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开放其专有的脱碳资源,以快速推动供应链的脱碳进程

2024-07-22 15:58:28 商业在线 

亚马逊在2019年联合发起《气候宣言》,承诺到204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对于一家业务范围如此复杂的企业而言,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在过去的十余年时间里,亚马逊累积了相关知识和方法,并推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项目。多年来,我们不断创新,打造了全球领先的系统、工具和解决方案,以推动自身实现净零碳排放。虽然距离目标的实现仍有距离,但我们已经在这一进程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全球范围内,亚马逊有超过24000辆电动货车已投入运营;新建成的第二总部(HQ2)获得了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白金认证;与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通过BOTTLE联盟共同研发了一项新型技术,用于回收混合聚酯塑料,包括生物基和可生物降解塑料;2023年,包括数据中心、企业办公室、实体商店和运营中心在内的亚马逊全球运营所使用的电能实现了100% 可再生能源匹配,比原计划提前七年实现了这一目标。这些只是亚马逊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做努力中的一部分。

亚马逊拥有丰富的业务线,几乎涉及每个行业,其中一些业务依赖于碳密集型产业来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关键的产品和服务。因此,这些成绩的取得绝非易事。亚马逊数千名工程师、研究人员和科学家为此付出了数十万个小时的努力,数十亿美元投入其中,我们才得以取得今天的成就。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获益良多。亚马逊可以选择这些经验仅为我们所用,但我们知道,要实现净零碳排放,需要同我们的供应商一起努力。亚马逊所处的独特位置,让我们有能力推动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变革。

基于此,亚马逊推出了全新的亚马逊可持续发展交流平台,公开自有的指导原则、操作手册、科学模型及其他资源。这一公开的网站包含了此前亚马逊专有的信息,致力于助力其他公司在实现净零排放方面取得有意义的进展。

亚马逊可持续发展交流平台

亚马逊可持续发展交流平台在建立之初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关键领域: 建筑、碳中和、零碳能源、运输、废弃物与循环利用、水资源管理等。此前属于专有信息的一些内容现在将公开分享,包括:

· 《碳测量与报告手册》详细介绍了如何制定碳排放目标,识别减排机会,并从多年来亚马逊全球运营的测量和报告数据中获取更多洞察。

· 《可再生能源手册》总结了亚马逊在过去四年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企业购买者的丰富经验。

· 《建筑指南》参考了亚马逊在建设第二总部(HQ2)以及通过国际生活未来研究所(ILFI)认证时积累的经验,这些建筑包括实体商店、仓库、企业办公室以及其他建筑。

· 通过水资源管理项目《入门指南》,分享亚马逊在致力于达成2030年前实现数据中心水资源正效益进程中所积累的经验。

亚马逊致力于赋能各行各业、各种规模的公司采取行动减少碳排放,建立可持续的运营模式,无论是小型企业还是大型的跨国组织和全球化企业,无论其处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哪个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平台将持续更新,扩展新的内容与资源,以满足供应商的多样化需求。我们希望这一交流平台能够被业界广泛地使用并付诸行动。

助力供应商脱碳

除了提供工具和资源助力其他公司降低碳排放之外,亚马逊也将优先与同样致力于脱碳和实现净零碳排放的供应商合作。在直接支持亚马逊运营的供应商中,我们统计了碳排放量最高的供应商名单,这些供应商在全球范围内总计贡献了超过50%的亚马逊Scope 3(范围三)碳足迹。我们期待这些供应商可以提供推进运营脱碳的计划,并在一定时间内取得切实进展。我们将优先与提供净零碳排放计划和取得成果的供应商合作。目前,亚马逊已经与其中许多供应商开展了合作,并将通过亚马逊可持续发展交流平台继续进行合作并分享经验。亚马逊也将致力于进一步减少供应链中的排放,并且期待未来的战略供应商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积极推动运营的脱碳进程。

邀请供应商加入气候宣言

亚马逊在2019年联合发布了《气候宣言》,同时也创建了一个商业社区,旨在通过互帮互助应对地球上最严峻的气候挑战。这一努力已经取得了成效——今天,已经有来自45个国家的逾500家公司签署了《气候宣言》。

在亚马逊的多家供应商已经加入《气候宣言》的同时,我们也在邀请更多供应商加入社区,与积极推进这一进程的商业领袖们共同行动,参与特别活动和联合项目,以及同气候、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科学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这些专家可以助力企业在脱碳之旅不断前进。

亚马逊将坚定不移地推进《气候宣言》承诺,到204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企业和组织的共同努力,我们期待与供应商在未来实现更加紧密的合作。这不仅将是亚马逊实现自身净零碳排放目标的关键,也将对整体气候变化应对产生深远影响。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刘畅 )

【免责声明】【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