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半年交出营利双增的“成绩单”后,赢合科技(300457,股吧)(300457.SZ)再迎近20亿元“源头活水”。
近日,赢合科技发布公告称,定增募集的近20亿元资金到账,上海电气(601727,股吧)占公司股份的比例提升至28.28%。至此,上海电气控股赢合科技的“混改”全部完成,既满足上海电气并表的要求,又为赢合科技注入近20亿元流动资金促进公司发展。
记者了解到,上海电气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装备制造企业之一,赢合科技是动力电池智能自动化设备行业的龙头企业。
一边是产业资本大户,一边是锂电设备龙头,二者战略合作的协同效应将逐步得到显现。这除了能为赢合科技在资源获取和业务拓展方面带来强有力的支持外,也将为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拓展海外市场提供强大动力,是赢合科技迈向全球领先的“催化剂”。
引战投夯实实力,协同效应打开成长空间
看似没有交集的两家公司,却不谋而合的将产业发展方向瞄向新能源和自动化领域,这将释放出多大能量?
众所周知,智能制造是技术密集型领域,需要长期不断的研发投入才能巩固领先优势。上海电气的入主,为赢合科技带来近20亿元流动资金,这也为该公司加大研发力度,筑牢技术领先这一“护城河”提供了强大动力。
而从长远来看,这除了可以帮助赢合科技在锂电智能装备领域继续做大做强外,双方还可合力推进自动化智能制造领域的纵深发展及横向扩张,实现更高质量的快速发展。
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航母”,上海电气早已叩开“工业4.0”大门,具备行业领先的汽车、航空航天、3C 电子、食品加工、安防、新能源等领域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实施能力,完成了“智能制造-软件-集成-服务”的智能制造全产业链布局。
而赢合科技经历多年发展,已在自动化设备领域积累了强大的研发设计能力,并具有规模化的供应链保障能力和交付能力。在产业生态圈多元化的上海电气的赋能下,赢合科技势必在未来的全球自动化智能制造产业链中凸显优势,其打造全球领先的自动化平台公司的长期愿景也将走的更为顺畅。
此外,二者能够在市场端进行资源整合,并加大国际化布局,这也是上海电气的自身优势所在。
业务协同并非纸上谈兵。据公开资料显示,今年1月,赢合科技已与德国Manz在产品线优化、业务开拓及专利、研发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电气持有Manz 19.67%的股权,而欧洲市场又是未来锂电投资的全球主要市场之一。这也意味着,在国产锂电设备头部企业已渐成比肩日韩之势,具备全球竞争力时,赢合科技有望在上海电气及Manz的助力下,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特别是欧洲市场。
上海电气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可谓是蹄疾步稳,而入股赢合科技也是上海电气布局新能源领域至关重要的一环,标志着后者已完成从制造装备到电芯到模组到Pack的锂电池全产业链布局。对此赢合科技表示,公司将在上海电气的支持下继续做大做强,向国际领先的锂电设备供应商迈进。
回到交易本身,赢合科技和上海电气的此次混改也十分具有创新性,合作着眼于“国企资源+民企机制”的优势结合,将赢合科技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锂电设备公司。区别于资本市场上一般的国资输困民营上市公司,在上海电气入股前,赢合科技已跻身国内锂电设备龙头企业, 2015年上市到2018年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达78%,营业利润年均增长高达83%,且负债水平不断优化。公司经营与治理也较为稳定,上海电气入股前赢合科技大股东质押率仅为36%。此外,公司所处行业前景仍处于上升期,电动化长期趋势明确。
因而,产业资本入场的背后是对赢合科技市场价值和发展潜力的认可。二者的“联姻”更像一场强强联合,放大各自优势的双赢合作。
从这个层面上看,尽管上海电气成为了赢合科技的控股股东,但公司的管理团队仍然保持了原有配置。对此,赢合科技方面人士表示,上海电气对于王维东的发展理念和经营管理团队取得的成绩非常认可,定增股份稀释后,原实控人王维东、许小菊夫妇仍持有公司18.93%的股份,改组后的董事会和管理层中,王维东仍然担任董事长,许小菊担任总经理,上海电气支持原管理团队继续带领公司发展,并持续发扬民企机制中反应快、决策快、迅速满足客户需求等优势。
除了决策机制,交易方案中的激励机制也体现了较强的灵活性及双方对于公司和行业前景的一致认可。此次股权交易中除了业绩承诺外,双方还约定了针对管理层的超额奖励方案,若公司在未来三年完成13.44亿元的利润目标,则可提取超额部分的20%-30%作为激励。
多项优势夯实行业头部地位,万亿蓝海推高发展“天花板”
资料显示,赢合科技是我国动力电池智能自动化设备行业的龙头企业,是目前全球少数能够提供动力电池智能化数字工厂解决方案的企业。
“智能整线生产”是赢合科技的核心优势之一。
据了解,赢合科技是行业内少有的能够覆盖整条锂电池生产线的企业。早在2015年,赢合科技就在行业内首次推出了锂电池智能生产线整线解决方案。迄今为止,已成功实施了20余条整线,具备高品质、低能耗、交付快等诸多优势的整线模式获得了行业内多个主流客户充分认可,目前赢合已经形成了集单品、分段集成及整线设备在内的完整产品和服务矩阵,较好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目前,其主要客户涵盖CATL、比亚迪(002594,股吧)、欣旺达(300207,股吧)、国轩高科(002074,股吧)、光宇等。半年报显示,赢合科技2020年上半年新签锂电订单超过10亿元,且客户结构和订单质量持续优化。
获得客户青睐的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对于研发和产品力的执着。技术优势也是赢合科技实现行业领先的“王牌”,其多项产品均领先于市场表现。
以涂布机为例,作为锂电池制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涂布直接影响着电芯的质量和一致性。经历了第一代单层涂布机后,赢合科技已相继迭代出第二代单层涂布机、二代双层挤压涂布机、全自动高速涂布机、全自动高速双层挤压涂布机等多系列产品。2020上半年,公司新推出的1600mm宽幅涂布机,远超市场上平均1200mm的涂布宽幅,并可提供更高的烘箱加热效率,适应更大卷径的接带功能,新增的自动穿带装置,可节省30-50%的穿带时间;
此外,其推出的新型双工位高速叠片机,单机平均效率可达0.25s/片,相比目前业内主流叠片设备,该设备整体生产效率提高了约35%,并通过伺服张力补偿及叠片对齐度在线监测等技术,在实现效率突破的同时也确保了电池生产的稳定性与电芯品质。
数据表明,2020上半年,赢合科技投入研发资金同比增长20%达到6740.67万元,新增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软件著作权7项。截至2020年6月底,该公司拥有研发技术人员655人,占其员工总数的23.01%,足见其对于研发的重视程度,而这也将成为赢合科技巩固优势地位并加速实现全球领先的强大动力。
那么,赢合科技所处的赛道是一条怎样的赛道?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部汽车比例为4.68%;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到25%,未来提升空间较大。
从全球视角来看,德国、法国两大欧洲汽车制造基地先后在原有的电动车补贴政策基础上继续加码,大众、宝马等众多一线车企陆续发布新能源汽车战略,汽车电动化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国内外电池厂商纷纷为下一轮电动化浪潮布局产能。
在庞大的市场需求下,锂电设备行业市场空间广阔。在这其中,产能规模大及产品线结构好的锂电设备企业更能满足国内外一线客户大规模的订单交付需求,以及对于设备的集成一体化的要求。
相信定增注资仅是开始,要下一盘“大棋”的赢合科技将在上海电气的强力支持下,手握“技术优势”、“口碑优势”及“资源优势”,实现更强劲的跨越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