的回报结合在一起,显然你的获客就获得了更加稳固的基础。

所有这些谈的都是内容,你的供给跟需求相结合需要的是内容,当谈内容的时候很重要的两点:第一,我们不能忽视基础金融产品发展的状况,如果基础金融产品发展遇到了问题,新技术再怎么变,可能也就是变得有限。比如我们关注美国的智能投顾市场,它背后依托的是一个极其发达的ETF市场。当国内,极端地说十几年还在3000点保卫战的时候,要叠加数字化与新技术能带来多大改变?一方面我们展望着未来,另一方面,我们也有一些担忧的地方。如果解决了基础金融产品与基础市场的问题,更多的是数字化与新技术这些应该是不是在原有的问题基础上真正解决了痛点,叠加了功能,拉近了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而不仅仅是为技术而技术,因为只要是增加一个技术投入如此来衡量,不解决问题,这是一个理论逻辑。

明确了这个理论逻辑基础上,最后我想说的是,要评价应该能不能到实践,要客观对于当前发展状况有一点共识性的评价或认识,这个特别重要。因为我们现在整个金融业,包括财富管理在内,跟数字化的结合突飞猛进,但理论跟共识是走在后面的,换句话说,如果都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们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如何来评价未来一段时间动态演进的节奏呢?事实上,在很多领域都面临这个问题,举一个例子,比如数字经济,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边界很清楚,产业数字化就说不清楚了,于是从理论研究、统计到行业,有些人说二者加起来对GDP的贡献度是20%以下,有些人说30%、40%,近期有人说70%到80%。所以产业数字化是什么都说不清楚,下一步如何来谈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呢?

于是乎我们无论讨论持牌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还是讨论现有的财富管理领域如何数字化落地,都在于我们需要有效评估跟评价,因为如果简简单单用过去一些数量指标衡量,很多指标我们全球都不低了,比如绿色金融领域,绿色信贷到三季度末已经28.58万亿元余额,绿色债券1.98万亿余额,全球第一,银行业资产规模全球第一,普惠金融的众多衡量指标按G20的评价标准也是全球领先的,这种情况下要解决大而不强的问题,如果我们简简单单用这些视角衡量我们的财富管理,可以看到很多指标,线上化程度不断提升,跟数字化有关的投入不断增加,线上产品越来越多,渠道触达越来越多等等,这些指标能否有效衡量这样一个应该的过程,这是值得思考的。所以面对未来,我也是非常有信心的,但短期内是需要闯关的,需要把一些基础性的要素和共识形成之后,这样未来可能更加快捷、更加安全健康的拥抱这样一个大变革。

袁雪:有点务实了,深入讨论了投入产出比,接下来只有不到五分钟的时间,既然我们这是个科技环节,还是希望大家再畅想一下,不设限,科技到底能带来什么?每个人一句话吧。

杨涛:从理论研究层面,我对于技术对于金融带来的变革还是非常有信心的,我想多说一句话,有些人说科技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这是从金融是高风险性这个视角来谈的,从研究的视角来讲,我认为本质是那些不可变的东西,但是金融的本质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上都受到数字化与新技术的冲击和影响,事实上我认为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我们认为宏观最核心的本质是货币,微观最核心的就是风险的识别与定价,伴随着新技术的演进,这些所谓的本质已经受到了冲击和影响。如果理论层面的东西未来进一步的成熟,基于实践进一步完善,反过来对实践有更加深入的影响,所以展望未来我们看到了好的场景,我们希望更理性的更稳健的拥抱好的未来,谢谢。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