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不到9000人,这次来了20个!神秘的鄂伦春族人现身哈尔滨引围观

2024-01-06 10:36:00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沈外 李迎

随着哈尔滨冰雪旅游的火爆,头戴狍角帽的鄂伦春族人在中央大街巡游的画面也登上各社交平台的热榜,吸引了网友的目光。1月5日晚,极目新闻(报料邮箱:jimu1701@163.com)记者在哈尔滨中央大街见到了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远道而来的鄂伦春族人,他们头戴狍角帽,身穿狍皮制成的衣服,在人群的簇拥下和游客合影。

鄂伦春族青年古拉依尔·阿斯卡塔介绍称,此次他们从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驱车赶来哈尔滨,于5日晚7:30到达中央大街,并在此展示鄂伦春服饰与文化。“我的名字是鄂伦春语,古拉依尔是姓氏‘关’的意思,阿斯卡塔的意思是‘勇敢英俊的男孩’。”阿斯卡塔告诉记者。

夜晚8:30的中央大街灯火通明,游人如织,而这群头戴狍角帽、身着狍皮衣的鄂伦春人更是吸引了周围游客的目光。他们被人群簇拥着,向周围人介绍自己的服饰,并和走上来的游客合影。

鄂伦春族小伙阿斯卡塔与游客合影

阿斯卡塔介绍,自己的服装全部由狍皮制成,头上的狍皮帽材料源自狍皮和狍角,再缝制仿制的“假眼睛”制作而成。“鄂伦春服饰的制作周期很长,现在会制作的人也很少,一般只有一些鄂伦春族的老人会做,我们只有在重大节日和活动上才会穿。”阿斯塔卡说。

公开资料显示,鄂伦春族人分布于我国东北的大、小兴安岭,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呼玛、逊克、爱辉、嘉阴等县。鄂伦春族的先民一直在莽莽林海中过着游猎生活,其传统文化与游猎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作为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鄂伦春族世代生活在大小兴安岭地区,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和“北半球渔猎民族的活化石”。

鄂伦春族人被游客簇拥着

早年的鄂伦春人居无定所,以游猎为生。1953年,鄂伦春族下山定居,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一些传统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渐渐处于消失边缘,亟待抢救与保护。“因为缺少传承,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会说鄂伦春语了,我们的民族乐器口弦琴,大部分鄂伦春人也不会。”阿斯卡塔说。

在问及此次前来哈尔滨的原因时,阿斯卡塔告诉记者,他们想借此次哈尔滨旅游的热度宣传鄂伦春文化。“全国范围的鄂伦春族人只有不足9000人,我们非常珍惜这次来哈尔滨的机会,想借此传播我们的文化。”

黑龙江省民族研究会鄂伦春研究会常务会长关晓志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他这次组织了二十名鄂伦春同胞前来哈尔滨,“大家都是自愿来的,都想来宣传本民族的文化,展示服饰。”关晓志说。

(责任编辑:董萍萍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