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流转+改造提升+产业合作”模式全力助推当地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

2024-08-27 10:55:00 中国经济网 

农发行双辽市支行紧紧围绕土地这一核心生产要素,探索有效业务发展模式,全力加大对“藏粮于地”领域的支持力度。近日,该行首次以“农用地经营权流转”为依托获批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固定资产贷款4,400万元,用于土地规模化经营建设,并顺利实现首笔贷款资金3,345万元投放。

(一)因地施策,搭好银政企服务平台。针对县域内土壤沙化、粮食产能较弱,农田提升、规模化种植迫在眉睫的实际情况,双辽农发行围绕当地农业发展规划,主动融资融智,助力地方政府打造了高质量农田,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基础条件。

(二)全程介入,狠抓项目落实落地。在筹备阶段,该行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办公,全程参与可研编制、项目设计等,指导政企用足信贷政策,确保融资方案可行,项目还款来源可靠。在项目申报阶段,按日调度项目进度、按周专项研判,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在时限进度上,省市县三级行联动,变“串联推进”为“并联推进”,协力解决项目推进过程的难点、卡点,实现项目迅速落地。

(三)创新模式,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该项目立足区域粮食耕种现状,采用“农地流转+改造提升+产业合作”模式,有效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产量。一是“农地流转”:该项目共流转农用地386公顷,实现了由原有的“单打独斗”到国有公司统一整体运营,促进了农业用地集中连片建设。二是“改造提升”:通过提供信贷资金对流转土地进行改良提升,配套农地设施建设,实现“沟配套、旱能灌、涝能排”的耕作模式,进一步挖掘耕地稳产增产潜力。三是“产业合作”。采用“国有公司+合作社”方式,双方共同参与运营种植、销售及管护工作,每公顷土地提升20%以上粮食产量;采用“国有公司+加工企业”方式,生产的水稻通过租赁春天米业进行加工生产,切实把农业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全力助推粮食产业高质、高产、高效发展。

双辽农发行将继续围绕土地做文章,真抓实干,为乡村振兴事业奉献政策性金融力量。

(责任编辑:董萍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