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步长制药副董事长赵菁:以医带药,让疗效成为“文化通行证”

2025-03-11 12:25:56 和讯 

  “中医药‘中国经验’是千年智慧的传承,更是现代科技赋能全球健康治理的中国方案。”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赵菁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中医药国际化需以创新为引擎,通过政策、技术与文化协同发力,让古老医学智慧突破地域与认知壁垒,为世界提供可复制的“中国经验”。

 

  赵菁认为,中医药国际化需破解“政策”与“技术”双重密码。政策层面,建议国家制定中医药国际发展专项规划,主导国际标准制定,推动与“一带一路”国家签订互认协议,简化海外注册流程,用科学数据打破国际认知壁垒。

  在技术创新层面,AI技术正在重构中医药研发与生产逻辑。在研发领域,通过大数据筛选经典名方,结合临床需求精准定位靶点,可将新药研发周期缩短30%以上;在生产环节,从药材种植、加工到成品出厂,全产业链应用智能监控系统,确保质量稳定可控;在用药安全方面,AI联合用药预警系统可实时分析药物相互作用,正在成为临床决策的重要工具。“中医药企业必须插上科技的翅膀,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主动。”

  对于中小药企,她提出“三步走”策略:聚焦研发创新开发核心产品,全链应用智能监控提升质效,借力政策扶持加速成长。“近年来国家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部分地区政府以‘一事一议’专项辅导企业,新政策为企业提供种植基地快速落地、智能化改造补贴,这正是营商环境的生动体现。”

  现阶段,中医药国际化面临的挑战之一是文化差异。赵菁强调,需通过“以医带药”模式,在海外设立“中医综合服务中心”,提供针灸、推拿等服务,并结合当地教育机构开展中医药课程,培养国际人才。

  “在国内,步长制药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基层:474个‘脑心同治’慢病防治基地覆盖全国,通过健康讲座、义诊和科普手册,让百姓从疗效中感受文化价值。中医药扎根的关键,是让民众亲身体验其生命力。”赵菁表示。

  “中医药国际化不仅是产业输出,更是文化与智慧的共享。当政策、技术与文化形成合力,‘中国经验’必将为全球健康治理贡献独特价值。”赵菁总结道。

(责任编辑:姜永丹 )

【免责声明】【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