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秦燕玲
经过多年发展,“大”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显著特征。从全球范围看,我国银行业资产总规模居全球第一,股票、债券、保险的规模居全球第二。
作为重要微观基础,金融机构能否由“大”到“强”,直接影响金融强国建设的成色。在走向强大的过程中,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和防控风险的根本宗旨和永恒主题不断被强调;同时,国际竞争力的强化也被视为“强大”定义的重要体现。建立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建设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等,均是“强大的金融机构”的实现路径,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何为强大的金融机构?
“强大的金融机构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一是具有强大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有效金融服务;二是自身具有强大竞争力,运营效率高、风险抵抗能力强,且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在实践中,金融机构也基本沿着这两方面部署经营工作。例如,工商银行(601398)在近期的党委(扩大)会议上,强调自身作为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维护金融稳定压舱石的角色;农业银行(601288)2024年党建和经营工作会议要求,2024年要确保资产质量稳定、保持稳健的财务基本面、稳妥处理好各类新型风险,同时,做好服务“三农”工作,以更优服务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持续强化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金融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日前撰文指出,中国的金融强国建设之路,是要构建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全面增强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培育新发展动能,为经济可持续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金融环境。
为金融强国建设
奠定良好基础
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日前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现代金融调控体系、金融监管体系、金融机构体系、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防控风险能力显著增强。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地位的提升,中国央行的国际影响力和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有了较大提升。这些都为金融强国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最新数据看,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防控风险能力均在不断提升。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23年末,私人控股企业贷款余额超过41.2万亿元,全年增加3.8万亿元,同比多增9500亿元,授信户数为716万户,全年增加116万户,同比多增8万户。2023年11月新发放的私人控股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24%,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3个基点。
同时,对制造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机构服务质效同样有所提升。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1%,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9.1%;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2%,其中,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占比均超过四成;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29.06万亿元,同比增长23.27%。
风险防控方面,金融监管总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整体资本充足率分别为205.1%和15.1%,保险公司综合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96.5%和127.8%,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此前发布的专栏文章也指出,金融机构监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证券公司风险覆盖率、平均资本杠杆率分别为255.38%、18.78%,信用风险处于可控水平,损失抵御能力总体较为充足。
国际竞争力
仍有提升空间
纵观当前对“强大的金融机构”的定义,除了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防范风险能力这两项核心内涵,机构本身的竞争力,尤其是国际竞争力也是重要维度。
在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中,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其庞大的资产规模成为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抓手。根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最近5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占金融业机构整体资产规模的比重始终保持在90%以上。
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大型商业银行又是“强大”的关键体现。最近5年,大型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增速快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整体资产规模增速。
金融监管总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资产为409.70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45.02%。其中,大型商业银行的总资产达170.64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54.32%。5年间,大型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总值的比重从39.14%提高至41.65%。
伴随行业整体资产规模的水涨船高,大型商业银行也呈现出更强的影响力。
2023年11月,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公布的2023年度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共计29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601988)、建设银行(601939)和交通银行(601328)等5家中国机构入围,其中,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由2022年的第一组提升至第二组(资本缓冲要求由1%提高至1.5%),交通银行首次进入名单并位列第一组。
不过,应当注意的是,“大而不能倒”并不能直接体现国际竞争力。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主任郑联盛指出,以海外资产规模、息税前利润、员工数等加权衡量,截至2020年,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约为6%。
“由于缺乏国际化支撑,中国银行业在国际市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较为有限,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定价权。”郑联盛称,在华外资银行数量和业务规模较为有限,国内经济体系与外资银行的商业关联较弱。因此,不论是内部储蓄投资转换,还是全球金融资源调拨,中国金融机构的能力和水平与国际领先金融机构的差距仍较大,与金融强国的功能目标要求相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助力商业银行做优做强
提高金融体系稳定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磊等人在《金融结构特征与金融体系发展:大国的比较》一文中指出,当前,中国是一个正在迈入高收入水平、面临新工业革命历史机遇的追赶型超大规模经济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始终是金融体系进一步改良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
金融管理部门对金融体系的部署也体现了这一点,金融监管总局最近召开的党委(扩大)会议指出,要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金融机构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在推动金融机构走向强大的过程中,金融科技被中国金融体系寄予厚望。
刘磊等人在前述文章中指出,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金融科技发展极大提高了贷款的便利性和金融普惠度,借助金融科技发放的贷款有利于降低金融周期的影响,提高金融体系稳定性,同时更有利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这种贷款就是中国当前以间接金融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发展中的特有优势,对支持中小企业和提高金融稳定性都更为有利。”刘磊等人认为。
李广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同样提到,可以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助力大型商业银行做优做强,使其发展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集团。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等人近期发布的《如何建设数字金融强国》课题报告指出,数字金融显著增强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可以利用全面场景应用、大数据等技术,提升风险评估、反欺诈、金融服务合同分析、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等方面的风险管控能力。同时,中国数字金融企业出海快速增加,基本遵循头部先行到全面出海、从发达市场起步逐渐向新兴市场拓展的路径,逐渐形成国际影响力。
不过,报告也认为,虽然传统金融机构在合规前提下积极探索数字金融业务创新和架构转型,在支持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效果参差不齐。未来还有一些领域的业务尚待突破,如数字保险、智能投顾。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