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再进一步 高铁新添优选一等座

2024-06-06 00:30:15 北京商报网 

6月5日,#12306回应高铁新添优选一等座#话题登上微博主榜热搜第一。截至目前,该话题阅读量达6913.5万。12306官方客服对此回应称,为优化服务,针对特定列车开设了这一座席,正常情况下票价介于商务座和一等座两者之间,并非所有车次都有,目前只有复兴号和智能号会有。据悉,“优选一等座”外观类似商务座座椅,并享受部分商务座服务,“优选一等座”的开通,能为乘客的多层次需求提供更有性价比的选择,也能增加铁路收益和座位使用率。

或设专门车厢

“‘优选一等座’具体上线时间、开设的列车及座位数等信息暂未公布,需要耐心等待。”12306北京铁路客服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式上线时,可能会为“优选一等座”提供专门的车厢。

事实上,无论价格、硬件设备,还是附加服务,现阶段商务座和一等座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别。而即将推出的“优选一等座”价格和服务则介于二者之间,将为希望享受到比一等座更舒适服务的旅客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据12306北京铁路客服介绍,“优选一等座”乘客可以享受到商务座专用通道、候车检票服务,以及车上的饮品等,毛巾、耳塞、防寒毯、眼罩、拖鞋等也有提供。但暂不提供列车到站预约引导、在途餐食、在途广播静音的服务。

就“优选一等座”预计交付和上线的时间、搭载的列车以及价格服务等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到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截至目前,暂未得到回复。

较早发现12306官网出现“优选一等座”,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的博主@秦浩博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今年4月初已从铁路爱好者的圈子里听闻到了“优选一等座”的消息。

“现在上12306官网查询北京至上海6月15日及以后的车票,会发现最下面有包括G1、G21等十几个车次在内的列车显示‘列车运行图调整,暂停发售’。这或许是因为新增了‘优选一等座’新席别后,售票系统也需要对应进行调整和更新,所以与之相关的车次会先不对外发售车票,等调整完后统一放票。”秦浩博补充道。

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优选一等座”的推出也意味着高铁座位等级划分越来越细。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随着高铁网络不断完善和市场竞争加剧,铁路部门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乘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也指出,国铁集团推出“优选一等座”首先满足了消费者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选择,“部分乘客追求更高的舒适度和服务,但又不想承担商务座的高昂票价。‘优选一等座’正好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白”。

据秦浩博介绍,现阶段京沪高铁二等座公布票价率在0.4—0.5元/公里,一等座在0.8元/公里左右,商务座却飙升至1.8元/公里,折扣后最便宜的也要1.44元/公里,和一等座之间的价格差距过于明显。

“在京沪高铁这种多年盈利的精品线路上,有能力享受高价位的旅客不在少数,但之前即使是最大定员的智能复兴号也只有24个商务座,甚至在多趟列车上出现商务座比二等座先卖完的情况。”王鹏进一步补充道:“‘优选一等座’的推出也有助于提高座位的使用率,减少空座率,实现资源的更有效利用。”

精准匹配市场需求

在“优选一等座”的消息出来前不久,国铁集团刚公布了将于6月15日起实行市场化票价机制的4条高铁线路,具体包括京广高铁武广段,沪昆高铁沪杭段、杭长段,杭深铁路杭甬段。

调整后,上述列车车票执行票价将以铁路12306和相关车站公告发布的票价为上限,综合考虑区域、淡旺季、时段等因素,实行不同幅度的折扣,对一些停站较多、方便沿线旅客的列车车票进行较大幅度打折,最低折扣5.5折,较原票价低34%;对一些旅速较快、长期供不应求的列车车票不打折,较原票价高20%。

在从业者看来,近年来政府对高铁票价的管理、调控,正经历一个逐步放开的过程。其背后的逻辑是兼顾市场需求、高铁运输供给能力、铁路系统的财务平衡、市场竞争等综合因素,通过价格的调整,来调整市场的供求关系。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优选一等座”的推出,更多是在原有服务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随着高铁服务越来越细化,调价及座位等级调整等扩大到更多,甚至所有高铁线,才会真正呈现市场化的状态。

“越来越市场化,是铁路运营和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朱克力指出,“从铁路本身运营来看,市场化有助于提高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从民众消费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出行需求的多样化,乘客对高铁服务品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程靓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