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赋能新质产业跃迁

2024-09-19 00:00:01 证券时报 

 

 

编者按: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今日之中国,正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阔步前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本报今起推出“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栏目,结合资本市场的发展变迁,生动呈现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和各个领域的巨大变化。敬请关注。

证券时报记者 韩忠楠

戴上神奇的眼镜,就可以感知墙体背后的人体心跳……这个原本只会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如今已在科研人员的技术攻关下成为现实。

不久前,我国首个超表面生物雷达“透视眼镜”系统诞生,成功破解了“用雷达探测生命特征”这一世界性难题。

几乎在同一时间,我国率先搭建的国际首个通信与智能融合的6G外场试验网正式发布,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研制成功……这一系列“中国首个”“世界首款”,映射出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熠熠生辉的图景。

基础科学和前沿科技领域硕果累累,产业创新方面也着人先鞭。北斗导航、特高压输电、国产大飞机、国产大型邮轮、“新三样”产品等,既擦亮了中国智能制造的品牌形象,也为建成科技强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

迸发科创活力

将时光倒回三十年前,中国家庭安装家用电话的费用高达3000元,相当于普通城镇职工半年的工资。而今,手机成为主流,不仅价格便宜,还实现了从2G网络到5G网络的高速跃迁。

将时光倒回二十年前,购买火车票,还需要在车站前排起长队,日夜守候。而今,只需要在手机上动动手指,高铁、飞机、邮轮等交通工具任意选择,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大众寻常。

将时光倒回十年前,就餐选项不多,要么居家做饭,要么外出“下馆子”。而今,外卖平台餐饮种类琳琅满目,30分钟就能快速送达,有些地方甚至用上了无人机派送外卖。

大众生活方式和消费场景的深度革新,背后靠的是新技术平台支撑。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我国的科技实力正在由弱到强,开启由点到面的系统性提升。

究其背后原因,改革与开放无疑是让科技创新活力迸发的重要一招。从“向科技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创新是第一动力”,每一个经典论断的提出,都推动了科技创新伟力的进一步释放。

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表示,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基础研究不断拓展人类认知边界,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等前沿技术已实现多点突破,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经济形态和人类生活方式深刻调整。因此,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然选择。

此外,开放也为科技创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逐渐成长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持续的对外开放。

“如果不是开放,我们就不能对全球科技发展趋势产生客观的认识;如果不是开放,我们的人才就不能从全球科技领域学习到需要的知识,可以说开放是大前提。”盘和林说。除此以外,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也至关重要。科研人员的技术攻关需要创造力,要冲破条条框框的束缚。

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十年间实现在技术、市场、产业链等多方面的全球引领,核心还是受益于改革开放。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我国连续9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2023年汽车出口跃居世界第一,这些成绩无不得益于我国持续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深圳,就没有比亚迪。”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展宏图,同样感恩改革开放。

科创投入持续增加

公开信息显示,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科技人员不足5万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仅600多人,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仅30多个,科研设备严重缺乏,基础条件落后。

如今,伴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国家的科技力量也大幅提升,其中比较显著的变化体现在研发经费的急速增长上。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2013年起,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2023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3.33万亿元,比1991年增长233倍,占GDP的比重为2.64%,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从资本市场来看,A股上市公司也在强化科研投入,加速技术落地。据统计,过去5年,A股上市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达6.4万亿元,占全国企业研发投入的一半;专利数量占全国专利数量的1/3。

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A股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仍在持续增长,合计约7500亿元,同比增长1.3%。这当中,电子、汽车、电力设备、计算机、医药生物、通信等细分板块的研发投入居于前列。

具体来看,2024年上半年,比亚迪以201.77亿元的研发投入规模位居榜首。据悉,这些研发投入主要聚焦在电池、自动驾驶等前瞻性、颠覆性技术领域。近十年时间,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已接近1500亿元。

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透露,截至目前,比亚迪员工总数已突破90万人,是5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里员工人数最多的。其中,技术研发人员近11万人,在全球车企里研发人员最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不仅推动了技术的创新和产品的迭代,还培养了一大批全球顶级的技术人才,大幅提高了产品质量,缩短了研发周期。

证券时报记者从多家车企处了解到,曾经需要3至5年才能实现的产品换代,现今周期已经缩短至18个月,甚至更短。

“科技创新是重资产投资,不仅需要巨大的资本投入,高精尖人才的助力,还需要企业家们的冒险精神。”盘和林认为,爱国敬业、创业创新的企业精神,也是推动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在一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因素。

从“实验室”到“应用场”

一系列重大科技计划的出台,配合持续加码的科研投入和大量人才的持续攻坚,形成了一套有力的“组合拳”,显著增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

截至2023年底,国内(不含港澳台)有效发明专利已达401.5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8件。我国的创新指数在全球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到2023年的第12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这些技术专利和成果,共同促进了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深海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不断取得重大成果。

不过,从“实验室”到“应用场”,新技术的落地,总要经过漫长且曲折的过程,更需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刚刚凯旋的全球首套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的漂浮式海上制氢平台“东福一号”,就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经典案例之一。

据介绍,利用海水制氢的原创技术,从在科学杂志发表到落地应用,仅花费了不到一年时间。这一轰动全球的技术成果,不仅为制造绿色氢气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进一步开发海洋资源打开了重要窗口。

该项目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供给者,企业则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承接者和主导者,多方需要紧密配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围绕着固态电池展开的产业协同项目也越来越多,从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到宜宾固态电池创新产业园,这些项目的落地,主旨目标是一致的,即聚合产业链各方资源,共同推进技术落地应用。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领域,诸如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均具备跨领域、跨学科、跨产业链的特性,协同合作逐渐成了促进新技术落地的关键因素之一。

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近期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转化科技成果的总合同金额,已由2019年的1085.9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054.4亿元,实施的转化项目总合同项数由2019年的43.3万项增长到2023年的64万项。

盘和林认为,在科技创新方面,各方要各司其职。其中,政府的主要任务是降低创新成本,完善技术产权登记和保护体系;研究机构需要改善激励机制,将技术研究成果和研究人员的收入挂钩,并释放研究成果给企业,推动成果落地;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力量入为出,寻找价值量最为密集的科技创新方向。

他说,我国要积极开展原创技术开发,推动技术共享和分享,打破全球关键技术垄断,助力构建全球技术新生态。

 

(责任编辑:刘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