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机械林场安长明:林场已成带动居民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2021-02-26 00:03:51 新京报 

2月24日晚上,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但他又不得不强迫自己赶紧入睡,因为第二天他要出现在一个重要场合,保证精神饱满。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宣读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决定》,其中,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以集体名义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安长明作为林场代表从总书记手上接过了荣誉证书。

塞罕坝机械林场,一个为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态势而生的大型国有林场,已经走过了59年的岁月。

“这是国家对塞罕坝林场三代人、半个多世纪付出的勉励与见证。”安长明说,第一代林场职工于茫茫荒原上开山种树,给荒山织就了一件绿衣,作为第二代林场职工,如果说他的使命是让这件衣服更结实,更耐穿,那么,他希望刚刚投身林场的第三代人能织就一件结实漂亮,能为更多人遮风挡雨的锦绣华服。

塞罕坝机械林场,林场职工正在植树造林。受访者供图

“吃的是黑莜面、喝的是冰雪水”

新京报:塞罕坝机械林场创立初期,林场职工面临什么样的物质条件和自然条件?

安长明:1962年,为了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原林业部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建立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支入场建设队伍有369人,来自全国18个省市,平均年龄24岁。当时,他们在茫茫荒原上扎下了根,先治坡、后安家,先生产、后生活,吃的是黑莜面、喝的是冰雪水,住马架子、睡地窨子,顶风冒雪,开始垦荒植树。

但是建场之初,塞罕坝平均海拔达1500米,年平均气温-1.3℃,最低气温达-43℃,气候极其恶劣,沙化面积持续扩张,外调来的树苗因为路途遥远,途中就抽条抽干,种下之后很难成活,导致造林成活率极低。

新京报:塞罕坝林场前期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过程?

安长明:从1962年建场到1982年,塞罕坝林场以大规模造林为主,一步步改革完善技术,例如,第一代林场职工1964年春季就开展了“马蹄坑大会战”,林场职工吃住在山上,大干两天两夜,造林516亩,当年苗木成活率在95%以上,首创了国内针叶树机械造林成功的先例。后来,通过对造林机械进行装配自动浇水装置、镇压滚交链式连接和毛毡式卡簧植苗夹3项技术改革,结合踩实、苗木扶正等人工措施,林场解决了机械造林所植苗木抗旱能力差、苗木周围培土挤压不实、机械伤苗等问题,将高寒地区机械造林成活率由不足40%提高到了95%以上。超额完成建场时国家下达的造林任务,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万亩,总计3.2亿余株,保存率70.7%,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地区保存率之最。原林业部评价塞罕坝造林成效为“两高一低”,即成活率高、保存率高、成本低。

塞罕坝林场俯视图。受访者供图

让林场从有树到有好树

新京报: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塞罕坝林场走过了什么样的发展之路?

安长明:第一代职工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我们这一代要解决的是“从有到高质量”的问题。

经过20余年的发展,林场基本实现了“有树”的目标,第一代林场人可以说是不辱使命,但到了我们这第二代林场人,我们使命就变成了让塞罕坝有“好树”,也就是让林子长好,出材量更高,发挥更强的生态作用。

为此,1983年开始,塞罕坝林场由造林期转入营林期,开始走“育、护、造、改相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道路,例如,在营林上,林场始终坚持造林与抚育残破天然林并重,把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林木加速生长放在首位。对天然次生林采取综合抚育措施,及时疏伐选优定株,去小留大,去弯留直,去劣留优。

此外,林场成立了专业化管理队伍,从防火治虫到间伐出材,制定了一整套规章、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造林能成林,成林能成材。进入90年代,为防止苗木毁坏,又大面积架设围栏,搭建看护棚,加强对林地和宜林荒山的保护。在塞罕坝,护林防火已由人人有责的观念上升到全场生死存亡生命线的高度,建场50多年来无火情、无火灾,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安全。

新京报:塞罕坝林场目前实现了哪些生态价值?

安长明:59年来,塞罕坝几代人在风沙蔽日的荒原建起了百万亩林海。根据中国林科院核算评估,林场森林资产总价值206亿元,每年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总价值145.83亿元。

具体来说包括,每年涵养水源、净化淡水2.74亿立方米,每年可固定二氧化碳81.41万吨,释放氧气57.06万吨,释放萜烯类物质约1.05万吨,空气负离子含量是大中城市平均含量的6倍;每年吸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1.46万吨,滞尘15.64万吨,林分降温效果为8.55%,增湿效果为10.69%,为减少大气污染、调节环境温度和湿度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塞罕坝机械林场已成为为首都阻沙源、为辽津涵水源、为河北增资源、为当地拓财源的“绿水青山”。

塞罕坝林场秋景。受访者供图

成为致富一方的“绿色银行”

新京报:脱贫攻坚以来,塞罕坝林场在带动当地村民脱贫攻坚领域作出了哪些努力?

安长明:塞罕坝林场通过生态建设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充分发挥引领一地、带动一方、辐射周边、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作用,通过精准扶贫、精准发力助推百姓脱贫致富。

首先,林场大力发展了绿化苗木产业,建成规格梯次化、数量规模化、品种多样化、品质精良化的苗木基地9万余亩,在做好自身的苗木管理销售外,还积极带动当地百姓发展绿化苗木产业。林场用当地百姓苗木资源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先后承担了多项政府绿化工程,为林场增加收入的同时,也为当地绿化苗木产业打开了销路。

其次,林场积极打造生态旅游示范区,打造了多个高品位生态旅游文化景区,并成功控股整合围场县域内旅游景区,带动了多个乡镇的生态旅游发展,推动了围场县文旅产业发展平台和“万家客栈”乡村旅游发展平台的建设,带动了周边百姓的“农家游”、“乡村游”、手工艺品、采摘业、土特产品加工、养殖业等绿色产业发展。

新京报:上述扶贫措施给当地居民具体带来了哪些经济效益?

安长明:据统计,林场累计辐射带动近4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2万人)受益。以苗木产业为例,在林场的带动下,周边地区建成千余家共4400多亩绿化苗木基地,苗木总价值达7亿多,年产值1.4亿元,3500多户贫困户、4500多贫困人口受益,人均年收入增加5000余元。

乡村旅游产业则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带动1200余户贫困户1万余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公园内120余家旅游服务经营场所,不仅增加当地政府的税收,每年还为周边百姓提供了1万余个就业岗位。

此外,林场营造林生产活动每年还为当地4000多百姓提供了就地、就近就业岗位,3200多贫困人口受益,人均年收入达1.5万元,每年投入劳务资金6000多万元。同时拉动了当地林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年产值达2亿多元。

可以说,经过历代塞罕坝人探索改革,深刻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今天的塞罕坝,已经有一个单纯防风固沙的林场,成为一个带动一方居民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新京报记者张胜坡 编辑陈晓

校对薛京宁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