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保险公估公司"变身"科技公司?剔除"保险"业务,新增大量人工智能类业务

2024-05-26 07:05:37 证券时报网 

新三板上市保险中介民太安改名了!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民太安财产保险公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民太安”)近期完成变更公司名称的工商变更登记,正式更名为“民太安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833984保持不变。

与此同时,该公司的经营范围也发生变化,剔除了原有保险相关服务,新增大量人工智能类业务。

那么,民太安不再从事公估业务了吗?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民太安保险公估有限公司(简称“民太安公估”)公估业务未发生变化,此次变更公司名称与经营范围的是其母公司。近期,民太安已启动民太安公估的增资事项,增资完成后民太安公估注册资本为 2 亿元。

上市主体更名,剔除保险业务

民太安成立于2005年,新三板挂牌企业(股票代码:833984),总部位于深圳,在全国拥有35家分支机构,注册资本金人民币1.7亿元。

该公司近期完成了变更公司名称的工商变更登记,并取得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自2024年4月19日起,该公司正式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进行名称变更,变更前公司全称为“民太安财产保险公估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全称为“民太安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谈及原因,民太安称,因业务发展需要和公司整体战略规划的要求,变更后的公司全称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匹配,能更好地体现公司经营发展方向,符合公司未来战略规划,符合相关规定,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5月20日,民太安在官微发布公司变更经营范围的消息,已剔除的业务包括,在全国范围内(港、澳、台除外)保险标的承保前和承保后的检验、估价及风险评估;对保险标的出险后的查勘、检验、估损理算及出险保险标的残值处理;风险管理咨询;经中国银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等。新增的业务则包括,人工智能硬件销售;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地理遥感信息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大数据服务;科技中介服务;标准化服务;太阳能(000591)发电技术服务;工程管理服务;工程技术服务(规划管理、勘察、设计、监理除外)等等。

公估业务全部由子公司承接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民太安下设公估有限公司、风险咨询公司、风险管理公司、欧瑞科工程科技(深圳)公司、司法鉴定公司、智能科技公司、中小财联投资公司、民太安金科控股有限公司等10家子公司。

在新三板上市母公司剔除保险业务之后,民太安保险公估有限公司(简称“民太安公估”)将承接所有的公估业务。

据悉,在保险市场中,保险公司都是通过代理人和经纪人拓展业务与理赔,扮演着裁判员与运动员的双重角色,难免产生赔偿纠纷,而保险公估人既可受托于保险人,也可以受托于投保人,但它不代表保险人,也不代表投保人,而是站在独立的立场上,与上述双方保持着等距离的关系,能对委托事件作出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

不久之前,民太安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持有民太安公估99.9975%的股权。根据该公司的战略发展需要,该公司拟向子公司增资 1.2 亿,增资后民太安公估注册资本为 2 亿元。

民太安称,子公司民太安公估目前运营稳定,与该公司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业务的发展。同时,该公司对子公司的资产情况有充分的了解,财务状况良好,无重大经营风险。此次向控股子公司增加投资是公司整体发展规划需要,有利于对外开展业务,全面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

在2023年年报中,民太安称,在保险公估领域,公司子公司民太安公估已与全国范围内超过 80%的财产保险公司和30%以上的人身险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与数十家国内保险经纪公司和其他相关渠道展开了广泛的业务合作。

经过审计与核算,民太安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49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期增长了 1642.21 万元,增长率为 2.6%;然而,当期该公司利润为负数,具体为-3099.73 万元,这一数字包含资产减值 4656.90万元;与2022年同期相比,该公司利润减少了 4468.73 万元。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保险公估业务是民太安的绝对主力,2023年该项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45亿元,毛利率为17.46%。民太安的其他业务仅实现367万元的营业收入,不过该业务有逼近30%的毛利率。

民太安称,保险公估业务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2.71%,主要因为疫情开放,业务恢复正常开展;其他业务变更主要 因为2023年广东恒泰下半年停业整顿,司法业务收入下降。

责编:桂衍民

校对:苏焕文

(责任编辑:董萍萍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