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 和讯首页 股票/基金 股吧 新闻 个人门户

【那个年代·开篇语】

  改革的火种在小岗村点燃,1984年燎原到城市。那一年,农村改革初见成效,丰收的农产品需要交换城市的生产资料,所以迫切要求城市改革。但城市国企还是老的体制,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平均主义,严重影响企业的自主权,不改革已经不行了。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有了重大突破。从此进入以国企改革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阶段。1984-1992,改革简史翻开第二卷,市场经济进入春天。[评论][改革开放30年大型专题简介]

【那些事·1984】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争论姓“资”姓“社”

 在“只有社会主义可以救中国”之后,还要加上“只有商品经济才能富中国”.

  1984年,经济学家马洪被一连串偶然事件带到了一个历史关口。那年9月,马洪上书中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0月,马洪的提议被写进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20年后,在中国规格最高的经济学奖项——第一届“中国经济学奖”评委会为马洪撰写的“获奖理由”中,特别提及:“……如果不承认这一点(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和现行的一系列重要经济政策,都难以从理论上说清楚。”[详细][评论]
 

[解密]高尚全:1984年我提出“只有商品经济才能富中国”

[历史]1984:商品经济摘掉“精神污染”帽子

[评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

 

【那些事·1986】国企巨船大掉头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

 当年的国企被计划体制管得死死的:“买醋的钱不能买酱油”,“浪费有理,堵漏不行(企业上一个堵漏的小项目也要层层报批)”

  “买醋的钱不能买酱油”“鞭打快牛,保护后进”,上世纪70年代末在国企的这些流行语,现在听起来如同笑话。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让国有企业长期承担了解决就业和办社会事业的沉重负担,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成为天经地义。1986年12月5日,国务院一份名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规定》提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这对于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促进企业内部机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9年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评价国企改革为“命中注定,义不容辞”。 [详细][评论]
 

[那些人]中国首位国企“洋厂长”:工人一见格里希就喊“鬼子进村了”

[故事]马胜利:中国企业承包第一人浮沉录

[记忆]改革开放印迹:首家破产企业在骂声中打破大锅饭
[30年后]上海国企改革纪实:几十亿元项目帐面资金曾仅余7000元

 

【那些事·1987】改革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提出

 什么时候动摇了“一个中心”,党和国家就会迷失方向;什么时候不坚持“两个基本点”其结果,不是僵化停滞就是社会动荡。

  有新加坡股市“金手指”之称的前中策集团主席黄鸿年曾用12345概括了邓小平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有利于,四项基本原则,五十年不变。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十三大上提出。十三大制定了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正因为方向路线清晰明确,中国内部维持了社会繁荣安定的局面,多年内抓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详情][评论]
[解读]中共党史: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口号
[评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那些事·1988】科学的春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

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

  30年前的3月18日,新中国的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小平同志在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会场约7000名科学家代表欢声雷动。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揭开了文革后国家全面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和最先实施内容,这一改革政策的颁布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科技的结合以及由此而生的中国多领域跨越式进步。 [详情][评论]
[历史]十年“文革”中科院成了“重灾区”
[解读]党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怎样提出来的?
[记忆]《科学的春天》起草者回忆:公交车上迸出“春天”灵感

【那些事·1992】历史惊喜:南巡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他(邓小平)就是急切地想看到改革开放的成果,急切地想把中国再推一把,再往前走。——邓林(邓小平长女)

  1992年小平南巡是给历史的惊喜。其实,在此之前,广东年年邀请小平来,但过了七八年,始终没来。但这一次,还没来得及发出邀请,小平就主动“找上门”了。小平南巡讲话后,10月12日-18日,党的十四大召开,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十多年来党进行理论探索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也是社会主义认识史上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如果没有小平那一年的南方谈话,改革开放要走多少弯路?中国要被耽误多久?所有人都庆幸这些假设没有成立。[详细][评论]
[那些人]“傻子”年广久:一生都要感谢邓小平
[讲述]邓小平:我要握一握年轻人的手
[记忆]原广州市政协主席忆邓小平南巡:11天改变一辈子(组图)

【30年再思考】国企改革:谁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国企的渐进式改革也为其成功付出了不菲的代价。

  “国企改革只有少数人获益,而大多数人承担了改革成本”,在面对国企改革的问题上,香港学者郎咸平一直是挑战者的姿态。2004年,他曾在上海复旦大学发表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盛宴中狂欢》的演讲,直指顾雏军使用多种伎俩,“利用一些地方政府急于加快国企退出的思路,将收购与改制打包在一起,玩了一把双方互惠互利的双赢游戏”。郎咸平提出的质疑,涉中及国企业改革的路径抉择与道德倾向性,所以让一大批经济学者都卷入其中.这场大论战顿时掀起惊天骇浪,中国经济界几乎所有重量级的学者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立场鲜明对立,构成近20年来经济理论界规模最大、火药味最浓的一次大论战。[详细][评论]


[反思]《激荡三十年》吴晓波:国企改革在“国进”的部分是不成功的
[观点]国资委研究中心专家:国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一定不会变

[评述]国企改革已进入深水区 体制问题仍是当前难点

历史图片·80年代宣传画:些许往事 无限感触

昨日回顾:改革简史1978-1984——改革三十年,从小岗启航

明日预告:改革简史1992-2003——经济体制改革铁腕攻坚

明日预告:1992-2003——经济体制改革铁腕攻坚
 
四格漫画之国企改革:外来的和尚 更多
本专题漫画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观点争锋
正方 反方
 1992年春,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详细]
 1989年有人严厉批判市场化改革是走资本主义路线。上世纪90年代初,计划经济回潮,有人在《红旗》杂志、《人民日报》上写文章,严厉批评市场化改革,认为改革是执行了资本主义路线。[详细]
 
时代潮·中国改革开放潮流记录
 

1984年:我的中国心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作为首批被春晚邀请的香港歌手之一,张明敏出现在1984年的春晚本身就成为了一个焦点。一曲《我的中国心》因歌曲中所包含的特有的亲情、乡情、祖国深情而广为传唱。

  至1984年间,自港台传入走红的歌曲多以爱国主义题材为主,与内地同类题材相呼应而汇成一体,完整地表达了当时的社会心态。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也同时为流行音乐这种商品化的音乐文化提供了发展的契机。[详细]

 
大事记[1984-1992]

  1984年

  1984年10月20日

  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是当前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明确了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各项要求,为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创造了条件。

  12月19日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字。

  1985年

  6月4日

  据新华社报道,全国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工作全部结束。

  6月4日

  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宣布我国政府裁军100万。

  1986年

  1月8日

  我国第二大汽车工业基地——第二汽车制造厂建成,验收合格。

  12月5日

  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提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各地可以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

  1987年

  2月6日

  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人谈话时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现在不要再讲计划经济为主了。

  3月26日

  中葡两国政府草签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4月13日

  两国政府总理在北京正式签署这一联合声明。1988年1月15日,两国政府互换批准书,中葡联合声明生效。

  5月6日至6月2日

  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这是建国以来最大、损失最严重的森林火灾。

  7月14日

  台湾地区领导人蒋经国发布命令,宣告台湾地区,包括台湾本岛和澎湖地区,自15日零时起解除戒严。

  8月29日

  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约蒂和赞盖里谈话时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9月2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海南省及其筹建工作的通知》,决定将海南行政区从广东省划出,筹建海南省。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赵紫阳作《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988年

  1988年9月5日

  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和决定性的因素,全党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同时规定了当前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决定》揭开了文革后国家全面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

  1989年

  2月15日-21日

  举行的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案)》的决议。

  5月16日上午

    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两位领导人宣布,中苏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随着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的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18日,《中苏联合公报》发表。

  9月4日

    邓小平在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时提出了他退休的时间和方式问题。邓小平提出,他退休的时间定在五中全会,方式越简单越好,并建议由江泽民担任党和国家的军委主席。同日,邓小平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写信,正式请求辞去他所担任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

  11月6日-9日

    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决定江泽民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杨尚昆为第一副主席,刘华清为副主席,杨白冰为秘书长;并决定增补杨白冰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1990年

  2月5日至8日

    国务院经济特区工作会议在深圳召开。

   5月28日

   国务院批转《一九九O年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并发出通知,充分肯定了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对于推动改革开放、扩大国际影响具有的重要意义;要求经济特区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中求稳定、求提高、求发展,把外向型经济提高到新水平。

  2月28日至3月6日

    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4月2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政法工作的通知》,指出:维护稳定,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通知》宣布:中共中央决定恢复中央政法委员会,适当调整其职责任务;各地党委政法领导机构的名称统一为政法委员会,并加强必要的建设。

  3月9日至12日

    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4月18日

    李鹏在上海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同年9月10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上海市政府向中外记者宣布开发、开放浦东新区的九项具体政策规定。浦东的开发、开放随即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4月23日至26日

    国务院总理李鹏访问苏联。这是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中国政府首脑首次访问苏联,也是1964年以来中国总理第一次访问苏联。

  9月11日

    国务院举行第六十七次常务会议,决定建立国家专项储备粮制度,即国家拨出专款把全国农民需要向国家出售的余粮,以不低于国家制定的保护价的价格统统收购起来,作为对全国粮食丰歉余缺进行宏观调控的国家专项粮食储备。

  9月22日至10月7日

    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

  11月26日

    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大陆开业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1991年

  1月18日至23日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应在稳定的前提下逐步加以完善。完善的主要途径应是发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并逐步形成社会化服务体系。

  3月2日、22日

   上海《解放日报》发表署名皇甫平的文章《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和《扩大开放的意识要更强些》。

  5月16日至19日

    应苏联总统、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对苏联进行正式访问。江泽民这次访苏,是对戈尔巴乔夫1989年5月访华的回访,也是中苏两国自1989年恢复正常关系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对苏联的首次正式访问。19日,双方在莫斯科发表《中苏联合公报》。

  7月3日

   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实现了股票的集中交易。

  1991年11月25日—29日

   举行的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决定》提出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

  11月27日

    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第二期工程在湖北宜昌通过国家正式验收。至此,这一当时中国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宣告全部竣工。

  12月16日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台湾厅举行成立大会。汪道涵当选为会长,荣毅仁任名誉会长。

  1992年

  1月18日至2月21日

    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

  1992年10月12日—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4月28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批转国家体改委、国务院生产办公室《关于股份制企业试点工作座谈会情况的报告》的通知,指出股份制企业试点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重要改革,因此必须加强领导,既要大胆试验,又要稳步推进,严格按照规范化的要求进行。

  9月22日

    新华社报道: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组建三个大的全国性证券公司,即华夏证券 公司、国泰证券公司、南方证券公司。

  10月12日至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大会经过充分的讨论,做出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以上据人民网《改革开放三十年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