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量创新高,中国供应稳了

2021-12-07 10:21:49 环球网 

本报记者 倪 浩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 木

中国国家统计局6日上午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尽管局部地区受到极端气候影响,但全国粮食产量继续增产,并创下新的历史纪录。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在国际粮价上涨、国际供应紧张等复杂局势之下,2021年粮食再获丰收,为国家粮食安全、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坚实保障。

东三省及内蒙古贡献最大

德国新闻电视台6日报道称,在联合国粮农组织上周公布的11月全球粮食价格创10年新高后,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的粮食生产数据则显示乐观情绪。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再创历史新高。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王明华当天表示,2021年,虽然河南等地极端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西北陕甘宁局部地区阶段性干旱,秋收时期华北和黄淮海地区出现连阴雨天气,对部分地区秋粮产生一定影响,但全国主要农区大部分时段光温水匹配良好,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同时,高产作物玉米播种面积扩大,占粮食作物比重提高,促进粮食单产增加。2021年全国玉米产量5451亿斤,比上年大幅增加238亿斤。

其中,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对全年粮食丰收贡献权重最大,合计增产达188亿斤,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70.3%。新疆、安徽、湖南、四川、山东均增产10亿斤以上。受极端强降雨影响,河南灾情严重,减产56亿斤。

大豆为何减产

不过,2021年中国大豆年产量、播种面积和单产均出现明显下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大豆产量328亿斤,比上年减少64亿斤,下降16.4%。大豆播种面积1.26亿亩,比上年减少2200万亩,下降14.8%。王明华对此进行解释说,大豆播种面积下降,主要是由于大豆收益与玉米相比较低,农民种植意愿减弱。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今年玉米和小麦价格上涨的影响,农民种植的意愿增强,全国玉米播种面积增加3090万亩,而小麦也增加283万亩。李国祥表示,“短期从经济利益上来看,少种点大豆,多种点玉米,也是比较合理的”。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粮食在口粮上绝对安全。随着国内民众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于肉蛋奶的需求在增加,而大豆和玉米是主要的饲料粮。2021年春节期间玉米价格大幅上涨,一些企业加大进口,但玉米大幅增加进口只是临时性的。

德国《经济周刊》称,自中美贸易战以来,中国对粮食安全问题格外重视。中国粮食进口量也持续增加。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粮食进口量为13795.6万吨,同比增加23%,2021年全年进口量有望超过去年。中国进口最多的,主要是大豆、玉米、小麦。近年,中国还重启“光盘行动”,下令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给市场一颗“定心丸”

德国财经网(博客,微博)称,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丰收,将减缓全球粮食短缺的问题。不过,明年全球粮食供应仍将偏紧,化肥涨价、疫情造成的运输瓶颈等问题依然存在。

“从整体上看,国内粮食供应充足,价格相对稳定,”李国祥表示,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国际形势复杂微妙,极端自然灾害频发,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粮食丰收意味着农业稳定社会经济“压舱石”的作用更加突出,意味着中国牢牢把握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同时,李国祥表示,从长期上来看,中国也应该多开拓大豆进口来源,不要过于依赖单一国家。

郑风田表示,中国粮食丰收也对一些有意囤积或者炒作粮食的行为予以警示,最终给市场一颗“定心丸”,有利于粮食价格稳定。▲

(责任编辑:董云龙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