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支持上海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推动上海金融科技产业的高水平集聚和高质量发展,5月17日,由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倡议发起的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成立仪式在北外滩成功举办。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为联盟揭牌并致辞。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银保监局、上海证监局、市金融局、市国资委、市经信委、市科委等领导出席了仪式。在仪式之前,还召开了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联盟章程,选举产生了联盟第一届理事会及秘书处成员。
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加速,在提出“力争用5年时间,将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的总体目标后,一系列相关措施落地。
为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抢占金融科技产业制高点,17日,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将助推上海金融科技产业的高水平集聚和高质量发展。在成立仪式上,也发布了《上海金融科技白皮书(2019)》(下称《白皮书》),对上海金融科技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为联盟揭牌
同时,央行上海总部还宣布正式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以探索设计一个包容审慎、富有弹性的创新试错容错机制, 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刘兴亚表示,面对新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在促进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必须统筹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借鉴国际上关于监管沙盒的理念和经验,探索一条既能守住安全底线,又能包容创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制度。
“我们已经在积极推进过程当中,大家会有很多期待,我相信再过几个月,我们就可以对监管创新试点的工作,向大家进行一些公布,报告一些好消息。”上海市金融监管局局长解冬对记者表示。
共同打造产业生态圈
昨日,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成立,由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银保监局、上海证监局、市金融局等8家管理部门联合出任指导单位,由金融要素市场、金融机构、新金融和金融科技子公司、科技企业、高校及科研单位、功能性机构等44家单位共同构成联合发起单位。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外汇交易中心、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保交所、中国银联、交通银行(601328,股吧)、浦发银行(600000,股吧)、上海银行、农商行、国泰集团(603977,股吧)、海通证券(600837,股吧)、申万宏源(000166,股吧)、金融壹账通、太平金融、支付宝、氪信科技、复旦大学、交大高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领导出席了联盟成立仪式。
联盟形成了“8+44”结构,即8家指导单位,44家单位共同构成发起单位。
氪信科技作为首批八家科技企业之一,成为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理事单位。
联盟将通过打造产业园区、建立联合实验室、成立创新中心、发布金融科技白皮书和行业指数、举办行业峰会和高峰论坛等各种方式,打造金融科技的交流平台、展示平台和创新基地。
当天,联盟的物理载体“上海城创金融科技国际产业园”揭牌,这是上海首个以“金融科技”为主导产业的产城融合项目,将吸引国内外持牌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相关科研机构和功能性组织入住,成为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和全球资产管理中心重要承载区。
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市金融监管局局长解冬、上海国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俞北华共同为联盟的物理载体“上海城创金融科技国际产业园”揭牌。
上海国际集团方面表示,在当前金融科技行业分工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的趋势下,各参与主体仅依靠自身能力已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比如,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盈利能力与业务模式、产品深度存在不适应,金融科技公司和金融机构发展地位不匹配等)。因此,必须从单打独斗走向协作共赢,共同打造金融科技生态圈。
太保集团总裁傅帆就表示,保险行业未来的经营模式,更多需要通过科技的创新来提升竞争力。“特别是我们相当关注的健康、养老这些产业的布局,是需要有更多科技力量的驱动,包括医疗、信息、大数据,包括人工智能。”
近年来,金融机构在金融科技研究与应用方面加大投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金融科技正逐步成为金融机构战略发展的重点。各家机构积极开展人工智能、生物识别、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武器等方面的促进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作为联盟的首批8家科技公司之一,上海氪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氪信科技”)也是第一家把大规模机器学习技术应用在大型银行的上海科技公司,公司创始人兼CEO朱明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金融机构拥有的潜在用户量是世界最多的,在现阶段金融机构想进一步提升用户量,就需要把传统金融行业的“用户思维”变成互联网行业的“客户思维”,这是一个世界级的课题,背后需要有世界级技术能力的支撑。
朱明杰说,氪信科技成立四年半,从一个头部银行客户的一个场景开始做起,目前客户数量已经涵盖了四大行、股份行和城商行等各个层级的银行。应用场景也从智能风控的场景拓展到了包括智能风控、智能交易、客户经营和智能客服四大场景,涵盖全业务链条。
上海金融科技有巨大潜力
2020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交卷之年,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根据2019年初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未来上海将形成包括金融科技中心等在内的六大中心,并将以金融科技为新动力(310328)加快形成支撑有力的创新体系。
2019年12月16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就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赴部分金融科技企业深入调研时指出,把金融科技作为重点方向,牢牢把握技术和产业发展新趋势,积极抢占金融科技发展制高点,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着力推动支付产业发展,做好风险管控,不断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影响力、竞争力和显示度。
上海市金融监管局局长解冬等领导为上海国际金融科技创新中心揭牌。
显然,金融科技将是上海在下一阶段全球金融中心城市建设中的关键领域,也是重要竞争力的体现。
为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今年1月,上海发布《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力争用5年时间,将上海打造成为金融科技的技术研发高地、创新应用高地、产业集聚高地、人才汇集高地、标准形成高地和监管创新试验区,将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的总体目标。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上海已经具备了成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实力。李峰就对第一财经记者称,一方面,上海拥有发达的金融要素市场和金融机构市场;另一方面,拥有一批特色的科技创新园区以及科技产业联盟,并且营商环境也在升级优化。
《白皮书》也提到,上海在金融方面的雄厚基础是发展金融科技的最大优势。“良好的金融基础一方面是培育金融科技的重要土壤,另一方面也为金融科技提供了需求和动力,这构成了上海发展金融科技的核心优势。”《白皮书》称。
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李峰发布上海金融科技白皮书(2019)
当前,上海金融市场体系齐备,集聚了股票、债券、期货、货币、票据、外汇、黄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要素市场,2019年金融市场交易额达1933万亿元,拥有各类中外资持牌金融机构1646家,其中外资机构约占1/3。3月26日发布的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7)显示,上海已由全球第五上升至第四。而在金融科技的排名,上海则位居第三。
另外,在科技要素和高科技企业集聚方面,上海科技人才和创新成果丰富,拥有张江、紫竹、临港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园区,并吸引了支付宝、建信金科、金融壹账通等一批重要的金融科技企业落沪。
在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方面,上海亦持续优化,设有全国唯一的金融法院,且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三家知识产权法院之一。此次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的设立,则将助力金融科技领域的合作与资源共享。
上海市副市长吴清表示,上海有很好的(金融科技)基础,同时还有巨大的潜力。“在国内实际上很多金融科技企业都已经在上海,或者是正在向上海聚集。”
《白皮书》还称,当前上海也面临着中央交付的三项重大任务的新机遇,将为完善长三角监管金融科技协同、加强监管科技在科创板上市审核中的应用、发挥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先行先试优势,探索开展金融科技监管创新试点等。
据了解,作为全国首批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城市,上海已获批在提升信息技术安全应用水平、推动金融与民生服务系统互联互通、增强金融惠民服务能力、加强监管科技应用等四大方面开展23项金融科技应用试点。
在此背景下,《白皮书》表示,未来上海可进一步鼓励技术创新及应用,如鼓励云计算技术的国际运用、人脸识别等新技术的运用实践、区块链的运用等方面的探索及应用;加强对金融科技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引导和培育;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推动技术和标准建设;加快落实金融科技普惠民生应用场景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