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达18.14万亿元,规模稳中有升

2024-09-30 21:40:05 每日经济新闻 

9月3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4年6月末中国全口径外债数据。截至2024年6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8.14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55万亿美元)。

对此,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多重因素综合影响下,我国外债规模稳中有升。受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逐步进入降息周期、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等内外部因素综合影响,我国外债规模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连续三个季度回升。

我国外债主要指标均在安全线以内

从期限结构看,截至2024年6月末,我国中长期外债余额为7.9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12万亿美元),占44%;短期外债余额为10.1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43万亿美元),占56%。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32%。

从机构部门看,广义政府外债余额为3.01万亿元人民币(等值4222亿美元),占17%;中央银行外债余额为9061亿元人民币(等值1271亿美元),占5%;银行外债余额为7.9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12万亿美元),占44%;其他部门(含关联公司间贷款)外债余额为6.2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8772亿美元),占34%。

从债务工具看,贷款余额为2.7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863亿美元),占15%;贸易信贷与预付款余额为2.71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797亿美元),占15%;货币与存款余额为3.43万亿元人民币(等值4806亿美元),占19%;债务证券余额为5.98万亿元人民币(等值8391亿美元),占33%;特别提款权(SDR)分配为3394亿元人民币(等值476亿美元),占2%;关联公司间贷款债务余额为1.9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668亿美元),占10%;其他债务负债余额为1.03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452亿美元),占6%。

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余额为8.86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24万亿美元),占49%;外币外债余额(含SDR分配)为9.28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3万亿美元),占51%。在外币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81%,欧元债务占7%,日元债务占5%,港币债务占4%,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币外债合计占比为3%。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我国外债主要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据悉,外债是中国居民对非居民的负债,包含公共和私人部门,包含外币和本币。国家外汇管理局在3个月的滞后期内公布季度外债数据。

根据《外债管理暂行办法》,主权外债由国家统一对外偿还。主权外债资金由财政部直接或通过金融机构转贷给国内债务人的,国内债务人应当对财政部或转贷金融机构承担偿还责任。非主权外债由债务人自担风险、自行偿还。债务人可以用自有外汇资金偿还外债,也可经外汇管理部门核准用人民币购汇偿还外债。

预计我国外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2024年6月末中国外债数据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时指出,2024年二季度,我国外债规模较2024年一季度末回升,结构保持稳定。截至2024年6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55万亿美元,较2024年3月末增长327亿美元,增幅1.3%。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占比49%,较2024年3月末上升1个百分点;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占比44%,与2024年3月末持平。

期限结构上,若按照签约期限划分,则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外债为中长期外债,合同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外债为短期外债。针对当前我国外债形势,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多重因素综合影响下我国外债规模稳中有升。受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逐步进入降息周期、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等内外部因素综合影响,我国外债规模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连续三个季度回升。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银行外债余额增长269亿美元,对外债余额增长贡献率为82%。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常见的银行外债类型主要有境外同业拆借、境外联行及附属机构往来、境外同业存放、远期信用证、海外代付、非居民个人存款、非居民机构存款、贵金属拆借等。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预计,我国外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今年以来全球通胀高位降温,加拿大、欧盟、英国、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先后降息,同时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及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预计第四季度我国外债继续去杠杆的可能性较小,外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稳定。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