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康 受访公司/供图
证券时报记者 陈雨康
北上海的黄兴公园内,从2公里外商场飞来的咖啡由美团无人机空投至外卖柜,从下单到收货全程不超过10分钟。昆山城市航站楼东广场,直升机缓缓起飞,能在半小时内将乘客送至上海浦东。南上海的金山,浙江舟山群岛至金山的跨海生鲜冷链运输服务已开通,每天10个架次、一周50个架次,将新鲜海鲜源源不断地送上上海市民的餐桌……
低空经济“群雄逐鹿”,上海无疑是站在前排的选手。证券时报记者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了解到,上海拥有全国70%的民用航空体系专业人才,已集聚全国约50%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头部创新企业。打造“天空之城”,上海力争到2027年建立低空新型航空器研发设计、总装制造、适航检测、商业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核心产业规模达500亿元以上。
记者调研获悉,低空经济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上海正逐步深化拓展“海-岸-城”物流运输、长三角区域跨城低空载客运营等应用场景,企业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先后完成货运商业化运营、点对点载人航线飞行等探索。
建起产业集群
走进位于上海金山的华东无人机基地展厅,宛如来到一个生机勃勃的“无人机丛林”。这里集合了各大品牌、各类功能的无人机,不仅有常见的外卖无人机、物流无人机和农林植保无人机,更展示了技术前沿的氢动力无人机,以及作为低空基础设施的无人机集群通信系统和配套的侦测管制装备等。
华东无人机基地成立于2018年。截至目前,基地已累计引进涵盖制造、应用、材料等各类无人机产业链企业38家,计划总投资33.3亿元。2023年,金山无人机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作为上海的“西南门户”,金山优越的自然和地理禀赋,让它成为了低空经济发展的沃土。
上海新金山世纪航空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空天领航创业孵化器公司副总经理徐金梅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山拥有优美漫长的海岸线和丰富多元的场景,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低空空域。金山远离虹桥、浦东两大机场,并临近杭州湾的众多海岛,这些都为金山发展无人机产业奠定了基础。
徐金梅介绍,华东无人机基地已建成约5万平方米产业园,主要围绕海岛间低空无人机物流商业化运行和无人机适航审定技术研究先行先试。目前,基地拥有1370平方公里空域,获批金山-舟山、金山-花鸟岛、金山-嵊泗岛、金山-龙华机场等8条无人机物流航线以及1平方公里陆上试飞起降点,配套华东无人机基地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依托完备的软、硬件全方位支持各类小中大型无人机研发、试飞和场景应用测试。
未来,基地的无人机基础设施有望进一步扩容。《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支持建设金山华东无人机空港。徐金梅透露,目前无人机机场初步选址已完成,并通过民航华东局初审。
探索商业应用
8月下旬的一天,上海金山水上机场碧波荡漾。骄阳下,一架无人机从不远处飞回。一阵轰鸣声后,它从半空中缓缓地垂直降落于水上平台,工作人员随即从无人机机身中取出货品:来自浙江舟山的大黄鱼等海鲜——这是记者看到的顺丰旗下丰羽顺途“丰舟90”无人机海上生鲜运输演示场景。
丰羽顺途上海负责人孙标告诉记者,依托“丰舟90”无人机,公司已实现了从浙江舟山枸杞岛、花鸟岛到上海金山水上平台之间每天10个架次、每周50个架次的生鲜冷链运输常态化运营。该无人机运输模式单程耗费两到三个小时,速度较传统运输方式提高一倍以上。
“从2020年10月起,丰羽顺途参与上海金山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工作,搭建了上海至舟山之间的无人机物流海岛场景。丰羽顺途低空物流网络正在逐步覆盖长三角地区,目前已累计飞行8万多架次。”孙标表示。
拓展低空应用场景、扩大应用规模并逐步建立起商业闭环,是低空产业壮大的必由之路。在低空物流场景上,上海已形成金山“海-岸-城”物流运输、杨浦城市低空智慧物流配送等典型场景。《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下称《行动方案》)明确,支持金山区做优做强金山至舟山等无人机海岛物流运输,鼓励青浦区联合快递物流龙头企业开展跨区、省际及长三角区域物流运输,推动杨浦区等中心城区扩大低空末端配送智慧物流,因地制宜有序开展商区、校区、园区、社区等低空无人机物流配送商业应用。
以海上空运为基础,丰羽顺途将探索更多的细分赛道。孙标表示,丰羽顺途自主研发的物流无人机具备载重10kg到50kg,航程10km到130km的运输能力,涵盖多旋翼和垂直起降固定翼等多种机型,能用于快递、医疗、应急和巡检等多元赛道。
拓展载人场景
8月10日上午,在昆山城市航站楼东广场,伴随螺旋桨的轰鸣声,一架轻型直升机腾空而起,按照既定航线向上海浦东机场方向高速飞去……这一“空空联运”项目是国内首条跨省定点低空载客运输航线,更是长三角区域城市间载人通航的重要尝试。
载人交通是低空经济的终极愿景。第三方机构预计,到2030年,中国eVTOL出行潜在市场容量将超过30万台。《行动方案》明确,推广载人交通场景。研究推动虹桥国际机场、浦东国际机场、龙华机场等交通枢纽间,机场至五个新城间商业载人接驳试点。加快研究长三角区域城市间载人通航,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城市。
在御风未来试制工厂,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公司自主研发的M1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据介绍,这款eVTOL采用复合翼构型方案,拥有20个旋翼,最大载重700公斤,可乘坐5人,巡航速度200公里/小时,设计航程为250公里。未来,这款eVTOL将主要用于解决城市内、城市间的短途空中出行需求,让2~3个小时的车程缩短到30分钟左右,被普遍认为是未来的“空中出租车”。
御风未来副总裁岳婷婷对记者表示,公司的商业路线为“先郊后城、先货后人、先隔离后融合”。公司将“先货后人”,取得适航阶段性成果,结构和航电等验证数据,加速载人适航速度。
方正证券认为,低空城际交通场景的落地仍需时日,预计2030年空中快线将率先启用,主要针对高端和跨城需求。2040年、2050年,空中的士、飞行汽车将逐渐落地,替代市内日常通勤和跨城快速出行需求。预计2035年eVTOL在城市、城际交通市场的空间为3446.7亿元。
强化自主可控
作为具有广阔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产品及其原材料、零部件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行动方案》明确,培育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领军企业,带动电机、复合材料等核心零部件产业链发展,加快从试点示范到规模化应用。强化关键系统配套,研制高弹性模量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等先进材料及工艺,实现就近装机配套。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低空经济核心零部件供应链的关键一环。在上海石化碳纤维中心,记者了解到,尽管无人机结构简单、价格低且易于控制,但其续航时间、载重能力等受到诸多条件限制。碳纤维复合材料能使无人机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实现轻量化、小型化、高稳定性、耐久性,并降低生产成本,已大规模应用于无人机的结构制造。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无人机上大幅度使用以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主的先进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占结构总质量的60%至80%,使机体质量减少25%以上。”上海石化碳纤维事业部总经理李鹏说。
“目前大型固定翼全货机大多使用进口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近年来,国产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国产化48K大丝束碳纤维的进步和发展,具有更低的纤维生产成本、更高的复材产品加工效率等特点,在经济性方面更有优势。”李鹏表示,若无人机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车身或零部件的商业化量产,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会促进低空经济产业进一步飞速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