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全国人大代表张东河:农村土地流转起来才能破解乡村旅游难题

2020-05-18 20:05:46 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颜世龙 北京报道

“发展乡村旅游,是拓展乡村产业链,实现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市竞秀区江城乡大激店村党支部书记张东河在参加今年两会履职时,接受《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采访时说。而这也是其长期根植农村,针对当下乡村旅游产业化实践中带来的一份重要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市竞秀区江城乡大激店村党支部书记张东河

张东河表示,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

据了解,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乡村旅游发展,提出要发展满足市场需要的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关联产业。在新一轮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当中,编制多规合一村庄详细规划和旅游专项规划,以县为单位统筹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赋予了乡村旅游业新要求和时代特色,乡村旅游日益成为旅游市场的热点,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张东河说,当前乡村旅游市场有以下特点:

一是产品结构单一,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现在乡村搞旅游,要么都是农家乐,要么都是采摘垂钓,不仅同质化竞争,而且产品吸引力不足,不利于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如何实现在休闲、观光、度假、康养等基础上不断丰富业态,如何在开发乡村民俗、风味美食、乡村特产、农事体验等产品上不断丰富内容,成为需要研究的关键课题。”

二是当前旅游资源开发急功近利,难以确保服务品质,不能满足游客的要求。

三是乡村旅游管理和服务专业化人才不足,尤其缺乏懂管理、会策划、善营销的高层次综合人才。

四是乡村旅游发展建设用地不足,例如一些观光游玩、农事体验等,不仅需要农用地开发再利用创新发展,更需要建设用地为之全方位配套综合发展。建设用地已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供求矛盾日益严重。

五是乡村旅游新兴业态亟须规范。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民宿的打造也在由零散、分散、个体经营向规模化、规范化、公司+农户(个体)等模式方向发展和转变,必须制定出切合乡村旅游发展实际的标准和规范。

六是乡村旅游抗风险能力较弱。乡村旅游经营者资本积累薄弱,经营发展时常面临挑战。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刚刚起步的乡村旅游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影响,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对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加大扶持力度。

张东河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落实好《土地管理法》,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破解乡村建设用地瓶颈,促进乡村旅游重点村点状供地政策落实。

二是继续加大乡村旅游产业的政策和金融扶持力度,重点建设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和示范项目,对新建乡村旅游项目给予三年全额免税、五年减半待遇。

三是出台激励政策,加强乡村旅游高层次人才培养,政府制定系统的培育规划,整合培育力量,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科研院所等机构建立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旅游产业。

四是发挥涉旅行业协会作用,服务乡村民宿等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乡村民宿等新兴业态管理规范,制定民宿等级划分与评价机制,鼓励各地出台民宿服务质量评定地方标准。

(编辑:颜世龙 校对:颜京宁)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