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公司治理、推动共同富裕,中孚实业再推员工持股计划

2025-02-21 19:49:53 大河财立方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吴春波】如何改善公司治理、提高管理效力,同时让员工更好分享上市公司发展成果?推动实施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月21日晚间,中孚实业发布公告,当日召开的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包括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及其摘要在内的四项议案。下一步,6500名中孚实业员工将参与持股计划,以提高公司法人治理水平,建立公司优秀人才与股东成果共享、风险共担机制。

中孚实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可有效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优化薪酬结构,吸引、保留和激励优秀人才,促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和股东价值提升。

持股计划员工覆盖率超74%

多数员工将共享企业发展收益

根据中孚实业2月5日晚间披露的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本次持股计划存续期为5年(满足条件可以延长),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5亿元,股票来源则为通过二级市场购买。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员工覆盖人数达到6500人,包括公司在职董监高13人(不含独立董事),其余则为公司或全资、控股子公司员工。

按照2024年末公司共有员工总数8777人来计算,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员工覆盖率超过74%,能够更好实现多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共享发展收益。

前述相关负责人表示,适时推出的新一轮股权激励举措,进一步把“打造百年长青企业,实现员工安居乐业”企业愿景落地实践,通过最大限度地创造效益,同步提高员工的待遇,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实际上,此举并非近年来中孚实业首次推出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计划。

时间回到2022年4月13日,当日晚间,中孚实业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总人数为296人,合计授予9600万股限制性股票,同时预留385万股,合计占目前总股本的2.49%。

这次股票激励计划设置了业绩考核要求。即以2021年净利润为基数,2022年、2023年增长率分别不低于30%、50%。对此,国信证券对中孚实业的深度研报中曾指出,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发展信心。

2022年、2023年,中孚实业实现归母净利润(剔除本次激励计划股份支付费用),分别同比2021年增长了69.87%和88.21%,超额完成业绩考核要求,授予员工的股份陆续解除限售并上市。

前述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股权票激励的成功,彰显了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实现个人价值与公司价值的双赢,同时也为继续推进员工激励工作积累充分的信心。

铝成本下滑、宏观拉动铝价反弹

中孚实业等面临全新发展机遇

员工持股计划,是指由上市公司员工认购员工持股计划份额,并通过员工持股计划购买上市公司股票而成为上市公司股东的中长期投资行为。

自2014年《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员工持股计划在A股上市公司中得到了广泛推广与应用。

据大河财立方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100家上市公司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与此同时,监管层也频频出台政策,鼓励上市公司运用股权激励提高公司发展质量。

2024年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支持上市公司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高管、员工积极性,增厚经营业绩,提升投资价值。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制度,加强股权激励定价、业绩考核条件约束,严格员工持股计划定价、对象要求。

一个月后,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上市公司聚焦主业,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方式提高发展质量”。

记者注意到,2024年,A股共有272家上市公司公告了281个员工持股计划草案,较2023年的205家增长了32.68%,增幅十分显著。包括南山铝业、比亚迪、格力电器、正泰电器等上市公司,纷纷推出和推动自己的员工持股计划。

“实践显示,股权激励对于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股权激励使得员工将自身的收益与公司的业绩相挂钩,能够更好地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股权激励对于完善股权结构、改善经营业绩都有着正向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有色金属行业,尤其是电解铝相关行业正在面临全新发展机遇。业内人士介绍,1月份氧化铝由于过剩压力难解,期货主力合约大幅下挫,电解铝成本显著降低;在宏微观共振下,拉动铝价反弹。

前述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公司将借助“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优势,致力成为国际高端绿色铝材优秀供应商。

前述业内人士表示,中孚实业采取了市场广泛推广与应用的员工持股计划,顺应了市场趋势,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工具驱动长期可持续发展。

责编:史健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责任编辑:郭健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