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 和讯首页 股票/基金 股吧 新闻 个人门户
  2004年的夏天,在台湾出生、在美国求学、在香港执教的著名学者郎咸平教授的文章与言论,陡然引发了关于国企改革的大讨论,一“郎”击起千层浪,拉开了中国进入网络时代以来第一次关于改革问题的社会性大讨论。在高潮迭起精彩纷呈之后,撇去情绪的喧嚣和炒作之外,迄今为止,这还是一场尚未结束的思想交锋。它的影响力,覆盖面都已超出它所讨论的问题本身。[详细][评论]
名词解释
  【国企改革】企业的改革主要是企业自身的改革,而国家的改革则主要是对传统体制遗留下来的政企不分的改革,也就是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对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进行实质性的重大改革与调整。
  【MBO】MBO是英文Management Buy-out的缩写,意为管理层收购,主要是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的一种行为。通过收购使企业的经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
  【放权让利】国家允许企业保持一定的利润,在不触动国有产权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实现企业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的“双赢”。但由于出现“工资侵蚀利润”等问题,“放权让利”的作用有限。
  【利改税】政府于1983年和1984年两次实行“利改税”,将企业上缴财政利润统一改为税收。
  【股份制】股份制能够体现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明晰”的要求,有利于促进政企分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积聚社会资金。国企股份制试点最早可以追溯到1984年。1992年5月,《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出台。
  【债转股】为了解决国有企业高负债率制约企业生存发展和低偿债能力引起的金融体系风险,通过组建资产管理公司,由中央财政注资承接银行的不良债权,有选择地将国有企业的银行贷款转化为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
拓印
 
吴敬琏重市场 厉以宁爱股份
(《长江日报》)
 
杨帆著:“郎顾之争”亲历记
(2005年《产权市场》第一期)
国企改革历程
·国企改革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底至1984年9月。这是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阶段。
    第二阶段:从1984年10月到1986年底。这是实行以承包制为主体的多种经营方式的阶段。
    第三阶段:从1987年到1993年底。这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阶段。
    第四阶段:从1994年开始,中国的企业改革进入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阶段。
语录
  我反对“国退民进”,即使企业家干得再好,也不能把企业送给他!
  --------------------------郎咸平
  我是做学问的,只唯事实,唯科学,唯良心。不看人眼色,更不怕权贵。
  --------------------------郎咸平
  老实说,在持续这么多年向原经营者白送亏损国有企业之后,2001年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要是能很高,那才真正见了鬼了,那才会令有头脑的人惊奇!
  -------------------------左大培
  经济学家研究问题发表观点,不是为了当英雄。
  ----------------------------林毅夫
  一个人的名气越大,说话一定要谨慎。学者也要尽量说话谨慎,不能信口开河,因为这对社会带来的损害太大了。
  --------------------------张维迎
网友留言 更多>>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有人回复我的评论,请用和讯通通知我
注册 全部评论
“吴市场”VS“厉股份”
  以厉以宁为代表的所有制改革派(企业改革主线派)和以吴敬琏为代表的协调改革派(价格改革主线派)成为论争的两大派系。前者强调经济运行主体和微观基础方面的改革,后者则强调经济运行机制和宏观环境方面的改革,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这两方面的改革实际上互为补充。
吴敬琏:国企改革重点在制度创新
  目前经济工作重中之重,就是推进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首先要在实现股权多元化的基础上进行资本重组和管理重组,建立现代公司制度。[详细][评论]
厉以宁:国企股份制改革很稳妥
  从市场的角度分析,资本市场的建立一定要与股份制改造结合在一起,股份制改革是可以分期分批试点的。有了经验再推广,有教训可以吸取,是很稳妥的。[详细][评论]
北大交火事件
  1995年6月6日,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林毅夫与张维迎就国企改革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被外界称为“北大交火事件”。
林毅夫:国企产权界定与归属清楚
  林毅夫认为国有企业资产属全民所有,产权界定与归属清楚,国企改革同样面临委托代理问题,解决问题关键是创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降低代理成本。[详细][评论]
张维迎:产权模糊 出路是民营化
  张维迎认为国有企业产权模糊,产权主体虚置,国有产权主体整体没有行为能力。改革出路是民营化,将企业国有资本变成债权、非国有资本变成股权。[详细][评论]
郎顾之争
  2004年8月9日,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以《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为题发表演讲,指责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利用“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洗个大澡、相貌迎人、借鸡生蛋”七板斧伎俩,侵吞国有资产,席卷国家财富。8月17日,顾雏军正式向香港高等法院递交诉讼状,以个人名义指控郎咸平对其构成了诽谤罪。由此引发出轰动一时的“郎顾之争”。
郎咸平:变形记 解析海尔曲线MBO
  2004年8月1日郎咸平发文抨击海尔集团秘密MBO,侵吞国资;8月9日发表演讲点名痛斥顾雏军侵吞国有资产;同时,对TCL集团的财务数据提出诸多质疑。[详细][评论]
海尔:我不是国企 不存在曲线MBO
  围绕此次郎咸平教授炮轰海尔提出了近20个问题。海尔公司答复称:“郎先生发表的文章是以'海尔是国有企业’为前提的,众所周知,海尔不是国有企业。”[详细][评论]
郎咸平:我不希望自己孤军奋战
  这次,国内经济学界集体失语。“到现在我惟一遗憾的是,整个经济学界还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公开支持我,”郎咸平曾对记者说,“我不希望自己孤军奋战。”[详细][评论]
张文魁:我与郎咸平是根本性分歧
  郎教授信奉国有体制、反对产权改革。而我认为产权改革的确存在国资贱卖等问题,但问题可以克服和逐步被克服,因此产权改革方向是不能改变的。[详细][评论]
左大培:国有企业不能全盘私有化
  最近国企产权改革大讨论中,有许多批评以致完全否定郎咸平观点的文章,大多数文章并无依据经验事实和数据,而从某些自我认可的断言出发大加发挥。[详细][评论]
吴敬琏:国企改制有问题但不能停
  郎咸平教授提出应停止国企改制,这个观点我不同意。但是他说的有一条我觉得是对的,就是在国有企业改制中确实出现了蚕食和侵吞国有资产的情况。[详细][评论]
改制争议***
正视负面***
国企改革左边是“冰棍”右边是“硕鼠”
  一方面,国企效率底下、包袱沉重,资产、价值正像冰棍一样渐渐融化;另一方面,部分国企干部以改制之名行侵吞国资之实,成为官仓老鼠。[详细][评论]
 
国企改革就是要消除旧体制不公平
  当前中国正在进入产权革命,这就是涉及到存量几十万亿国有财产的这种清晰化和量化的问题。只有这样做才能和流动性、市场经济相适应。[详细][评论]
 
刘纪鹏:产权革命既要反左也要防右
  产权革命虽然不断推进,但很难说已经取得了彻底的成功,未来还将面临机遇和挑战。已经走过的25年只是阶段性成功,真正的攻坚战刚刚拉开。[详细][评论]
 
赵晓:产权改革是与非 兼评林毅夫观点
  产权改革争论到一定程度就调转了方向,重点转向产权改革的目标、如何看待产权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资产流失以及改革公平性的问题上。[详细][评论]
国资委人士回应郎顾案 国资流失成普遍
  从国资委监管的角度上看,在定价上只控制底线,只要转让价不低于净资产,具体实施只是买卖双方的市场行为,国家并没有硬性规定。[详细][评论]
 
吴敬琏: 国企改革最重要的是法制
  交易程序的公开要有法规来保证,不是说这个地方的书记或者省长说公开就公开,法律规定这个程序必须公开才可以,这两个东西不是对立的。[详细][评论]
 
曲线MBO涌动 三大软肋可能令国资流失
  直接收购上市公司国有股,每股净资产是价格底线,若收购大股东股权,则因大股东是有限责任公司,没有严格政策约束,价格弹性空间要大得多。[详细][评论]
 
国企改制是最后腐败晚餐 瓜分方式何止七招
  郎咸平的"七板斧"指出,国企掌权人把好好的企业搞得半死不活,然后贱卖给自己,到手后或再出卖,或让它恢复,个人资产转眼间迅速膨胀。[详细][评论]

评论观察
评述:《出路——郎咸平引爆“国企改革”大辩论》
  由于国有企业改革本身也是一个现实的“公共选择“问题,任何公民都可以在“公共选择”这块大牌牌下,表达自己之任何想要表达,至于表达方式以及表述内容是否合理,任何人也都可以就别人的表述甚至“行为”再评说。[详细][评论]
下期预报
外企:外资并购
系列回顾
改革开放30年
人物墙
自传:毕业30年同班再聚首 [图说2008]奥运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