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鬼一直相信,人间无阴阳两界,股市却有风水轮回,就像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就像生、旦、净、末、丑,每一个角色都有其生存的意义,你方唱罢我登场,股市在老鬼眼中,不过是儿时嘻闹的一个戏园子而已。不同的是,戏剧界的角们更注重唱腔的抑扬顿挫和动作的有板有眼,故古时称名伶今朝为曲艺家,而股市里的角们时常让老鬼想到末代皇帝溥仪,还有司马懿,就像相声里的双簧,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支支牛气冲天的股票,但声音却是来自于背后的一个个资金机构;就像一部小说,阅读之中只要留一下心,自然很容易就会窥出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来。
贾平凹先生曾写过一个短篇小说《制造声音》,当年这篇小说的情节曾让老鬼读得懵懵懂懂,就像一个开户不久的新股民,虽然晓得“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的理,却不知晓这风险之刃究竟有多利?直到多年以后再回想这篇小说,细节在老鬼眼中早已是荡然无存,题目却牢牢地印在了脑海之中。因为经过了多年的实践,老鬼明白了,所有细节的铺陈与刻化,无论以什么形式出现,目的均是为了主题去服务。而《制造声音》不过是延续了贾平凹那一时期为文的一贯作风:在表达单一主题的基础之上,增加文章的多义性,以期达到以点带面、以面射体的立体效果。
在小说评论界有一个不成文的共识:短篇小说打天下;中篇小说定基础;长篇小说奠地位。细想想,这和股市中的投资策略其实没什么两样,不过是进攻谋略的方式方法不同罢了。
先说说短篇小说。这是绝大多数作者初期写作的一门必修课,因为对整体结构上的把握能力较弱,自身对写作手法和技巧在运用上的生疏,往往会选择一个点或一个切面,这从表象上无形之中暗合了短篇创作的要义,但对于事物内涵挖掘深度的不足,很难做到在人物刻划上的细致入微、入木三分,就像入市不深的新股民,喜欢跟风去捕捉短线的题材和博取短期内股票的差额一样,频频地换手就像初习小说的作者喜欢一稿多投盼望发表一样,质量上的把关不严必定导致稿件的屡投屡败和股票的屡买屡赔。偶尔中了,不过是暗合了某种要素——兔子一不小心撞到了枪口上,若以此而沾沾自喜,势必会导致心境上的浮躁,还有金钱和精力上高投入低回报甚至是负收益的巨大反差。
再说说中篇小说。当短篇小说发表到了一定数量,许多作者都会对中篇有一个冲动,这是由于影视界对小说作者的影响,因为中篇从篇幅上有一定的伸缩性,短可改编成电影,长能拉成电话剧。从当今的社会效应上看,确实是一个巩固基础的问题,就像股市里中线持有者,选好了往往会得到股价翻番的收益。但对于小说作者,即使是熟练了短篇的技法,准确地把握好了点和面,这并不说明你就能够把点和面有效地延伸引发,并把这几个面再有效地综合而成一个精彩的故事。虽然中篇和短篇表面上是以字数上来区分,实际上却是一个重细节,一个重故事,中篇允许你在某个细节上不同程度地有些刻划或描写上的失误,但在故事整体的构造上是不容有丝毫闪失的,就像股市中的中线持有者,买入个股后短期内可以跌,但如果跌幅过大了,就需要你去运用资金补救一下,以摊低整体上的成本,但是决不允许你对一支股票的中期走势上的研判错误,比如小说构思中原本是一个短篇的点硬是给拉成了中篇的线,比如人民币是否会在某一个阶段内稳步升值,给国内航空业带来阶段性的收益。
最后说说长篇小说。十几年前,一家出版社曾把贾平凹前期的几个中短篇小说汇集一起,冠之《妊娠·逛山》,并以长篇小说的名义推了出来。个中篇章虽人物名字各不相同,但却在一个相同的地域背景下展示出了同一时代中不同人物的不同命运…
[详细]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 “和讯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和讯网( 13552934200 )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原文链接:小说创作与股票炒作
个人博客:城门老鬼
博客圈地址:http://group.hexun.com/xincai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