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全方位行动 筑牢反诈防火墙

2024-03-15 08:14:35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李颖超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为了进一步普及金融知识和提升消费者教育水平,筑牢反诈的“防火墙”,不少银行机构与支付平台已通过线上、线下以及社交媒体等多元渠道,积极发布了涵盖图文、短视频和文字等多种形式的消费者保护内容,进行全方位布控。

记者从多个渠道发现,交通银行(601328)、浦发银行(600000)、花旗银行、苏州金融租赁、宁银消费金融等机构所制作的消费者保护内容,传播范围颇为广泛。

目前,反诈情景短剧、图文并茂的案例介绍、互动性较强的游戏以及社交平台上的视音等消费者保护宣传形式,均获得用户的欢迎。

消保宣传形式多样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了提高广大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意识,各大金融机构也使出浑身解数,将消保宣教工作的创新进行到底。

自去年以来,不少金融机构都积极更新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内容,包括反诈情景短剧、图文并茂的案例介绍、互动游戏以及社交平台视音等多种形式。

近日,交通银行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保课堂| 保障信息安全一起来学消保“八段锦”》,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可谓图文并茂。中国银联推出的“反诈情报局”专栏,也令消费者直呼“受教”。

另一家机构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则联合上海老年大学开展了“金融知识普及与反诈宣讲”活动。在活动现场,浦发银行的员工还针对老年人关注的理财投资问题,将真实案例改编成课本剧,以案示险,通过金融知识普及与反诈宣讲,将知识点提炼、巩固、总结,让参与者潜移默化地吸收了相关的理财知识和权益保护技能。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与日俱增的大环境下,通过各方的不断努力,我国的消费环境建设也取得了积极成效。

3月1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4年“激发消费活力”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受访者认为消费环境越来越好。在此次调查最终回收的38297个有效样本之中,有超七成消费者自认能做到理性决策,理性消费趋势显著。

与此同时,一些薄弱短板和新老问题仍然困扰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谣言和预付卡经营者“跑路”等问题亟待治理,价格虚高、虚假宣传、货不对板、售后服务没保障、损害健康和假冒伪劣等现象同样不容忽视,应当加强治理。

个人信息频遭泄露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上述调查报告还显示,尽管多数受访者认为消费环境在逐步改善,但“个人信息泄露”仍是突出的短板问题,位列各类困扰之首。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包括商业银行等在内的金融机构,其业务模式围绕大数据展开已日趋常态化,用户画像构建、精准营销等也在不断创新,这也引发了消费者对于信息安全的担忧。在金融机构搜集原始信息数据的过程中,难免有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之嫌,合规风险也随之上升。

近年来,更有诈骗分子利用公众对数字人民币的关注,制作仿冒的数字人民币应用程序(APP),诱导用户输入个人信息、交易密码等敏感信息,从而窃取用户资金和个人信息。

另外,随着“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发达,人工智能(AI)技术也迅速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不法分子利用泄露的个人信息进行诈骗的方式也更新迭代。去年已有案例显示,诈骗分子盯上了AI技术,利用人脸信息“以假乱真”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浙江网信网刊登的一篇文章曾指出,随着AI技术的普及应用,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的精准性、迷惑性、隐蔽性在增强,公安、检察等政法机关办案将面临侦查破案难、电子证据调取难、认定处理难等现实问题。

自我保护意识需提高

梳理近年来的行政处罚信息可发现,央行针对“个人金融信息”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已开出上百张罚单,涉及银行、券商、支付机构、消费金融公司等多类机构。

一方面监管部门对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安全日益重视,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自身生物识别信息如人脸等,仍需提升保护意识。曾有消费者向记者坦言,为了方便生活支付,对人脸识别等隐私保护选择了妥协,“个人信息难以避免泄露,保护似乎徒劳”。

有业内人士表示,考虑到消费者在信息泄露后维权难之又难,因此在信息采集环节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就显得尤为关键,多方应积极形成合力,共同“围剿”信息泄漏的萌芽。

近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一些社区已与警方积极合作,定期开展反诈教育活动。同时,反诈宣传内容也在众多金融机构及金融科技公司的展示板上频频亮相。

目前,我国已构建起了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框架。在实践层面,银行及金融科技集团正不断加强风控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应用;监管部门也频繁发布有关消费者保护及反诈宣传内容,积极指导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升消费者的理财防骗意识。

(责任编辑:张晓波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