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
1984年10月20日
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是当前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明确了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各项要求,为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创造了条件。
12月19日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字。
1985年
6月4日
据新华社报道,全国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工作全部结束。
6月4日
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宣布我国政府裁军100万。
1986年
1月8日
我国第二大汽车工业基地——第二汽车制造厂建成,验收合格。
12月5日
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提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各地可以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
1987年
2月6日
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人谈话时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现在不要再讲计划经济为主了。
3月26日
中葡两国政府草签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4月13日
两国政府总理在北京正式签署这一联合声明。1988年1月15日,两国政府互换批准书,中葡联合声明生效。
5月6日至6月2日
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这是建国以来最大、损失最严重的森林火灾。
7月14日
台湾地区领导人蒋经国发布命令,宣告台湾地区,包括台湾本岛和澎湖地区,自15日零时起解除戒严。
8月29日
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约蒂和赞盖里谈话时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9月2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海南省及其筹建工作的通知》,决定将海南行政区从广东省划出,筹建海南省。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赵紫阳作《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988年
1988年9月5日
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和决定性的因素,全党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同时规定了当前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决定》揭开了文革后国家全面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
1989年
2月15日-21日
举行的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案)》的决议。
5月16日上午
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两位领导人宣布,中苏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随着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的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18日,《中苏联合公报》发表。
9月4日
邓小平在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时提出了他退休的时间和方式问题。邓小平提出,他退休的时间定在五中全会,方式越简单越好,并建议由江泽民担任党和国家的军委主席。同日,邓小平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写信,正式请求辞去他所担任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
11月6日-9日
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决定江泽民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杨尚昆为第一副主席,刘华清为副主席,杨白冰为秘书长;并决定增补杨白冰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1990年
2月5日至8日
国务院经济特区工作会议在深圳召开。
5月28日
国务院批转《一九九O年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并发出通知,充分肯定了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对于推动改革开放、扩大国际影响具有的重要意义;要求经济特区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中求稳定、求提高、求发展,把外向型经济提高到新水平。
2月28日至3月6日
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4月2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政法工作的通知》,指出:维护稳定,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通知》宣布:中共中央决定恢复中央政法委员会,适当调整其职责任务;各地党委政法领导机构的名称统一为政法委员会,并加强必要的建设。
3月9日至12日
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4月18日
李鹏在上海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同年9月10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上海市政府向中外记者宣布开发、开放浦东新区的九项具体政策规定。浦东的开发、开放随即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4月23日至26日
国务院总理李鹏访问苏联。这是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中国政府首脑首次访问苏联,也是1964年以来中国总理第一次访问苏联。
9月11日
国务院举行第六十七次常务会议,决定建立国家专项储备粮制度,即国家拨出专款把全国农民需要向国家出售的余粮,以不低于国家制定的保护价的价格统统收购起来,作为对全国粮食丰歉余缺进行宏观调控的国家专项粮食储备。
9月22日至10月7日
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
11月26日
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大陆开业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1991年
1月18日至23日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应在稳定的前提下逐步加以完善。完善的主要途径应是发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并逐步形成社会化服务体系。
3月2日、22日
上海《解放日报》发表署名皇甫平的文章《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和《扩大开放的意识要更强些》。
5月16日至19日
应苏联总统、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对苏联进行正式访问。江泽民这次访苏,是对戈尔巴乔夫1989年5月访华的回访,也是中苏两国自1989年恢复正常关系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对苏联的首次正式访问。19日,双方在莫斯科发表《中苏联合公报》。
7月3日
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实现了股票的集中交易。
1991年11月25日—29日
举行的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决定》提出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
11月27日
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第二期工程在湖北宜昌通过国家正式验收。至此,这一当时中国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宣告全部竣工。
12月16日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台湾厅举行成立大会。汪道涵当选为会长,荣毅仁任名誉会长。
1992年
1月18日至2月21日
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
1992年10月12日—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4月28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批转国家体改委、国务院生产办公室《关于股份制企业试点工作座谈会情况的报告》的通知,指出股份制企业试点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重要改革,因此必须加强领导,既要大胆试验,又要稳步推进,严格按照规范化的要求进行。
9月22日
新华社报道: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组建三个大的全国性证券公司,即华夏证券
公司、国泰证券公司、南方证券公司。
10月12日至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大会经过充分的讨论,做出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以上据人民网《改革开放三十年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