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明确34项重点任务 推动医药健康产业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

2024-05-24 16:54:36 和讯网 

  5月2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6年)》(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明确,到2026年,医药健康产业总规模达到1.25万亿元(其中,医药工业营业收入达到24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每年100亿元以上。实现引领全球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5-8项,新增获批上市创新药10个、创新医疗(002173)器械30个;“三医”联动发展能级进一步提升,新建1-2家研究型医院;引进培育多层次专业人才1万人以上;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撬动社会风险投资每年200亿元;高品质特色园区10家。产业承载力进一步提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整体来看,《行动计划》通过聚焦八大方面,提出了34项重点任务。

  其中,在强化创新策源,加快前沿技术成果转化方面,提出加速生命科学领域重大成果产出,在细胞基因治疗、脑机接口、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领域部署“核爆点”专项,催生具有颠覆性、引领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在加强临床研究,强化医研产协同方面,《行动计划》要求,优化临床机构启动临床试验项目的流程,将临床试验启动用时压缩至25周以内。

  在激发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数字化赋能方面,加快以医疗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业发展。支持医疗大模型开发和落地应用,推进数字疗法、人工智能辅助治疗等产品的研发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药研发。

  在打造全流程服务体系,加快研发到应用进程方面,加速创新药械入院应用。推动医疗机构建立定期召开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工作会议的长效机制。加强服务创新药申报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有关工作。引导市属医院将创新药加快入院应用,对纳入医保目录的药品本着“应配尽配”原则尽快入院。

  在做优品种结构,推动产业能级跃升方面,《行动计划》提出要推进药品创新发展。推动下一代双多抗、感染性疾病疫苗等大品种研发上市应用,支持药品国际注册和出口,促进仿制药质量提升,产出十亿元大品种30个。支持细胞疗法、基因药物等市场潜力大的品种快速形成产业增量。在炎症、感染等领域,推动全新靶点、全新机制的重磅药物研发。

  在分类精准施策,助力企业梯队式发展方面,《行动计划》明确要大力集聚领军企业。吸引3-5家跨国企业来京发展。支持在京跨国企业提升产业能级,扩大研发中心规模,引进领先技术和品种。发挥顶尖科学家、知名医生的影响力,发挥研究型病房等平台作用,引育不少于5家领军企业落地发展。做大做强高成长性骨干企业。支持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创新基金,开展全球投资和并购。支持营收规模10亿-20亿元企业加速发展,力争三年内有15家企业实现营收规模50亿元以上。提升第三方服务平台规模效益。引育国内外优质医药外包服务平台不少于5家,布局国际注册、销售等关键环节服务平台,培育载体递送、疾病模型动物等特色技术平台。引进不少于3家国际知名的专业孵化器、加速器。建立企业上市服务通道,营造登陆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良好环境。支持企业登陆国内外资本市场,新增上市企业20家。

  在突出区域优势,构建产业集聚联动发展格局方面,《行动计划》明确,规划新增不少于3000亩可供产业使用的工业用地,推动建成标准厂房120万平方米,新开工标准厂房180万平方米。推进海淀区打造智医融合新标杆。加快中关村(000931)科学城国际医谷和中关村综合保税区建设,在上庄、西三旗等地建设特色园区。推进昌平区打造创新提速新引擎。推进大兴区建设先进制造新高地,加快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南北扩区,布局核酸药物、高端医疗器械等特色园区。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药械智造新地标。

(责任编辑:蒲莎莎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