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港“大堵船” 海运价格飙升

2024-06-02 23:00:19 北京商报网 

自去年11月以来,红海地区的冲突对全球航运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船舶航行计划被迫大改,不仅影响了亚洲和欧洲的主要港口,还给全球供应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货船绕行,叠加东南亚极端天气,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口新加坡港正在面临严重的拥堵问题,也让全球海运价格再次飞涨。

货船积压

进入6月,港口拥堵还在加剧。作为世界第二大集装箱港口,新加坡港已经成为新的拥堵焦点。分析机构的数据显示,目前集装箱船在新加坡停泊需要等待长达7天的时间,积压的集装箱船总运力高达45万标准箱,远超新冠疫情暴发时期的高点。

一位从事跨境电商的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一批货物原本预计5月27日到新加坡港,后又推迟到6月1日。6月1日再问,还得等两周。

报告表示,严重的拥堵迫使一些承运商放弃了停靠新加坡港口的计划,这将加剧需要处理更多货量的下游港口负担。航班延误还导致了船舶扎堆,造成下游港口更加拥堵和船期中断。预计未来一个月情况还会进一步恶化。

除了新加坡,德班、达曼、吉大港、科伦坡、杰贝勒阿里等港口也拥堵严重。目前,新加坡锚泊时长达到84小时,德班达到79小时。上海和青岛也正在经历集装箱船大量停泊的现象。作为全球最大集装箱港口,上海港的停泊时间目前已达到三年来的最高水平。

汇丰银行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货物运输效率低下,导致承运商取消了长途航线上的区域停靠和空白航班,以恢复航班的可靠性,这进一步降低了本已紧张的运力。”

目前市场上不仅船舶短缺,集装箱也供不应求。航运咨询公司linerlytica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日益严重的港口拥堵进一步加剧了本就紧张的集装箱市场困境。目前,有200万标准箱的运力在港口外滞留,占全球船队运力的6.8%。

有货代公司负责人表示,新加坡港口拥堵,一是会拉长原有的船舶运输时间,二是会降低船舶的准单率,三是会对临近港口的货物吞吐造成影响。航运计划受到影响,一些航运公司不得不取消原定停靠计划。

运价集体飙升

港口拥堵现象最终反映到运价上。5月31日,上海航运交易所(以下简称“航交所”)公布了新一期的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毫无意外再次大涨。SCFI综合指数报3044.77点,环比前一周上涨341.34点,涨幅12.63%,环比近一个月累计涨幅57%。13条细分航线仅日本关东线运价小幅下跌,其余12条全部上涨,美西线运价单周涨近20%。

自2009年指数发布以来,SCFI指数向上突破3000点的情形仅发生过一次,出现在2021年4月,当时新冠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混乱,集装箱运价在一年内上涨超过10倍。

港口拥堵造成运力结构紊乱、周转效率低下,是推动运价持续攀升的重要原因,但其背后暴露出的问题却日益复杂。上述货代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一轮运费上涨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红海危机后船只绕道走,航期延长,空柜子回不到码头,导致柜子紧张。二是目前大船基本调去跑新能源汽车,赶8月前到来避免高税费。三是新加坡港口堵塞,远洋柜都集中在新加坡中转上大船。据悉6月船运费还会继续上升。

SCFI指数主要代表未来1至2周的订舱价格,本期各航线全线上涨,一定程度上显示全球航运市场的高运价局面至少会维持到6月中旬。

与此同时,本是淡季的海运市场掀起了“涨价潮”,马士基、达飞、赫伯罗特等头部船运公司纷纷披露航线运价上调信息,涨价覆盖亚洲至欧洲、北美洲、南美洲等多个方向的航线,部分航线的涨幅接近70%。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也发出了涨价通知,表示从远东运往美国和加拿大的海运价将大幅上涨,涨幅达到1000美元至2000美元。

极端天气火上浇油

对于各大港口日益拥堵的原因,除了红海复航遥遥无期造成运力紧张外,欧美需求旺季提前和极端天气影响也逐渐引起业内重视。

对于天气原因,有分析人士表示,4 月底东南亚的恶劣天气造成了一些航运延误,导致海运承运人跳过一些港口停靠或缩短目的港周转时间,这意味着运回中国的空集装箱减少了。

“目前各大航线已经产生了拥堵,气象问题容易火上浇油。从全球来看,2024年有可能成为史上最炎热的一年,随着北半球进入夏季,从红海到巴拿马运河,已经陷入混乱的航运有可能因为航道干涸而再次受到影响。”业内人士说。

“欧元区5月PMI初值超预期上涨,体现出目前欧洲制造业及服务业需求存在较强恢复动力。我国作为欧洲的主要进口国,运力需求量较大,导致出现了严重的缺箱缺舱位情况。相似的情形还在北美及中南美洲上演。”港信期货航运研究员巨伟豪表示。

此外,在需求端,兴业证券(601377)的一份报告显示,2023年末利率见顶,美国商品需求逐渐上升,同时,美国结束了持续一年半的去库周期,开始补库。具体来看,设备、家具、纺服等出口依赖度高的行业,当前已经出现补库迹象。而美国补库与进口基本同步,因此美国进口增速上涨或将拉动相关国家出口。因此,今年的海运运输旺季提前到来,叠加运力供应不足的问题,运价自然快速上涨。 CNBC近期的一篇报道称,多位美国物流经理都表示将把补库旺季从7月提前到6月,以避免因秋季海湾港口劳动力罢工造成的任何延误。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海运涨价潮由红海局势、外贸企业“抢出口”、船东提价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预计短期内运费仍将在高位震荡,但不会持续大幅增长。此次运价上涨时间不会持续太久,预计3个月内可以缓解。

法国达飞海运公司在公布其第一季度财报时预测,随着新船交付速度加快,全球海运运力将得到提振,海运运费未来有望下降。该公司首席财务官拉蒙·费尔南德斯在电话会议上表示:“红海的局势几乎吸收了第一季度投放市场的所有新产能。”他预计,由于地区冲突和消费需求强劲而导致的运费上涨压力“将在今年下半年下降”。

北京商报记者 赵天舒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