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场上,96名残奥健儿将以赤子之心逐梦。竞技场外,在全社会帮助支持下,我国8500多万残疾人的社会生活也在过去数十年中发生巨大变化。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用数据为你解读北京冬季残奥会背后,他们的体育事业与社会生活变迁,以及残疾人相关康复、辅助器械产业如何发展。
北京2022冬奥会宣传海报《冬之舞》 ,海报作者:陈响
中国96名运动员参赛
是平昌冬残奥会的3倍之多
虽然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
2015年之前,在冬残奥会6大项目中,中国仅开展残奥越野滑雪和轮椅冰壶两项。而此次冬残奥会,中国实现6大项目全覆盖。
与此同时,我国冬残奥会运动员也从原来不足50人发展到近千人规模,参赛人数不断增加。此次,中国将派出96名运动员参赛,是平昌冬残奥会的3倍之多。
随着残疾人冬季运动项目的扩充和发展,中国在专业体育赛事上不断突破。2017年,中国残联首次举办了全国残疾人高山滑雪、单板滑雪和残奥冰球锦标赛,并组织参加21项国际赛事,获得单板滑雪项目世界杯金牌、高山滑雪洲际杯第一名。
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中国代表队收获首枚冬残奥会金牌。2018年雅加达亚残运会,中国队共获得172块金牌,位居奖牌榜第一,在举重、标枪、自行车等赛事刷新7项世界纪录。2021年东京残奥会,中国实现残奥会五连冠,共斩获96块金牌,比排名第二的英国多55块金牌。
“咱们残奥会运动员的成绩一直特别棒,只要咱们关注他们、鼓励他们、支持他们,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曾作为2008年北京残奥会新闻发言人的邓亚萍在一档节目中曾这样说。
除残疾运动员群体不断扩大外,在过去三十年中,全社会助残建设也不断发展完善。自1990年,第七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越来越多残疾人参与健身体育活动。数据显示,2020年,残疾人文化体育参与度增至17.80%,是近3年来涨幅最大的一次。
近年,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2019年,全国共举办228次省级残疾人体育比赛,16341人次参加。受疫情影响,2020年多地出现暂停举办省级体育赛事情况。
30万从业者为残疾人服务
康复、辅助器具等行业持续增长
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的背后,除了运动员自身努力,还有国家的支持。2016年-2020年,国家财政对残疾人事业的支出不断增长,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与普通人不同,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康复健身。通过康复锻炼,缩小与常人之间的差距,进而促使他们参与社会生活。而残疾人医疗康复等保障设施的完善,是推动残疾人体育发展的基础。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数据发现,在过去五年中,残疾人康复机构和从业者数量持续大幅增长。2020年全国有10440家康复机构,较2016年增长32.86%;有近30万人从事残疾人康复工作,有1077.7万残疾人以及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治疗。
与此同时,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数量也保持增加。2019年,托管服务机构数量最多,达9941家。同年,我国首个残疾人托养服务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在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和管理方面都做出详细要求,进一步保障残疾人的生活。
如何能使残疾人更接近普通人的生活便利水平,除康复治疗外,还需要假肢、人工耳蜗等辅助性工具。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发现,近年来,我国辅助器具服务机构数量持续增加。
2020年,我国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率达到80%,2027家辅助器具服务机构服务了242.62万名残疾人。其中,北京、辽宁、上海等省份建立起辅助器具适配补贴政策,在满足他们个性化服务需求的同时减轻经济压力。
近年与残疾人需求相关的助听器、假肢等辅助器具产业也快速增长。据开源证券,2020年中国助听器市场规模达到58.21亿元,同比增长10.41%。锦好医疗作为我国助听器生产商之一,助听器营业收入持续上升。2020年,助听器收入突破1亿元,占该公司总营业收入的73.10%。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600多家各类假肢生产装配机构,主要产品年产量为6.5万件。按产品平均寿命3年计算,相当于有88.5万具假肢在使用期。
未来,我国进一步扩大残疾人医疗需求覆盖面,不断增加康复医学科病床数、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以及辅助器具适配率。
2025年适龄残疾儿童
义务教育入学率将达到97%
同时,让适龄特殊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可以促进残疾儿童更好融入社会生活。特殊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得到大力发展。“十三五”时期,特殊学校和特殊教育教职工数量持续增长,师资力量不断增强,2016年至2020年,从事特殊教育人数增加1万余人,学校与教师之间比例也从2016年的1 : 30增至1 : 34。
2022年初,教育部等部门发布《“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为特殊教育发展制定了更清晰的发展路径:到2025年,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青少年入学机会要明显增加。
特殊教育不仅教授知识,也是残疾儿童融入社会的起点,为他们创造更多平等机会。数据显示,残疾学生考入普通高等院校的人数越来越多。“十三五”期间内,共有5.7万残疾考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大学,其中还有不少高分考入名校。
打造“残疾人友好城市”
从硬件到信息化都要“无障碍”
在社会基础建设方面,城市着力打造便于残疾人出行的友好环境。
37年前,北京开启“无障碍建设”之路,先对城市道路修建坡行路口,建筑物门前增加轮椅通道。此后,越来越多城市着手开展提升无障碍化设施建设。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我国开展无障碍建设的城市持续增加。2020年,已有1753个城市开展建设无障碍,其中覆盖74.40%地级市,84.48%县级市。
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契机,北京、张家口进一步打造“残疾人友好城市”。到2021年底,北京修复盲道2.6万处,更新59部爬楼车和142部轮椅升降平台;张家口建立地标性无障碍环境建设点位800余个。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无障碍化也成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重点之一。
从最初的网页无障碍化到最近的移动终端信息无障碍化,互联网世界也不断打造更加贴合残疾人生活的无障碍社会。
去年11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阿里巴巴、蚂蚁集团、快手、饿了么、腾讯、哔哩哔哩、360等7家互联网企业,宣布成立信息无障碍技术和知识产权开放工作组,发布28项适老、助残专利。
其中,不仅有针对视障人士,通过按照语音提示完成指令动作进行身份验证的专利;也有针对手部残障人群,通过人脸和地理位置信息进行免验证支付的专利以及针对听障骑手,接单软件内置电子沟通卡的专利等。
2020年超四成适龄残疾劳动人口实现就业
越来越多残疾人像普通人一样走入社会,参加工作。近年来我国新增残疾人就业人数不断增长,即使在疫情影响下,2020年也有38.1万残疾人实现就业,总就业人数占适龄残疾劳动人口的43.25%(仅为持证残疾人)。2019年之后,因为核减已注销和超年龄段残疾人,总就业人数有所下降。
“十四五”时期,人社部将会同中国残联等多部门,通过加强政策扶持、提升残疾人就业技能、加强就业服务力量、维护残疾人就业权益四方面,帮助残疾人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各地政府也通过多种形式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政策发现,多地通过向当地企业推荐就业人选,发展残疾人电商行业等方式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