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亿元成立峨道酒庄,郎酒布局威士忌再传新动作

2025-02-19 17:57:23 大河财立方

【大河财立方 见习记者 关帅康】作为国内计划投资金额最大的威士忌项目,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郎酒)的高桥威士忌酒庄建设再传新动作。

2月14日,郎酒的控股子公司,峨眉山高桥威士忌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桥威士忌酒业)将注册资本从8000万元增至3亿元。

同日,郎酒注册成立了峨眉山峨道酒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峨道酒庄),注册资金3亿元,由郎酒全资持股。此外,其注册地址、法人、总经理均与高桥威士忌酒业相同。

高桥威士忌酒业一向被外界视为高桥威士忌酒庄的运营主体,那么,郎酒此次单独成立峨道酒庄意欲何为?这一系列动作背后,高桥威士忌酒庄何时投产?

郎酒威士忌布局新进展,

2026年首期投产3000吨原酒

作为国内投资金额最大的威士忌项目,郎酒计划投资超30亿元建设的高桥威士忌酒庄,自投建以来便备受行业关注。

2月14日,高桥威士忌酒业将注册资本从8000万元增至3亿元。公开信息显示,高桥威士忌酒业由郎酒持股85%、刘杨持股15%。

同日,郎酒注册成立峨道酒庄,注册资金3亿元,由郎酒全资控股。

工商信息显示,高桥威士忌酒业与峨道酒庄注册地址相同。此外,峨道酒庄与高桥威士忌酒业的法人、总经理均为刘杨,而刘杨也是郎酒威士忌板块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大河财立方记者了解到,2023年4月,在高桥威士忌酒庄开工建设之前,高桥威士忌酒业便已注册成立,旗下设立了峨眉山高桥威士忌酿酒有限公司,还曾参与起草了1份威士忌的国家标准文件。因此,也被外界视为高桥威士忌酒庄的运营主体。

值得注意的是,峨道酒庄由郎酒全资控股,与高桥威士忌酒业属于兄弟公司。那么,是否意味着郎酒在威士忌业务的布局有新动作?未来,峨道酒庄和高桥威士忌酒业将分别负责哪些业务?

对此,2月17日,郎酒相关负责人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峨道酒庄刚刚成立,暂时没有消息可对外透露。

自2024年4月,高桥威士忌酒庄投建以来,鲜有公开动态披露。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郎酒此次动作标志着其在威士忌领域的布局正在加速推进。同时,也吸引各界对高桥威士忌酒庄建设进度的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高桥威士忌酒庄位于四川峨眉山,集一二三产业于一体,是一个规划包括麦芽威士忌蒸馏厂、橡木桶加工厂、世界烈酒文化艺术展示中心、会议中心、商业美食小镇、顶级精品酒店群等设施的酒旅融合项目。

“目前,高桥威士忌酒庄处于正常建设过程中。按照项目规划,高桥威士忌酒庄设计年总产能1万吨原酒,分三期实现。2026年,将实现首期3000吨原酒投产。到2030年,实现项目全部投产。”郎酒相关负责人表示。

行业规模持续增长,

威士忌成为业绩增长方向

郎酒布局威士忌赛道,可谓信心足、手笔大。

从投资金额来看,国内威士忌酒厂普遍投资金额较小、产能较低。郎酒计划投资超30亿元建设的高桥威士忌酒庄,是迄今为止国内投资金额最大的威士忌项目,从中可见郎酒对威士忌业务的重视和信心。

从战略规划来看,郎酒将高桥威士忌酒庄定位为世界级威士忌酒庄,重要性与郎酒庄园、龙马酒庄比肩。这也意味着,威士忌将成为郎酒拓展业务领域、开拓增长曲线的重要方向。

对于郎酒来说,威士忌尚处于较为陌生的赛道。其此次重金布局威士忌,或是在白酒行业低迷的环境下,寻找新业绩增长点。

2024年,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终端市场动销不畅,经销商库存压力增大,导致量价齐跌。

梳理上市白酒企业的财务数据发现,各大酒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业绩增速下滑或者业绩下滑。郎酒非上市公司,未披露财务数据,但其产品的终端价格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今日酒价披露数据显示,2月18日,青花郎、红花郎15年、红花郎10年的批发参考价分别为790元/瓶、407元/瓶、255元/瓶,较2024年年初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与白酒行业不同,近年来,国内威士忌行业发展却是一片红火。

2024年3月,中国酒业协会威士忌专业委员会发布《2023中国威士忌行业发展调研报告》,其中提到,2023年,我国威士忌酒市场规模约55亿元,同比增长10%,较2013年增长4.2倍。

在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看来,威士忌是公认的消费大品类,逐渐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成为中国消费新趋势之一,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白酒行业内卷严重,马太效应加剧、营销费用居高不下等难题显现。在此环境下,酒企利用自身品牌势能和营销网络资源,进而进军威士忌赛道,在谋求新的业绩增长点的同时,也能推动企业品牌年轻化。”肖竹青表示。

酒企争相入局,

掀起威士忌热潮

威士忌作为舶来品,在国内尚属于小体量赛道,但已有多家酒企看好威士忌的市场潜力,并抢先市场布局。

2019年,江小白联合高瓴资本收购苏格兰威士忌品牌“罗曼湖”,洋河股份则联合帝亚吉欧共同推出“中仕忌”品牌,进军威士忌赛道。

2020年,劲酒发布劲牌威士忌风味本草烈酒“劲仕”,以苏格兰威士忌搭配葛根、茶叶等草本实现中西合璧。

进入2024年,酒企进入威士忌的步伐再提速。先是天佑德上线三款威士忌产品,随后古井集团宣布与法国卡慕集团共同建设威士忌蒸馏坊项目,未来将推出芳香威士忌和结合中药草本的威士忌产品。古越龙山也联合香港凤凰集团推出的首款糯米威士忌“穿岩十九”,并逐步进行小批量预售。

此外,青岛啤酒、泸州老窖、天佑德等多家酒企均在布局威士忌,这也为国产威士忌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威士忌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已经有45家威士忌企业处于在建或投产、待建阶段,其中投产26家。2023年,中国威士忌总产能突破5万千升大关,同比增长率高达127%,首次超越了同年度的威士忌进口总量3.26万千升。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酒企普遍采取与国外品牌合作或自建产能的方式进军威士忌,投资规模较小,在公司的战略规划中的重要性相对较低,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古井贡酒等上市酒企均未在财报中提及威士忌。

在国家一级品酒师、ESW国际高级品酒师田晓明看来,威士忌在国内尚处于发展初期,市场需求尚未完全激发,仍存在较大的市场增长空间。但酒企也需要高度重视市场供需关系平衡,避免出现产能过剩风险。此外,威士忌存在较长的储存周期,对企业资金链要求相对较高。

“威士忌行业规模较小,需要长时间的消费场景培育。随着众多酒企入局,要防范内卷和同质化竞争。面对进口品牌,国产威士忌需要在文化和品质上不断创新,以满足消费者对国际化产品的需求。”肖竹青称。

责编:陶纪燕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责任编辑:郭健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