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发布,报告中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同时报告中提出要“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为全会报告中唯一采用“抓紧”表述,将自主可控提升至前所未有高度。未来,我国将要在人工智能产业链硬件芯片、大模型、软件生态等细分领域加速实现自主可控,为国产人工智能产业链打开广阔市场空间。
在此背景下,拓尔思(300229)作为人工智能及大数据领域的领军企业,其优势愈发凸显。拓尔思拥有超过3000亿的高质量数据资产,数据处理能力业界领先,能够实现数千亿数据的高效索引、标记、查询与挖掘分析,同时具备万亿级数据秒级检索及日均亿级数据获取能力。随着数据要素市场的蓬勃发展,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大关,拓尔思也将迎来业务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
赋能传统行业并衍生出多元化场景,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拓尔思自1993年创立以来,便以中文全文检索技术的始创者身份闻名遐迩,同时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及数据安全领域也展现出了卓越实力。作为上市公司,公司始终将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视为核心驱动力,现已拥有100余项发明专利及超过1000项软件著作权,一直引领全文检索和搜索型数据库、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的原始创新和应用场景落地,其技术成果已成功融入多项国家级重要信息化项目之中。
公司业务布局广泛,主营业务覆盖大数据软件及产品分析、人工智能软件产品及服务、安全产品等多个关键领域。秉持“数智+赛道”的明晰发展战略,拓尔思依托其卓越的科技实力,精心打造多样化的行业解决方案,为企业与政府客户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提供坚实支撑。至今,公司的数智产品与服务已在全球范围内惠及超过10000家企业级用户,尤其在数字政府、融媒体、金融科技、数字企业、公共安全等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值得关注的是,拓尔思以“高质量专业大模型+领域知识数据”为核,正构建起个性化、专业性的内容自动生成壁垒。拓尔思自主研发的拓天大模型,持续推动AI+垂类应用落地。技术的精进、产品与场景的精准融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公司深入探索细分场景,致力于从降本增效迈向价值创造的新纪元,依托在优势行业与客户群体中的深厚积累,在金融、媒体、政务、舆情、安全、专利等行业或领域实现了应用场景落地。
荣誉见证实力,拓尔思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的卓越表现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2024年5月,在赛迪顾问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大模型发展研究报告(2024)》中,公司凭借拓天大模型在核心技术能力、市场竞争优势、产品创新活力、市场发展潜力及生态开放策略等五大维度的卓越表现,脱颖而出,跻身中国大模型领军企业二十强之列,并稳居榜单前列。拓尔思先后荣获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综合实力TOP100、2024中国数智产业AI大模型先锋企业等奖项。
回望发展历程,2023年6月29日,拓尔思发布了“拓天大模型”,并针对媒体、金融、政务、舆情、专利、公安、开源情报等领域,先后量身定制了专属的行业垂类大模型。拓天大模型凭借其广泛的行业适应性、多元的创新点而备受瞩目,集成了内容生成、多轮对话、语义理解、跨模态交互、知识型搜索、逻辑推理、安全合规、数学计算、编程能力及插件扩展等十大基础能力。同时,该模型还展现了中文特性增强的可控生成技术、融合搜索引擎的生成结果可信核查、融合稠密向量的跨模态能力加强以及支持外界知识及时更新四大创新亮点。
目前,基于拓天媒体大模型研发的内容生产智能助手、新一代智能搜索与推荐、多模态传播与服务已在多家新闻单位中得到应用,并收获了积极反馈。同时,基于拓天金融大模型研发的风险预警助手、审计报告辅助生成、消保内容审查意见自动生成、客服数据智能分析助手等也已在多家头部银行客户中实现成功应用,充分展现了拓尔思在大模型领域的深厚技术底蕴与广阔应用前景。
在持续探索与发展的征途中,拓尔思始终未曾停歇。2024年5月,公司与华为携手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基于此次合作,双方将深度挖掘并融合各自领域的核心优势,共同推动数智化转型的深入实施,确保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的稳健前行。
为紧抓数字化发展的时代脉搏,拓尔思计划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发行不超过约2.39亿股股份,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约18.45亿元。所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拓天大模型的研发及AIGC应用产业化项目的推进。该项目将充分利用公司丰富的行业数据资源、深厚的行业知识体系等知识型资产优势,在通用大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拓天行业大模型,并加速推动AIGC在媒体、政务、金融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步伐。此举旨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拓尔思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与影响力。目前,定增注册工作已获得证监会批准并顺利推进中。
未来,拓尔思将全力推动现有产品的AI重构,进而实现大模型能力的不断深化与行业大模型的快速落地生根,从而不仅赋能传统行业,更将衍生出多元化的应用场景,有力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为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免责声明】【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