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碳普惠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碳普惠助力绿色未来”主题会议召开。
会议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彪 摄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总经济师张昕在会上说:“高质量发展碳普惠,首先要找准碳普惠的定位。”
张昕介绍,要拓展更多的碳普惠激励方式,创造更多的碳普惠引发的绿色低碳服务市场需求,就是要把金融相应的活动和碳普惠连接起来,把合规的碳普惠行动和碳市场连接起来,至少要在某种程度上和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连接起来。
他认为,可以通过碳价为碳普惠的发展指引方向,同时,高质量的碳普惠行动,也可以通过合适的方法学去搭建,实现碳普惠和减排交易机制的连接。
碳普惠是以生活消费为场景,为公众、社区、中小微企业绿色减碳行为赋值的激励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公众及小微企业低碳行为形成的减排量,能够抵消自身碳排放、参与碳交易或转化为其他更为多元的激励,是消费端减碳的重要方式。
202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印发,文件提出,探索建立“碳普惠”等公众参与机制。
2023年8月,生态环境部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5859号建议的答复》中指出,在继续鼓励各地方深入开展碳普惠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加强对地方碳普惠工作的指导和规范,深入研究统一碳普惠系统平台和设立全国碳普惠管理及运营机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更好发挥碳普惠在激励公众节能减碳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多地相继发布碳普惠制度相关文件,碳普惠交易也在多地开展。
2023年12月25日,湖北碳市场控排企业武汉三镇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购买了来自碳市场之外的2家企业的碳普惠减排量7609吨,用于抵销其部分碳排放量。这是湖北碳交易市场成立以来的第一单碳普惠交易。
2024年5月29日,嘉兴市中低运量轨道交通项目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签约仪式举行,这是全国中低运量轨道交通首笔碳交易。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贸易与投资专委会荣誉主任委员唐丁丁介绍,碳普惠的发展可以提升公众对碳减排的认知和参与度,碳市场的发展也能为碳普惠的减排量赋予更高价值。碳市场主体主要是排放企业和相关机构,碳普惠则面向广大民众和小微企业。
要想实现碳普惠与减排交易机制的连接,仍然需要解决一些关键问题。张昕指出,要逐渐建立公开透明、统一规范的碳普惠方法学体系,而且这个方法学体系要统一起来。个人碳普惠行为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方法学,如果方法学不公开透明、不统一规范,特别是没处理好技术规范和适用性、可操作性的有效结合,不但会增加管理成本,也会危害到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有效性的发挥。
每日经济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