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未成年人沉迷游戏 “解药”或在家长身上

2020-05-21 09:26:48 和讯名家 

  本报记者 刘昱汝报道

  近日,一起“13岁小学生借口上网课,用家长手机充值游戏,14分钟花掉4万元,孩子家长联系服务商退款”的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人们的热议。其实,孩子给游戏充钱的新闻时有发生,能否退款并非重点,对于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现象的反思,才应是“重中之重”。

  国家政策频发“防沉迷”

  疫情期间,全国2亿学生都通过在线教学学习功课。由于长时间接触电子设备,无形中也加剧了孩子沉迷网络的现象。很多孩子假装是在上网课,其实是在追剧、打游戏。

  中消协近日发布的《“五一”小长假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网络游戏已成为四大负面舆情集中领域之一。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个部门就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其中明确要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

  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通知中规定每日22时到次日8时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法定节假日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不得超过1.5小时。通知中还规定,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能超过200元;16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400元。

  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有效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推动我国网络游戏健康有序发展,201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安部、文化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印发《关于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的意见》,指出网络游戏沉迷问题较为突出,对一些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危害,部署对网络游戏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良内容进行集中整治。

  疫情期间沉迷现象加剧

  在很多家长眼中,游戏与学习从来都是一对天敌。客观来看,这种看法稍有偏颇。学习是学生时代永恒的主题,但学习并不是成长的全部内容。不论是电子游戏还是户外真人游戏,其中的意义不能被片面地否定。

  对于疫情下青少年为何更加沉迷于网络,著名亲子教育专家刘勇赫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疫情期间,网课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学习功课的主要途径。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为他们接触电子产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而长时间使用电脑学习,会导致青少年产生疲惫感,这种疲倦感让他们希望用娱乐休闲的方式来放松,于是游戏就成为最好的选择。另一方面,打游戏也会让青少年和同学、朋友之间产生更多的交流,因此,他们会把打游戏当做非常重要的一种社交话题。

  刘勇赫指出,在一个封闭的环境运行期间,大家活动区域比较小,孩子的活动内容也较为有限,打游戏就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孩子在打游戏的时候,会产生快乐的感觉;在打游戏过程中,他们也会从中找到存在感和成就感。

  中研普华研究员洪前进告诉记者,在疫情期间,青少年更加沉迷与网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青少年处于作息失控状态,缺乏高度自觉、远离网络的自律意识;另一方面则与游戏、网络平台仍存在实名认证等漏洞,部分游戏涉嫌违规有关。此外,宽松的家庭管理环境也是导致青少年沉迷游戏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长引导更为关键

  很多未成年人在面对游戏时,快乐与沉迷仅一线之隔。此时,家长的态度和教育行为是关键。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和“亲子游戏大王”的刘勇赫,他在减少孩子对于网络沉迷度方面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要规律作息、劳逸结合,不要让孩子的学习时间过长,这样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学习的厌倦感,也会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第二,让孩子做到劳逸结合,把学习和游戏时间合理分配,不要让孩子偷偷摸摸玩,给孩子一个游戏的时间,允许他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游戏休闲,也表现出家长对孩子的信任;第三,老师可以积极组织线上线下的打卡集体活动,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例如可以全班共读一本书、共同讨论一个话题,用接力的方式来让孩子找到同学之间除了游戏之外的互动方式;第四,家长要跟孩子去广泛开展一些亲子活动,让家庭生活更加丰富,画画、手工做游戏等等都可以让孩子的生活多样化。

  刘勇赫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也要起到示范作用。家长要减少在家庭中手机以及其他电子设备的使用频率,这对于孩子的影响很大。要进行高质量亲子沟通,多与孩子交流感兴趣的生活、学习话题,需要学会去倾听孩子内心的感受,关注孩子的情绪波动,尝试着走进孩子的生活,去理解孩子的内心状况。

  洪前进指出,老师与家长要意识到“青少年模式”不是防沉迷的万能模式,家长应首当其冲地扮演好监护人的角色,青少年适度游戏才会实现。为此,家长对孩子要多一些关心,多一些教育,多一些引导,成为青少年防沉迷的关键环节。学校和社会也要在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参与社会活动机会的方面承担起责任。这样,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道路才不会走偏。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产经新闻。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董云龙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