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塔克:一个独立的美联储是美国的秘密超级武器

2024-06-02 21:00:21 巴伦周刊中文版

  美联储的独立性无异于一个国家安全问题。

  有传言称,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身边的人,可能也包括这位前总统本人,计划如果他重新入主白宫,将削弱甚至终结美联储的独立性。这种做法关系到美国最深层次的价值观、繁荣,甚至国家安全和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权力分立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由选举产生的议会来决定税收。按照这个标准,最不应该控制货币杠杆的人就是总统(及其追随者)。印钞机总是潜在的征税工具,因为它可以释放出令人惊讶的通货膨胀。控制印钞将使任何一位总统,无论左派还是右派,都能绕过国会去追求他们钟爱的项目。

  抛开根本性的原则不谈,还有很多理由不让美联储进一步卷入政治纷争。美国政府负债累累,作为一个整体,美国是世界其他国家的一个巨大的净债务国。如果货币政策的可信度受到打击,偿还这些债务的成本将上升,因为投资者将收取通胀风险溢价。

  据估计,1997年英国央行独立时,英国政府债券的通胀风险溢价下降了25个基点,相当于当时自然实际利率2.5% 的10%左右。各种不同意见的政府都可以从可信的货币政策中节省资金,用于根据自己的意识形态降低税收或增加支出。相反,损害美联储的独立性可能预示着更高的税收,这对共和党人来说可能是有悖常理的。

  更糟糕的是,市场会将更高的预期通胀率反映在债券收益率中。然后,美国总统将面临一个非常不受欢迎的选择:让通胀率随着那些更高的预期而上升,或者策划一场经济衰退,让这些预期失效。

  值得铭记的是,央行独立性等制度化约束(尽管令人沮丧)取代了可能更为暴力的市场纪律。英国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案例,从2022年秋季开始,当时债券市场陷入混乱。

  一些人可能会辩称,除了通过央行技术官僚来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另一种选择: 回归金本位。但我们也应该记住,事实证明,金本位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因为它会给实体经济活动和就业带来剧烈波动。

  当然,与正式废除或削弱央行的独立性相比,中央银行可以采取一些不那么明显的方式让其屈服。正如长期以来所说,人事就是政策。换句话说,一个政府可以通过任命一个盟友来破坏央行的独立性。

  然而,如果这一点太过明显——而且已经有过这样的企图——那么这个诡计很可能适得其反,在参议院批准甚至提名之前就暴露出来。

  也许,最有效的策略是任命一个看起来像独立人士,但实际上不是的人。在中央银行方面,最著名的例子是阿瑟 · 伯恩斯(Arthur Burns) ,1970年至1978年担任美联储主席,他是一位资深经济学家,在1972年大选之前,白宫的录音带记录下了他的话: “时间越来越紧急,我们希望推动经济增长”。

  是的,说这话的是美联储主席,而不是尼克松总统。当然,结果就是通货膨胀失控。15年后,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如果说能有这么一个人,那恐怕只有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走出了白宫的一次会议。

  在那次会议上,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和他的幕僚长吉姆·贝克(Jim Baker)向他施压,要求他放松为遏制通胀而做出的不妥协努力。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都认为,这种挑衅性的独立性为美国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但赌注是,要指望上帝保佑。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不仅仅是声望的问题。通过降低美国的借贷成本,美国扮演安全霸主的成本降低了。通过降低在美国注册的银行和实体经济企业的融资成本,它促进了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商业利益。通过确保世界贸易的很大一部分都是以美元计价和支付的,这给美国当局提供了一个窗口,让他们了解谁在做什么,以及加强制裁的效力。

  其中第一点是最重要的。如果美国的货币政策被认为是政治化的,即使是朋友和盟友也会减少对美元的承诺。正如我在2022年出版的《全球不和》(Global Discord)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联储大楼是美国全球领导力的一个不为人知的总部。

  考虑到新地缘政治带来的巨大挑战,美联储的独立性无异于一个国家安全问题。无论人们如何看待“让美国重新伟大”(MAGA)运动,自由世界的公民们肯定会联合起来说,请不要再让美国变“小”了。

  尽管美联储在过去十年犯下了种种错误,但出于所有这些原因,美联储未来需要保持独立,坚定地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使命。

  像这样的客座评论是由《巴伦周刊》新闻编辑室外的作者撰写的。它们反映了作者的观点和意见。

  作者简介: 保罗·塔克(Paul Tucker) ,作为央行官员逾30年直至2013年底,著有《未经选举的权力》(Unelected Power)和《全球不和》(Global Discord)等著作。

  文|保罗·塔克

  编辑|喻舟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巴伦周刊。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晓波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