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生
来源:鸣金网(ID:mingjin-wang)
(本文首发:鸣金网,图片来源:网络)
疫情就是“试金石”,考验个人和企业的免疫力,
同样接受大考的还有——中医!
一
这是一个隐藏在新冠肺炎治疗背后,却贯穿始终的话题,那就是中医和西医,到底哪个更能治病救人,虽然没有被专家和医护人员摆到台面上说,但暗斗却从未停止。
2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蒋健发布最新数据: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确诊病例共计60107例,占比85.2%。湖北以外地区中医药参与治疗确诊病例的治愈出院和症状改善占比达87%。
湖北卫健委消息,截至2月16日24时,湖北225所定点救治医院,确诊患者58182人,中医药使用率83.3%(武汉80%)。其中42家定点中医医院收治确诊病例4978人,中医药使用率96.4%。目前11个方舱医院同步配送中药汤剂和5种中成药。
即便如此,除了痛骂“中医骗人”的声音少了些外,我们没有听到多少对中医的表扬。
公众舆论都能看到的是,每一款西药被一些科研专家和机构“站台”后出现的疯狂景象,从民众在药店疯狂抢购,到各省医疗机构纷纷发函采购,再到资本市场股票狂飙,背后是既得利益者赚的盆满钵满。
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最新版的诊疗方案中,只新增了磷酸氯喹、阿比多尔,加上此前就有的洛匹那韦、利巴韦林,共有4种西药,均用于抗病毒治疗,无数人期待的药效“有效”并没有转为“有特效”。而“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的说法被删掉,可能就是西药在六个版本中最大的突破了。
另一方面,中医对新冠病毒的诊治从第三版被划
归“中医疫病范畴”、并提供4种不同症状的治疗方法后,最新版方案中明确中医已介入到全程治疗,划分出医学观察期和临床治疗期两个阶段,临床治疗期又具体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恢复期,每一阶段每一种类型都有详细的临床表现、对应具体处方和服用方法。
毋庸置疑,中医在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的防控中立下了大功。
“宁可架上药生尘,但愿世间人无恙”,一个个被确诊的病人康复出院,不再需要医生,也不再需要吃药,这才是广大中医和拥护中医的人们最希望看到的“表扬”。
二
中医能得以大展拳脚、不再蒙屈,最应该感谢的人,还是钟南山院士,他是第一个呼吁中医药抗击新冠病毒的人。
2020年1月29日,钟南山院士在采访中明确表示:“中医一开始就要介入,别到最后不行了才找中医。”
2月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钟南山通报了新冠病毒药物的最新进展,再次为中医正名。他指出:“有相当多的西药体外有效,进到人体没效。但中药不太一样,一些药在临床已经很常用。”
其实在疫情爆发初期,中医治疗在湖北其他地方已经普遍介入,但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却迟迟没有中医的身影,甚至遭到排挤,中医没有诊疗权,开了方子却拿不到药。
关键时刻,钟南山联合其他多位院士极力呼吁,中医才得以国家支持下在武汉逐步介入疫情防控。
有了17年前一线抗击非典的经验教训,钟南山的判断很准确,当新冠病毒和SARS序列相似度高达80%的分析结果出来后,更坚定了他的研判。
当时,中医在机缘巧合下介入非典治疗,中医大夫们制定了三种汤剂:
发热期,用清肺解毒, 凉血行气 , 透邪外达的 1号方;
喘憋期,用清热平喘, 透营败毒 , 宣通疫浊的2号方;
恢复期,用清化余毒 ,益气养阴 , 调补肺脾的3号方。
这就是有名的非典1、2、3号方。
对于新冠病毒的诊治,武汉同济医院已经开发出对应的3号方:
新冠肺炎1号方(进展期不发热方):理气化痰、燥湿凉血,主要适用于无发热且肺部炎症进展的重症危重症患者。
新冠肺炎2号方(进展期发热方):清热化痰、燥湿凉血,主要适用高热不退且肺部炎症进展的重症危重症患者。
新冠肺炎3号方(恢复期方):健脾益气、燥湿活血,主要适用于乏力气短的恢复期患者。
目前该处方已开始向全国推广。
实际上,不管是SARS还是新冠病毒,在中医里都属于“寒湿”类病。中医治疗的理念,就是不去管身体里病毒的事,而是让人体内的寒湿之气不复存在,增强人自身对抗病毒的能力,让SARS病毒进入人体后没有了生存空间,杜绝传染的同时,实现人体“自愈”。
这就是疫情以来被提到最多的名词:免疫力。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那些治疗康复出院的人靠的就是增强自身免疫力,从而战胜病毒。
只是在非典期间,中医介入的比较晚,当时多名中医专家和学者联名向中央上书,随后中医才得以进入北京战场,并在小汤山医院创下“超98%的治愈率、医护人员无一感染”的奇迹,而且治愈的病人基本没有后遗症。
如果中医能更早参与治疗,非典也不会有那么大的死亡率,更不会有众多因大量使用激素类药品而饱受后遗症困扰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非典流行期间,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便作出大胆预测——“非典会自己走”。
事实确实如此,邓铁涛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因为五六月份人体暑热之气上升,寒湿之气没了,疫病也就无法上身了。
三
书法、京剧、武术、中医,并称中国四大国粹。
可怕的现实却是,我们身边早已充满了西医的身影,西医已成为中国医疗界的中坚力量,“三素一汤”的西医治疗思想被灌输给了亿万公众,也导致中医距离普通人越来越远。
多数人生病,不过是感冒发烧,不管是去药店、诊所还是医院,不外乎都是抗生素、激素、维生素联合给药,实在不行再加点葡萄糖注射液。
而中医重在调理,这种小病小痛,多数情况都不需要吃药,调理身心、合理饮食,一周左右即可自愈,而且不会有任何后遗症。
但如果医生都这样看病,感冒了回家多喝水、好好休息,那医院就得喝西北风了。
更可怕的是,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等全球医学最为发达的国家,都在热衷于研究中医,国外有上百家医药公司和研究机构都在从中药中寻找和研制新药;来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中,学习中医药的人数稳居第一;据《世界专利数据库》统计,世界中草药和植物药专利中,中药专利申请量占比达44.4%,但属于我国的仅有可怜的0.3%。
没错,中医在全世界都受到了重视,但一切却似乎都与中国无关,我们很多专家学者还在忙着争论“中医西医哪个更正宗”,还有一些跳梁小丑都蹦出来到处抹黑中医,不得不说是民族的悲哀。
中国之外,日本是最大的中药生产和消费国,他们的汉方药将中医的精髓尽数吸收,根据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古方,已有210个专利被日本拥有。当我们的医院还在担心中医不赚钱、学生不肯学中医的时候,日本已经拿下了全世界90%的中药市场,而我们自己只有3%。
更心酸的是,日本生产中药75%的原料都是从中国进口,反过来再将生产的药品以10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卖给我们,每年我们的同胞都会在日本大卖特买,多数人不知道那些药在国内都有。
下面这则视频,令所有国人深思,日本敢喊出“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十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的口号,我们却显得没有办法。
四
不少人总喜欢拿中医的科学和药理性说事,我很赞成中科院韩启德院士的说法。
他说:中医是好的,不一定是科学的。但科学并不在于正确,不科学就能说它不正确。
要知道,中医理论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成型,而科学只是人类文明发展到公元1500年以后,在这几百年时间的里,一部分地球人所认定的一种体系。
简单来说,中医让你糊涂的活着,你理解不了,也不能被清楚的解释药效在体内的治疗过程,就说它是错的,这种逻辑对吗?
我们不否认,中医和西医一样,都有很多缺陷,但世界上没有一种疾病的治疗方法是完美的,但这并不妨碍中医的伟大。
中国“三无”科学家屠呦呦,发明了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青蒿素,帮助人类征服了疟疾,她是受到了中医药典籍的启发,为中国赢得了中药在全球的最高荣誉。
作为一名中国人,不愿意看到我们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中医被他国当做瑰宝,却不被我们自己珍视,希望能够对更多国人有所启示,不要让我们的后代想看中医的时候,还得出国。
中医治未病,西医治已病,两者完全不矛盾。
最后分享大家一副漫画,非常形象的描绘了中医和西医对待疾病和疫情的治疗区别。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鸣金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