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电价保底让煤电去产能难度更大?中电联回应每经:观点是错误的,煤电将逐步向应急保障和灵活调节电源转变

2024-01-30 22:24:17 每日经济新闻 

“目前,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尚不具备对煤电机组形成有效替代。”

1月3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召开《2023-2024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新闻发布会,中电联规划发展部主任张琳作如上表述。

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明确自2024年1月1日起,我国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市场上有一种观点认为,有了容量电价的保底,各地就更有动力兴建煤电,煤电去产能的难度就更大了。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煤电该如何发展? 如何处理煤电转型与能源安全、低碳发展的关系?

“上述观点是错误的。”张琳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提问时指出,这是没有正确理解“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的要求。目前,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尚不具备对煤电机组形成有效替代。

新闻发布会现场 每经记者 周逸斐 摄

煤电利用小时数下降不代表煤电产能过剩

《2023-2024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预计,2024年新投产发电装机规模将再超3亿千瓦,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将再次超过2亿千瓦,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将首次超过煤电装机规模。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煤电接下来该如何发展?

张琳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为保障电力供应安全,需要建设一定的煤电项目。这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电力平衡的要求,保障电力供应。由于新能源发电具有“靠天吃饭”的特点,有效容量低,为满足实时用电需求,仍需要一定规模的煤电装机发挥“托底保供”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电力系统提供电压、频率和转动惯量支撑,保障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在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情况下,常规机组开机空间减少,电网转动惯量降低、调频能力下降,需要煤电在复杂气象条件、极端应急场景下提供可靠电力,支撑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煤电利用小时数下降不代表煤电产能过剩。”张琳表示,过去以煤为主的电源结构中,煤电年利用小时数可达到5000小时~5500小时。近年来,电力行业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电源结构已由过去以煤为主向多元化、绿色化转变。

随着电源结构和用电特性变化,煤电为新能源发电“让路”,更多地参与系统调节,额定运行工况减少,多数时间运行在低于额定功率以下,甚至是在较低负荷率下运行。这种情况下,煤电年利用小时数势必呈下降趋势。因此,煤电利用小时数下降,并不代表煤电产能过剩。

如图示,火电在7~8月迎峰度夏及12月冬季用电高峰时期仍是保供的主力

“从实际的运行情况也可以看出,2021年~2022年,全国多地出现缺电情况,采取了有序用电措施,表明煤电过剩问题已经化解,但煤电利用小时数仅为4600小时左右,远未到煤电经济合理利用小时数。”张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如何处理煤电转型与能源安全、低碳发展的关系?张琳认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煤电从基础保障和系统调节功能,逐步向应急保障和灵活调节电源转变。

在碳达峰之前,将按照“增机控量”的原则发展一定规模的煤电项目满足电力平衡要求,控制煤电发电量,优先利用清洁能源发电,降低电力碳排放强度,煤电利用小时保持在4000小时左右,呈现逐步降低态势。

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煤电经历从“控机减量”再到“减机减量”的发展阶段。这期间,计划退出的大部分煤电机组可通过“关而不拆”方式转为应急备用电源,发挥保供作用的同时为降低整体能耗和碳排放作出贡献。

实现碳中和后,仍需保留部分煤电提供转动惯量和调频调压服务,并依靠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张琳强调,煤电机组也不存在提前退役造成高额资产搁浅的风险。我国现役煤电机组平均寿命约15年,存量煤电在2040年前陆续满30~40年,如果退役也已到设计年限,不存在资产浪费问题;当前新建机组将持续运行到碳中和阶段,有4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运行期,不会造成巨额资产浪费。

预计2024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紧平衡

2024年电力供需形势预计如何?局地供电紧张的情况是否会再现?

中电联统计与数据中心副主任董增波认为,预计2024年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紧平衡。电力供应和需求多方面因素交织叠加,给电力供需形势带来不确定性。

从供应方面看,新增发电装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电力供应能力继续提升,为保障电力稳定供应提供了基本支撑。但来水情况难以准确预测,导致水电出力存在不确定性;新能源发电装机比重持续上升,2024年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总发电装机比重将上升到四成左右,风电、太阳能(000591)发电出力的波动加剧;电煤热值下降导致煤电机组有效出力受阻增加,这方面情况近年来比较凸显。上述这些因素增加了电力生产供应的不确定性。

从需求方面看,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用电负荷尖峰化的特征将更加凸显。另一方面,据气象部门预测,2024年厄尔尼诺现象将导致我国冷暖波动明显,部分地区可能发生强度较大的高温、寒潮天气过程,将导致局部时段电力负荷较快攀升。

此外,宏观经济增长、外贸出口形势等给电力消费增长也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从供需形势看,综合考虑电力消费需求增长、电源投产等情况,预计2024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紧平衡。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间,在充分考虑跨省跨区电力互济的前提下,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南方区域中的部分省级电网电力供应偏紧。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刘畅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