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全覆盖、“冰丝带”节约四分之三用钢量……作为“双奥之城”的北京在智能创新科技和体育融合上颇具代表性。4月28日,“一带一路”智能+体育论坛正式举办,“一带一路”沿途各国专业人士就前沿科技推动助力体育发展进行成果展示及分享。随着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为各行各业带来前所未有发展之际,体育界也掀起了变革风暴,智能+体育的结合正在推动体育行业走向一次又一次的革新发展。
“一带一路”上的智能+体育
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落实的排头兵,北京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当在探讨“一带一路”上智能+体育的发展时,作为“双奥之城”的北京同样值得一提。
“尽管体育比赛并非技术比赛,但是要组织出色的运动会就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技术从来不缺席奥运会。”原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喻红说。
北京作为“双奥之城”,在专业赛事举办及高科技运用融合方面,“创新”和“可持续”成为关键词。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次搭建了支持六种语言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同时搭建了中英文同步显示系统,能够同步实时双语显示竞赛信息;此外还建设了800兆数字集群。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技术在服务奥运会之后也成为城市运行的专用通讯系统,并且继续服务2022年的冬奥会。
在2022年冬奥会上,素有“冰丝带”之称的国家速滑馆优化创新了结构设计节约四分之三用钢量。有着“雪游龙”之称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创新技术保证了1.9公里赛道一次性喷射浇筑成型。国家游泳中心由“水立方”转为“冰立方”运用的装配式快速拆装和调频动态监测技术,20天之内完成水冰的场地转换。首钢大跳台应用正四面体模块以及正四面体连接节点,实现不同比赛赛道坡面快速转化。
另外,5G全覆盖也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亮点之一。基于5G应用,无人驾驶汽车完成火炬传递;远程医疗,应用北斗卫星定位的裁判辅助系统等助力奥运会成功举办。
与此同时,在“绿色”办奥方面,北京冬奥会通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将张北地区的风能、太阳能(000591)生产的绿电输入北京,实现了北京冬奥会碳中和的目标。
喻红用“20项成果首次应用,30项成果规模化示范应用,50项成果展示应用”概括北京冬奥会科技与体育的融合。
当然,不止是北京。希腊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埃夫耶尼奥斯·卡尔佩里斯表示,希腊人发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不仅源于当时先进的科技,更因为科技认知已经在社会各个阶层传播开来,并具备了想象荷马古代描述的技术发明的能力,这与现在期望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支持之下来不断实现更多技术的进步是非常相似的。
“当可用数据达到临界质量时,在机器学习算法的帮助之下,就能识别出新的训练和运动表现方式,并将其应用于运动员身上,不论是业余运动员、专业运动员、团队成员还是个人都可以。职业运动员可以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来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训练和技术,或提高对市场粉丝的吸引力。”埃夫耶尼奥斯·卡尔佩里斯说。
美国南加州大学副教授、国际研究生项目主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娱乐、体育和旅游博士尼克·渡边也分享了自己关于AI助力体育发展的观点。“追踪分析运动员和团队的表现,人工智能的分析工具极大地改变了体育本质,而主要发展过程就是应用工具来分析运动员的表现,甚至可以看到他们所贡献的价值。同时人工智能还将优化体育界的商业结果,以及消费者体验。
来自巴基斯坦的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阿力夫表示,人工智能助力体育发展主要体现在选拔人才、提高运动员训练效果、促进体育比赛中裁判判决结果更加准确和公正,以及满足更多人的多场景运动需求等多方面。
助力全民体育
“精英体育竞技体育中有大量智能化应用,从产业端能看到这已经走向了一个轻量化、低成本化的状态,这也将推动体育扩大到更为广泛的普通人群中。基于大量消费群体和应用场景的扩大,原来为精英运动员和精英运动场景所享用的技术在大众市场也被广泛使用,这是从精英体育到体育产业的很好的发展机会。”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雪莉表示。
那么抛开智能创新科技对于专业赛事、专业场馆的助力,这些前沿数字技术在大众体育层面又能起到哪些作用?
亚洲数字集团董事局副主席胡超给出的答案是全民健身元宇宙。
胡超在分享中表示,在与北京市体育局下属的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的合作中,亚洲数字集团打造全民健身智慧服务综合平台——全民健身元宇宙。
虽然该平台才是一个雏形,但在胡超的设想中,建成后的全民健身元宇宙将具有相当的规模。
胡超介绍,这里会有数字展馆,市民会控制数字人在元宇宙展馆看展;会有元宇宙会议厅,进行线上开会、讲座等;会有元宇宙商业街,会有大量品牌入驻,实现数字商店购物;也会有各种类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游戏以及数字人客服等。这一平台的建立,将很大程度上改善日常赛事活动受时间、空间、资源、覆盖人群少等缺点,实现全民广泛参与,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形成一整套商业闭环模式,将助力关联产业逐步实现转型升级。这种模式在今年举办的第二届北京市掼蛋公开赛中得到很好地展现。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陈文成则分享了新质生产力对于高校体育的助力。
“在数字体育方面我们做了全国高校第一个开设‘数字体育’课的课程,在校学生通过身体的活动在课上体验滑雪、跑步、冲浪等。同时,北京体育大学工程学院现在进行大数据的研究工作。譬如对一些赛事运动员比赛过程中力量、跑步速度等进行可视化分析。此外,我们推出的健康电竞项目也得到全国很多高校的响应。”陈文成说。
北大体育的战略布局围绕“四个一”工程展开,从教学、科研、群体、场馆跟竞赛层面推进。在竞赛方面,未来将举办首届的未来运动会。“希望通过高校平台让更多青少年拥抱未来体育或竞技体育、数字体育,让他们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陈文成介绍道。
王雪莉表示,在群众体育当中,智能技术和相关数据技术带来了很好的智慧空间运维模式。譬如,北京随处可见的健身和运动场地,以及在去年湖北、福建两省作为全国首批智慧公共体育空间的建设试点单位的工作的推进,都很好地体现了智能技术和相关数据技术与大众体育、健身的融合。
另外,在B端市场,一些含有高科技的可穿戴设备也不断被制造推广,譬如SKiiN智能科技推出的民用级光电墨镜和雪镜、基于AI数字孪生高级教练与XR技术结合的智能滑雪系统等。在场馆建设方面,干将新材料有限公司推出的这项智能调控成果,利用天然的有机素材的自我调节机制来实现环境的控制,包括对湿度的控制以及二氧化碳的吸收等也在进一步展现智能科技对于体育发展的助力。
北京商报记者 张君花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