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鹏/文【作者系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家电/IT/互联网行业分析师】
家电行业目前处于滞涨期,传统企业亟需以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2019年12月15日,格兰仕集团与顺德区政府、恒基(中国)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政企战略合作共建世界级芯片产业生态链,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大引擎。这是继9月28日发布全球家电行业第一款IoT(物联网)芯片之后,格兰仕向科技型企业迈进的又一大步。
以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自研芯片掌握核心技术,加快智能家居多元化场景战略布局,“国民家电”格兰仕在复杂多变的2019年交出了一份很燃的答卷。
微波炉冠军走向多个领域“出口十强”
今年家电行业出现了少见的全面大盘下滑、多品类失速的困难局面。据中怡康时代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家电市场整体零售额为6527亿元,同比下跌6.82%。其中,厨卫市场同比下滑4.92%。
国内家电市场陷入下行危机的背后,持续性的价格战让消费者对产品价格预期不断下降,行业陷入低利润的恶性循环中。另外,主要消费群体80、90后,更加注重产品的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但是大部分家电产品在外观设计、功能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要突破行业困境,传统家电企业亟需技术创新、开拓海外市场,加快转型。
目前,格兰仕、海尔都已成功转型科技企业。其中,作为微波炉行业的领先品牌,格兰仕稳坐中国微波炉市场冠军宝座。
据中怡康时代线下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格兰仕微波炉零售额份额提升至57.0%,远远高于第二名美的(39.1%)。
这得益于格兰仕不断以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目前,格兰仕已经研发出沸腾蒸、云顶烧烤、鲜蒸嫩烤等多个独创的蒸烤技术,成为全球唯一拥有微蒸烤全产业链的专业品牌。
不仅如此,格兰仕微波炉、空调、冰箱、烤箱、洗衣机、干衣机、洗碗机等电器产品出口到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显然,格兰仕已经从单项冠军走向多个领域“出口十强”。
只有专业才可靠、可信赖的企业,才能保持行业的领先发展。格兰仕依托影响全球的全产业链优势,从单一领先走向综合领先,成为行业领军品牌。
进一步掌握核心技术,不让芯片“卡脖子”
面对正在到来的智能家居时代,应用于家庭生活场景的消费级IoT产品,是家电行业的新兴蓝海市场。芯片成为IoT智能家居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家电行业除了在传统制造方面进行突破,还要掌握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
传统芯片只应用于计算或者处理的地方,而IoT芯片在智能家居生态系统中,是更具灵活性和可设计性的硬件。
目前,我国芯片领域主要依赖国外品牌,以高通、英特尔、恩智浦等为主。但为了能够摆脱国外芯片垄断,避免企业在未来长期发展中被卡脖子,国内企业纷纷加入“中国芯”技术产业,华为海思、中芯国际等企业在手机芯片市场上已经占有一席之地。
在家电行业,格兰仕是第一家研发出IoT芯片并将其大规模商用的企业。
2019年9月28日,格兰仕宣布,跟世界知名半导体设计公司SiFive合作开发了全球家电行业首款IoT芯片——“BF-细滘”。12月15日,格兰仕集团与顺德区人民政府、恒基(中国)投资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政企三方将共同在顺德建设开源芯片基地,打造世界领先的芯片产业生态链。一系列重大举措,为格兰仕从传统制造向科技企业转型注入强劲动力,为全球业务增长开辟新空间。
目前,格兰仕正在将自主物联网芯片应用到微波炉、空调、冰箱等全品类家电产品中。未来,格兰仕还要把沙发、桌子、枕头等家居产品也智能化,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
随着IoT时代的到来,企业对芯片的需求必然会进一步增长,格兰仕掌握核心科技,让芯片技术不再卡住企业发展的“咽喉”。
升级Galanz+智慧家居,加快智能家居多元化场景建设
在5G和AI(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场景化交互体验的智能家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从产品到生活,从产品到生态,从产业到生态,智能家居成为行业发展主流趋势,众企业纷纷在该领域布局。
今年年初,新升级的Galanz+APP上线,这是格兰仕为中国市场打造的集购物、社交、服务、IoT应用等多元化生活场景于一体的智慧家居平台。
通过Galanz+,用户可以在线选购家电、呼叫售前、售中或预约品牌售后服务;参与品牌发起的营销;与其他用户共享智慧生活内容;管理家中所有的智能生活用品等智慧服务。此外,Galanz+还为用户提供智慧厨房整体解决方案。
从APP上线到智慧家居系统的全新升级再到AIoT技术的成熟应用,格兰仕加快智能家居多元化场景建设,从单机智能化到全屋互联互通取得了重大突破。
传统制造企业向科技领域转型,需要解放思想,需要深厚的产业积淀和综合实力。区别于一般的科技企业,格兰仕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让成熟稳定的科技实现产业化,商品化。格兰仕以自动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手段,对于传统制造的全过程、全流程、全环节进行数字化再造。通过全产业链智能制造和Galanz+智慧家居,格兰仕让科技产业化插上翅膀。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梁振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