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热,人形机器人或将成为下一个风口?

2024-05-16 17:32:51 和讯 

  人工智能正在向通用智能进发。在此之前,机器人产业已经诞生了程序机器人和自适应机器人这两种在特定场景下工作的机器人,与此同时,AI大模型也已经可以在数字世界中与人类交互,轻松解答问题或是绘制图表。

  但想要人工智能在现实世界中帮助我们做家务和搬东西,像人类一样识别信息并合理行动,就要将大模型等一系列核心技术载入机器人。于是,外形令人感到亲切的智能人形机器人走向了时代的舞台。

  技术持续进步,巨头接连入局

  2022年10月,首台人形机器人实机在特斯拉AI Day上亮相。此后特斯拉以近乎6个月一代的速度更新产品,并于2023年12月发布了第二代Optimus机器人,实现了快速行走、搬运物体和拾取鸡蛋等运动能力。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智能时代的重要载体。

  机器人产业正在进入科技“奇点“时刻。除特斯拉以外,英伟达、微软等全球科技巨头也在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华为、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也开始重点关注该领域,推动产业加速进步。

  市场空间广阔,蕴含成长潜力

  人形机器人由大量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传感器、电池组等零部件组成,其商业量产离不开成熟的供应链配合。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居全球首位。同时,我国具备完备的汽车生产产业链,自动化及相关通用零部件供应体系完善,国内相关供应商在大规模生产、配合上游协同研发、成本管控等方面具备全球竞争优势,可进一步应用至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发展机遇值得期待。

  据测算,全球人形机器人2030年新增市场空间可达到1万亿元规模,其中,我国人形机器人新增市场空间有望超过5000亿元。

  图:人形机器人未来新增空间预测(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西部证券。

  政策机遇加持,推动产业落地

  2023年11月工信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开篇写道:“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在此之前的一年中,已有《“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等大量政策文件出台,国内正在积极部署机器人相关产业链。

  可以期待的是,在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下,一方面国内供应链有望加速切入全球机器人龙头供应链,另一方面我国自主机器人整机、控制、感知、决策算法、计算芯片等核心产业环节预计将迎来快速发展,价值量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在技术突破、科技巨头入局、政策支持加码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未来,机器人产业的应用场景有望逐步扩大,相关指数备受关注。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涵盖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现阶段龙头与处于成长早期阶段的新兴势力,指数的前三大成份行业为机械设备、计算机、电力设备,对应机器人本体零部件、AI算法控制模块、电池动力模块等核心领域,可以反映A股机器人产业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目前,市场上有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联接基金(A/C:020972/020973)等产品跟踪该指数。

(责任编辑:矫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