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市场就是一面镜子,新能源在市场上的价值比较低。”“新能源出力特性与负荷特性匹配程度低,当用电负荷大,需要更多电力支撑时,新能源场站可能恰好出不了力;当用电负荷小时,它们却正好能大发。”
6月12日,在中电联主办的第二届(2024年)电力市场发展论坛上,来自调度机构、交易机构、发电企业、高校、售电主体的多位专家直言我国新能源(600617)参与市场面临的问题。
一位不愿具名的电力交易中心从业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单从电能量价值来看,新能源的电能价值确实比较低,但要注意,仅靠单一交易品种不能全部体现新能源电力商品价值,需要通过不同市场和交易品种来体现。比如现货市场反映新能源的电能量价值,辅助服务市场则可以反映其安全价值。新能源的环境价值应该通过另一个市场即绿电市场体现。”
论坛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周逸斐 摄 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步入新阶段
我国电力现货市场提出由来已久。2015年发布的《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在“具备条件的地区逐步建立以中长期交易为主、现货交易为补充的市场化电力电量平衡机制”。2017年,我国确定8个地区为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第一批试点。
如今,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与风电光伏发电量占比不断提升,入市参与交易成为新能源电力实现消纳的重要途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2023年下半年,关于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文件密集出台。
2023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这是中国首个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
2023年10月,《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布,提出加快放开各类电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按照2030年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的时间节点,现货试点地区结合实际制定分步实施方案。
中电联规划发展部副主任韩放在论坛现场表示,目前我国现货市场建设步入新的阶段:山西、广东电力现货市场已转入正式运行;山东、甘肃、蒙西现货市场均已连续结算试运行一年以上,正积极准备完成转正式运行;全国大部分省份进入电力现货结算试运行阶段。
另外,国网省间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已近2年。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首次实现全区域结算试运行。
新能源入市面临收益下行难题
新能源电力入市大有益处,但推进过程却挑战颇多。现场与会专家均提到新能源参与市场后电价走低、企业收益压力大等问题。
2024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将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分为保障性收购电量和市场交易电量两部分。这意味着,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将有一部分要进行市场交易。
中国华电集团市场营销部副主任张东民发现,新能源入市后,消纳量不仅没有明显变化,企业收益反而降低,给新能源企业带来挑战。他表示:“新能源企业都比较纳闷一个问题,‘降’的这部分钱到底去哪儿了?”
绿电绿证能体现绿色能源的环境价值,企业能否通过绿证收益弥补现货市场的损失?
前述不愿具名的电力交易中心从业人士告诉记者,绿电可以看作一种“奢侈品”。“尽管参与绿电交易的用户在快速增长,但绿电市场相对整体新能源市场所占份额仍较小,目前愿意花高价买的用户并不多。”
对于下一步如何完善现货市场建设,韩放建议,应该从加强顶层设计、加强跨区域市场协同、完善技术支持系统规范、激发用户侧市场活力、建立长效市场评价机制、积极纳入新兴主体等方面入手。
每日经济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