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恋人上线,打造国人喜爱的“爆款烘焙零食”

2024-05-28 11:56:16 商业观察网 

日前,年销售量超3亿枚曲奇的中国软心曲奇第一品牌——「莎布蕾」品牌母公司于品类上实现创新突破,在国内首发「红色恋人」白巧流心曲奇,率先使用树莓味流心巧克力工艺与猫舌曲奇相结合,以“更懂中式浪漫”为特点,切入国人社交场景,为“中国人自己的曲奇品牌”这一品牌属性再加码。这一举动似乎也在表明莎布蕾立足中国、走向世界的战略步伐愈加坚定和快速:先成为国内品类头部,再作为蕴含鲜明“民族文化基因”的知名中国品牌影响世界。

从0到1开发新品类,用匠人精神打造国人专属高品质曲奇

2014年,深耕食品行业20余年的何尔斌先生发现了中国品牌在曲奇行业的空白。彼时“国潮”尚在萌芽,国外曲奇在中国市场上掌握着行业主导权。于是,“做中国人自己的曲奇”这一想法应运而生。最初,何尔斌先生通过中国人特有的饮食文化来为产品赋予“中国基因”,即参考包子、饺子、汤圆、月饼的特点,打造出表皮软糯、内含馅料的“软心曲奇”雏形,生于国外的曲奇,开始长出了“中国芯”。

有了创新思路,接下来就是用中国传统的“匠人精神”为产品赋能。为此,何尔斌先生与国内外知名糕艺老师傅和高校展开合作,重新定义和研发更适合中国人口味的中式新曲奇,经过3年的深度研发和配比试验后,2017年,莎布蕾终于正式在国内市场上线,高品质的软心曲奇出现在大众视野。

「红色恋人」是莎布蕾食品继“武士曲奇”、“软心曲奇”、“火山曲奇”等系列产品后的又一力作,延续了莎布蕾食品在产品打造上的匠人精神,作为国内首发的流心巧克力曲奇,≥49%的白巧克力含量远超国家标准,43%以上的纯可可脂含量、以大颗美国巴旦木为原料的饼皮和酸甜树莓流心都能看出品牌在成本上的大力投入,也侧面反映了品牌在为实现做“中国好曲奇,分享全世界,让世界爱上中国曲奇”的美好愿景灌注强力。

为产品灌注中国文化,场景化营销助力品牌占领消费市场

有了超强产品力作为基石,莎布蕾在营销上同步发力,且从未忘记打造“中国品牌”的初心。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浦·科特勒将消费者的行为划分为3个基本阶段:一是量的消费阶段,即消费者只会购买那些买得到和买得起的商品;二是质的消费阶段,即消费者开始追求货真价实、有特色、质量好的商品;三是情绪情感消费阶段,即消费者开始注重购物时的情感体验和人际沟通,它以个人的喜好作为购买决策标准。如今消费行为普遍进入二、三阶段,与莎布蕾“市场导向,提前布局,敏捷反应,工匠精神 ”的经营理念不谋而合。

在做好高质量中国式软心曲奇的基础上,莎布蕾不断进行场景化营销,致力于赋予产品社交属性,以及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情感体验。早先推出的“职人曲奇”便切入了上班茶歇、好友聚会、居家休闲三大场景。「红色恋人」则更加符合国人文化情感和社交习惯,礼盒包装彰显品牌内涵与中式传统魅力,采用在华夏文明中表示吉祥和爱情的红色,来赋予产品“专属中国人表达爱的信物”的属性,更提出“有爱时刻就有红色恋人”的主张,让产品和中华传统节日、和年轻人喜爱的情感表达节日(如七夕、520)等节日和多元场景强绑定,为消费者提供强有力的购买理由。

挑战国外甜点品牌顶尖地位,点亮中国烘焙零食的“高光时刻”

除了表达爱情和喜悦外,红色也让「红色恋人」的国民属性更加明显,尤其在礼盒的设计上,中国红与烫金工艺巧妙结合,增添了高端礼赠的奢华质感,便于成为日常跨国交流时的一种文化输出载体,也令中国零食有望打破如法国马卡龙和丹麦曲奇等“舶来品”烘焙零食在国内中产阶层的垄断地位。

目前,莎布蕾在线上与三只松鼠(300783)、名创优品、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知名品牌和电商合作,并通过直播、社交媒体、KOL种草等年轻化方式突破消费圈层;在线下与大润发、沃尔玛、盒马、华润万家等10万多家零售网点进行合作,终端销售实现全国范围的覆盖。本月17日,”莎布蕾鲜烤集合店“新店也于嘉善孔雀城开业,现烤曲奇将进一步贴近消费者生活,并为其带去更好的零食体验。

“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时代,它向头部企业聚集,品牌聚集度越来越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在深度存量博弈的时代,真正优秀的品牌才会展现出更好的才华。”从生产到营销,我们可以看到莎布蕾胸怀中国心、攻克中国“芯”的企业责任感,相信「红色恋人」也会成为莎布蕾手中新的利刃,劈开国内外消费市场,让中国品牌在国际烘焙零食市场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张晓波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