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0月27日),2024年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落下帷幕,备受瞩目的单项奖金高达1000万元的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简称“顶科协”)大奖,最终花落两位顶级科学家——
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讲席教授乔恩·克莱因伯格获得“智能科学或数学奖”以表彰他在计算机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领域的开创性贡献;
“生命科学或医学奖”授予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讲席教授杰瑞米·内森斯,以表彰他在发现人类颜色视觉的基因、调控和可塑性方面的杰出贡献。
这两位科学家是“顶科协”大奖迎来的第三届获奖者,同时,这也是顶科协大奖永续开展的第三个年头。
回想2021年,在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宣布了这笔“对人类科技的永久性公益投资”——红杉中国出资5亿元独家捐赠“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他说这是“兴趣所在,也是责任所系”。
毫无疑问,这是一件难而正确的事。
当一件新生事物无法找到参照物的时候,人们对它合理性的疑问就会长期存在:红杉中国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坚持做这件事?这种“坚持”又会带来什么影响?
漫长的季节
在今年的颁奖词中,“生命科学或医学奖”遴选委员会主席兰迪·谢克曼对获奖者杰瑞米·内森斯的工作有一段颇有历史纵深感的描述:
三百年前,牛顿发现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产生了多种色光组成的光谱,且每个折射角对应不同波长的色光。一个世纪后,英国医生托马斯·杨提出假设——人眼具有至少能够识别三原色的不同感受器。直到20世纪60年代,颜色感受器才被定位到视网膜的锥状细胞上。到了80年代,杰瑞米·内森斯发现了三色视觉的分子基础,绘制了视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图谱,阐明了色盲的分子基础。在与詹姆斯·卢普斯基的合作中,内森斯确定了斯塔加特病的致病基因,这种疾病是最常见的早发遗传性黄斑变性。
从肉眼看到阳光折射形成的“七色光”到发现“视力黑洞”的黄斑变性的致命基因,人类走过了三个世纪,或许到最终治愈,还需要很长的路程。几代甚至十几代科学家的接力,最终在勤奋和运气的双重加持下,完成一次“尤里卡时刻”的真理揭示,这是独属于科学的“漫长的季节”。
在这样的发展逻辑下,科学事业的进步和科学家们取得的成果,离不开公众的扶持和科学精神的代代传承。内森特在这次论坛上表示:“某种程度上说,公众是科研的投资者,正是他们对科学进展的信心、对科学家的信心,才使一切成为了可能。”因此,他选择把千万奖金捐献给慈善事业,这也是该奖项设立以来,第一位公开表示将全额捐出奖金的科学家。
这不是他第一次进行捐赠。杰瑞米·内森斯的父亲是197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丹尼尔·内森斯。2017年,他将父亲的诺奖奖牌拍卖,所得悉数捐给了汉密尔顿·史密斯奖,以此提高大众对青年科学家的支持和关注。他说:当年汉弥尔顿不求回报,慷慨地向我父亲提供了研究所需的酶样品,这种纯粹、互助的学术氛围值得我们铭记。
内森斯的经历不会是个例。或许我们把科学发展的历史卷轴展开,会发现没有任何一个科学成果的发现和落地,是有且仅有一个人独立完成的。这种长期在默契中形成的“传帮带”保证了科学探索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也成为人类精神之光的最好呈现。
不求回报,就是最大的回报
作为“明星”科学家,内森斯的选择是一种“回报”,但同时也可以视作为一种投资。他用实际行动回馈公众和年轻学者的同时,也在他们的身上“下注”,目的是为了发扬科学精神,激励更多有才华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推动科学研究向前发展。
从这个视角上看,红杉中国对顶科协大奖的捐助,就是机构化的内森斯。
沈南鹏曾明确解释了为何要捐助这项科学大奖:红杉中国的发展正是受益于全球基础科研进步带来的产业机会,而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动科技创新也成为了红杉中国最重要的使命之一。
因此,单纯从“回报”视角上对红杉中国的捐赠进行分析,只能说对了一半;躬身入局,主动为科技创新“抬轿子”的红杉自己给自己出了一个新课题。
红杉中国以这个科学大奖作为支点,对基础科学进行真金白银的投入,去撬动和实现更大的愿景。正是这样一个当前看不到回报的“投资”,在更长远的将来有望带来难以想象的“回报”,当然,因此受益的将是整个人类社会。
马斯克对科技的发展曾经有过一段醍醐灌顶的论述,他认为在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科技本身是“不断退化”的,比如1969年美国登月之后,至此半个多世纪再没有动力登上月球或走向更远的宇宙;曾经造出了金字塔的埃及人,几千年后已经无法再现当年的神迹。因此,科技“不进则退”,而进步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科学家、企业家、公众和政府等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行动。
截止目前,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已有 9 位获奖者,均来自于剑桥、康奈尔、加州伯克利、约翰斯·霍普金斯、剑桥等全球知名高校
VC社会责任的新样本
投资机构通过撬动资金和资源向一些具有广阔前景的科技领域倾斜,加速了科研进程,更快地实现技术成果的落地和转化,也吸引更多科研人才投入其中。转动这样一个“飞轮”,从某种意义上来,投资本身就是VC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
当然,作为中国最头部的VC,红杉中国的愿景不止于此。亲自下场去长期支持一个科学大奖的设立和运营,把这份责任进一步“前置”,用更直接的方式开辟更大的平台,为VC履行社会责任打造了一个新范式。
红杉中国对当今科学发展态势的判断,是越来越多的重要突破,来自于跨学科和交叉领域。今年获得“智能科学或数学奖”的乔恩·克莱因伯格的工作,就横跨计算机科学、数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诸多领域。
因此红杉中国捐助成立的顶科协大奖,在方向上和传统意义的科学大奖有了差异化。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鼓励交叉学科领域的颠覆性成果,通过另辟蹊径、甚至弯道超车,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和科学家探索新方法论”。
此外,科学大奖作为一个可供更多人关注到的载体,也成为了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翻译器”和“桥梁”,助力更多科学家和支持者们建立更好的沟通渠道,避免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反复解释科学工作的价值,让科学家精神更好发扬。
红杉中国对顶科协大奖的支持,虽然刚刚来到第三年,但已经显露出它的深远价值。站在未来的视角上,以终为始地思考红杉的做法,或许能看到这家头部VC在摸着石头,过一条更大的河。风物长宜放眼量,如今一同过河的已经不仅有红杉,还有以张一鸣、黄铮、陈天桥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新一代的企业家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