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真正血脉,是企业经营的最高级形式。对企业资本的思考与重构建,是转型升级绕不开的课题。
传统的以自有资本、银行贷款和结算资金发展企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重构建中补足企业金融化这堂课,去识别多层次资本市场,善用资本,使企业从产品价值、品牌价值,走向更高级的资本价值。走向“产融合一”,探索金融资本,商业资本,产业资本,智力资本、管理资本的新融合之道成为一种必然。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已进入以大公司、大集团、小而精为中心的时代。我国已经明确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中小专精特新作为今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中国企业正面临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转型期。
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史蒂格勒曾说过:纵观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大公司,没有一家不是在某个时候以某种方式通过资本运营发展起来的,也没有哪一家是单纯依靠企业自身利润的积累发展起来的。
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成熟以及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传统的企业增长方式已无法跟上发展的步伐。只有把企业的各种要素,包括产品、技术、设备、厂房、商标、战略、服务、文化、管理团队等等,以资本的形式进行流动、整合和重构,进一步优化配置形成合力,才能实现新的突破。
产融合一模式为集团的发展所提供的助力,通观当前的产融合一实践来看,不外乎以下两种:
1、通过金融产业的持续发展,构筑多元业务。在金融市场上获得一席之位,也成为很多公司主要业务板块之一,为公司效益增长贡献。
2、通过金融产业的发展,可直接整合集团内部的金融资源,并针对集团主业需求展开金融服务,并提高主业竞争力。如中石化、西门子、中亚硅谷集团。
目前对于产融合一模式的阐述和研究较多,但在相关学者看来,一个产业集团的产融合一发展本质上其实就是一种业务多元化战略。由于兼具有相关多元化与不相关多元化的属性而倍受大型企业集团青睐,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两个直观的因素:
不相关多元化属性。不处于同一行业,可以有效分散行业系统性风险,同时具有不同行业特性,通过业务的统筹,可以形成规模、效益、周期的互补。
相关多元化属性。大型企业集团的金融服务具有规模大、频率高、数量多、个性化要求高等特点,设立所需金融企业可以有效为集团业务服务,提高集团主业的竞争力。
当产业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于对资本需求的不断扩大,就会开始不断向金融资本滲透。而金融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也必须要寻找产业资本支持,以此作为金融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于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就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002年9月,海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海尔集团全面吹响了进军金融业的号角。同年12月,海尔集团与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美国纽约人寿保险公司携手,成立海尔纽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而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海尔已先后控股青岛商业银行、鞍山信托、长江证券。如此,海尔在金融领域已经涵盖了银行、保险、证券、信托、财务公司等业务。
海尔投资金融业是真正地开始搭建一个跨国公司的框架,由于金融业本身良好的资金流动性,产融结合将为海尔的资金链加入润滑油,加速其资金融通,为海尔冲击世界500强提供强劲的资金动力。
我们再来看下温氏集团的产融合一之路,通过战略布局,顺势而为发展金融业务。接下来就是稳打稳扎,自成一套产融合一逻辑,厚积薄发,取得显著成绩。
温氏股份成为农业行业龙头企业,主营业务盈利稳步增长同时,开始着手布局金融业务板块,实业和投资并驾齐驱。通过实业与金融业的结合,让资源得到全局性的配置,让主业与上下游产业多方面平衡发展,也是渗透到其他行业最直接的方式。
温氏投资依靠母公司行业特点和实力背景,从成立之初多在大农业领域发力,如上海新农、唐人神、大北农等投资,到现在已经逐步覆盖了大消费、大健康、大农业、高端智造、文化旅游等业务板块。据悉,温氏投资累计投资项目 110 多个,投资本金 99 亿元,其中已退出的项目投资金额 44.27 亿元,实现收益率 26.59%。
中国的金融监管十分严格,产融合一也是在钢丝绳上跳舞,既有风光无限,也有风险重重。遵循我国金融法规,绕过雷区是保障企业产融合一,实现资本重构建的关键。否则,就是自掘坟墓。
走向超级产融层次,实现产产结合、融融结合,组成超级产融合一。它并非是简单地是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共同置入一个主体控制之下就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有效的超级产融合一应当使金融资本有效促使产业资本提高,产生正的产业效益,使产业资本的发展带动金融资本的升值,两者是螺旋上升的过程。
目前,已有为数不少中国部分企业集团进行了产融布局,既有综合性集团,也有垄断产业的集团,甚至是完全竞争行业的。未来将有更多的企业进入这一范畴,超级产融合一的环境将进一步被拓开。
不同企业所处行业与竞争地位不同,实施超级产融合一的动因和价值也各不相同。大致有如下因素:多元化投资,实现产业突围;培育利润增长点,获取高回报;降低交易成本;金融与产业互动,获取协同优势;超级产融合一是消除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要求;集团金融资本控制的需求。
根据对国内外现实形势的分析,近几年企业发展金融业务的政策逐渐放松,政府对企业实践超级产融合一的态度逐渐明朗化。在国内很多企业的股权结构中,普遍存在着国有股占据主导,法人股仅次于国有股,员工内部持股比重较小的状况。要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政治生态是独特的,超级产融合一需要和国家的政治权利体系紧密相连,企业也要善于利用企业的“政治资源”,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免责声明】【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