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形成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全球背景,时代的变迁带来了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引发了政策目标的调整、需求结构的演变、产业结构的升级。AI+时代,如何寻找中国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与内在逻辑?在4月25日证券时报、国海证券(000750)主办的“解读新质生产力”读书会上,萨摩耶云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林建明携热门新书《AIGC重塑金融》与公募、私募、险资机构代表、证券、媒体人士,共同从书籍和实际应用中探寻高质量发展的答案。
新质生产力重塑金融竞争力
新质生产力作为由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将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创造出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金融体系的有力支撑,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是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国海证券合规总监兼董事会秘书覃力在致辞时认为,对于金融业而言,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金融强国方面彰显新的担当。勇于面对挑战拥抱变革,充分运用AI技术促进生产力的提升,促进社会发展。
证券时报社编委、机构中心主任、券商中国总编辑汤泳表示,新质生产力的崛起,正在深刻改变全球竞争格局。一方面,它打破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边界,使得知识、信息、数据等无形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推动了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另一方面,它催生了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智能制造等新兴业态,加速了产业融合,重塑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的新空间。
腾讯研究院前沿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强判断,AI+时代基础大模型会进一步集中,2024年大模型技术在广告、金融、教育等行业加速渗透,逐渐由工具变成伙伴提升生产效率。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林建明认为,大模型被视为金融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AIGC会对整个生产力带来一个质的飞跃。对于金融业而言,AIGC将从提升金融机构内部生产效率、外部服务效率、金融业科技水平,以及推动监管科技发展等方面重塑金融竞争力。
“1+1>2”辩证应用AIGC
在AI技术的推动下,金融业正迎来技术革新的关键时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逐步拓展至细分领域的深度垂直整合,并迈向全面应用与持续创新的崭新阶段。凭借庞大的客户基数、稳定可靠的数据资源以及坚实的技术支撑,金融领域已然成为AI应用的优质土壤。
当下,金融垂类大模型虽然尚处于技术探索和试点应用的并行期,但其与现有的技术融合赋能金融服务,将实现“1+1>2”的效果。尤其在智能营销、智能风控、智能运营、智能客服等金融场景能大幅增强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帮助金融企业优化风险管理、产品设计、客户服务等流程环节,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率。
“AIGC能够通过自动化运营、数据分析、人机协作等方式,显著提高金融机构的内部生产效率。”以数据分析为例,林建明指出AIGC通过对多种复杂因素分析,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关键特征,处理非结构化数据,改善不确定性建模和预测、增强决策过程可解释性等方式,帮助金融机构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除了对金融业内外部的效率产生重要影响,AIGC技术还将带来算力系统、金融数据处理能力、人才需求结构等方面的变革。”谈及AIGC对金融科技水平的影响时,林建明说未来的程序员将转变为大语言工程师等新角色,整个开发过程也会发生变化。不过,尽管AIGC将全方位地对现有金融科技从架构层到应用层进行全面的重构,但这个过程不会那么快,因为底层技术发展还不够完善。
尽管金融行业对大模型的关注和应用日益升温,但金融业的特殊性,使得合规、数据、算力、隐私等挑战不容忽视。在林建明看来,不能因为担忧而拒绝变革。金融机构要以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大模型,因地制宜探索利用AIGC技术。克服安全和隐私风险、调整生产关系、推动监管法规更新、解决人才短缺等问题,促进金融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未来,所有的AI服务将会变为需求方驱动的服务模式。”展望金融服务未来发展时,林建明认为,在新的人机关系中,机器人将可满足人类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