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 和讯首页 股票/基金 股吧 新闻 个人门户
  2006年2月,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特别是2006年“两会”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改变了农村面貌。[详细][评论]
名词解释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短短20字的定位,涵盖了多方面意义。其中的重中之重,是增加农民收入。
最近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200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是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
二是全面取消农业税。
2007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提出了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问题。
2008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一是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
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拓印
 
 

中央一号文件力推新农村建设
(2006年2月22日大河报)

语录
“低头向钱看,抬头向前看,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
  ----大邱庄原党支部书记禹作敏
“我是农民,忘本的农民。我搞工业了。刚改革开放时,有位领导提醒我,你是农民的先进,你是农民出身,现在搞工业了,你忘本了。我笑着说,我想彻底忘本。我不怕忘本,我要保留的是农民的一种普通本色,要实事求是,要讲真话,这是农民的本色。”
  ----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
“我们自认为南街村这个村子是一个外圆内方的村子,所谓外圆就是与市场经济接轨,所谓内方就是以本村民意接轨。如果不与市场经济接轨,在市场经济大潮当中,南街村的集体经济就得不到发展;(同时)我们认为南街村农民身上,大部分人还保持着那种传统的保守的甚至封建的思想观念和作风,所以要和本村民意接轨。”
  ----南街村党委书记王宏斌
网友留言 更多>>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有人回复我的评论,请用和讯通通知我
注册 全部评论
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何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也是最关键的任务在农村,在农业,在农民问题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和要求。[详细][评论]
【新华社】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要坚持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只有依靠农民群众的力量,才能将改革引向深入。[详细][评论]
警惕新农村建设5大误区:重物质投入轻制度建设
  实施新农村建设战略,对照中央提出的20字方针,观察各地的行动,可谓总体平稳,亮点频闪。但部门督查和专家调研的情况也发现,部分县乡的新农村建设在一些方面陷入误区,急需在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基础上作出相应调。[详细][评论]
 
漫说新农村
【大邱庄】无畏的改革 穷乡僻壤升起工业化市镇新星
  大邱庄成为中国民间经济迅猛成长的一个标志,所有来这里参观的人们都会惊叹于它的整洁与富有,小小的村庄由一排排红砖灰瓦的平房构成,其间柏油马路交织在一起,路修得极好,路边立着只有大城市里才有的那种华灯。[详细][评论]
【南街村】1.78平方公里上的“大同”
  南街村在进行着中国农民数千年来一直存有的“大同”之梦,这个梦的设计者是村党委书记王宏斌,他把正在做的一切称为“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和中国所有在改革开放时期崛起的村庄一样,“能人”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在南街村,王宏斌几乎就是一切。[详细][评论]
【华西村】新农村建设典范 天下第一村
  在村长吴仁宝的带领下,通过循环经济,资本扩张,打造品牌,人才战略以及独特的文化,华西村人如何把华西村打造成为中国第一村的经验,华西村有太多值得中国农村发展学习与借鉴的地方。[详细][评论]

新农村建设调查
新农村新建设:问题不是两三个
  京沪穗三地71.0%的受访者都支持近几年来推行的新农村建设,农民富裕,生活能的得到保障是大多人心中的新农村形象。
  过半人群认为农村最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卫生医疗条件。
  但近四成(39.1%)的受访者认为新农村建设效果不好,很多农村还同原来一样贫困。
  有44.9%的受访者认为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偏差重在从严处理腐败官员,让他们不敢轻易腐败,能够为民谋福利…[详细][评论]
下期预报
国企改革的几次大辩论
系列回顾
改革开放30年
人物墙
[自传]毕业30年同班再聚首 [图说2008]奥运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