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预期见底,新业务迎来收获期,蓝思科技的盈利拐点或来临

2022-07-10 17:35:52 和讯 

  近日,蓝思科技在小米核心供应商表彰大会上再次荣获2021年度“最佳合作奖”,其凭借在智能终端的整机组装实力、核心外观元器件上独一无二的设计美学理念、全面的交付速度和交付质量,后续的延伸发展空间引人期待。业内人士指出,蓝思科技研发投入保持高增长,创新实力不断提升,能够增强与客户的合作粘性,为未来业绩成长提供持续助力。

  今年第一季度,受宏观经济波动、疫情等综合因素影响,蓝思科技营收出现下降。此前,多省市纷纷出台消费刺激政策,其中就包括了开展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产品促销活动,有助于拉动市场需求。而随着疫情缓解,下游需求回暖,蓝思科技的业绩拐点有望到来。

  消费电子需求底部明确

  中信证券认为,目前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处于底部,近期在复工复产及促进消费政策的影响下,国内消费需求正逐步回归正常,消费电子产业链相关企业的业绩持续向好,产能利用率下半年有望高确定性回升。如大客户新机拉货、折叠屏手机发布等,叠加上游原材料端价格企稳、人民币汇率走势利于出口企业、关税政策向好、海运通道打通及运费下降等。

  中航证券也持有类似观点。中航证券指出,当前消费电子预期已见底,市场即将迎来消费电子旺季。

  此外,iPhone14系列就将面世,消费者们的热情或再一次被点燃!

  郭明錤称,他对经销商、零售商的最新调查结果来看,中国市场对iPhone 14的需求可能会强于iPhone 13。根据许多渠道商/经销商反馈,中国市场的渠道商眼下需要为iPhone 14系列支付更高的定金,从而保证拿到足够的货,在某些地区定金的数量已经达到去年的两倍。

  兴业证券认为,随着供应链的扰动缓解和iPhone的热卖,果链龙头公司下半年有望迎来估值和业绩的双修复。

  消费电子增长空间持续拓展

  市场调研机构Omdia公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机型号市场追踪》报告显示,2021年全年折叠机出货量达900万台,同比增长309%。CINNO Research预2022年全球市场折叠机销量有望达1569万部,处于细分赛道的折叠屏手机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去年底,蓝思科技在互动平台称已积极布局可折叠智能手机细分市场,在折叠屏智能手机UTG玻璃等领域已有深厚的技术储备。公司已与客户建立了深度合作,提供一站式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包括且不限于外观防护3D玻璃、UTG玻璃、CPI薄膜,以及金属组件等。

  在AR/VR领域,蓝思科技5年前就开启了AR/VR产品领域技术、产品等方面的研发和拓展,是行业内最早开始对光学、结构件及功能件模组开展研发、创新的企业之一。

  今年2月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蓝思科技持续参与各个客户的智能手表、AR/VR项目;在AR业务方面,玻璃镜片的难度和挑战较大,价值也更高;在智能手表方面的需求会有所增长,公司需要提前布局扩大产能。蓝思科技预计,2022年智能穿戴业务可以实现较快速增长。

  在智能组装方面,蓝思科技在湘潭设计并铺设的全自动化组装线,是目前全球最长的,自动化程度最高,唯一实现单一流程的全料产线,可以实现从原物料进厂到终端整机出厂一线达成。

  除了组装智能手机外,蓝思科技还规划了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家电等智能终端的组装业务。借助垂直一体化优势及精益化生产基础,蓝思科技在组装环节继续发力,有望斩获更新品订单。

  新能源车领域布局潜力巨大

  早在2015年,蓝思科技就已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94.3万辆,同比增长22.6%,环比增长43.5%,6月零售环比增速处于近6年同期历史最高值。随着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路线上的多线并举产品投放,市场基盘持续扩大,新能源乘用车市场6月份数据创历史新高。

  在政策方面,各地纷纷发放汽车消费券,放宽汽车限购措施,阶段性减半征收600亿元部分乘用车购置税等也极大促进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据悉,蓝思科技已与全球超过20家汽车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且优质新客户持续增加中。

  蓝思科技之前在投资者交流活动中曾透露:“今年春节期间,黄花园区的车载项目都在紧张地进行大玻璃设备的调试,此外上海临港的汽车项目也会积极推进,内部正在做布局的规划。公司对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长有信心,力争2022年实现较高增长。”

  可以预见,待到蓝思科技的车载募投项目完全建成达产后,有望成为车载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领域的头部玩家。

  

(责任编辑:张晓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